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酒驾报警后会如何认定

酒驾报警后会如何认定

2021-10-20 16:52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宁夏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1-10-20回复

专业分析:

在司法实践过程中,行为者在交通事故后停车通报,接受处理并不少见。此时,酒后驾驶事故通报后,应该如何认定是刑法意义上的自首者,一般不应该认定是自首,主要是通报接受处理的行为,是法定的事后行为。理由如下:第一,从性质认定来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0条规定: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员应立即停车,保护现场的人员伤亡的,车辆驾驶员应立即救出伤员,迅速报告上班的交通警察和公安机关的交通管理部门。该法和相关国务院条例规定了逃跑者应承担的不利法律结果。交通事故是由疏忽和轻信可以避免的主观过失引起的,但逃跑反映了行为者对事故结果的危害性继续存在和扩大的心情,至少应该说是放任,属于主观故意的范畴,不能完全包以前的交通事故行为所吸收。根据《刑法》第133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事故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问题的说明》第1条、第2条、交通事故罪一般情况下,行为者处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行为者构成交通事故罪后逃跑的,处以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这些量刑幅度说明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0条的立法精神,事故后不逃跑,积极接受处理是事故行为者的法定义务。第二,从刑法处罚来看,《刑法》第133条规定的交通事故罪在一般情况下,行为者受到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处罚,也表现出包括事故在内没有逃跑,积极接受处理行为的肯定性评价,表现出宽严相济中宽的一面。如果事故发生后没有逃跑的话,自主通报接受处理的行为被视为自首,考虑减轻轻处罚,在立法和司法两个层面重复评价同一行为。第三,未逃离现场,自愿报警处理的行为不被视为自首,刑罚处罚效果不佳。首先,这种行为不能视为自首的法定量刑情节,但在具体的事务实践中可以视为轻微情节,确实履行法定义务,尽量恢复损失,防止危害结果扩大的情况下,也可以适当地轻微处罚。其次,逃跑后向司法机关说明,可以依法认定为自首,但这种自首是在逃跑加重量刑的前提下自首,加重后相对减轻,相对于事故后没有逃跑,自主通报受到处理的行为,刑罚相对较重,没有失去公正的公允。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酒驾肇事报警后,一般不宜认定为自首,肇事人报警接受处理的行为,是一种法定的事后行为。发生交通事故后,车辆驾驶人应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这是法定义务。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在司法实践过程中,行为人在驾车交通肇事后停车报警,接受处理的情况并不鲜见。这时,酒驾肇事报警后该如何认定是否应该认定为刑法意义上的自首笔者认为,一般不宜认定为自首,主要是该报警接受处理的行为,是一种法定的事后行为。理由如下:第一,从性质认定上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0条规定:“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员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该法及相关国务院条例规定了逃逸人所应当承担的不利法律后果。交通肇事是疏忽大意或者轻信可以避免的主观过失造成的,但逃逸则反映出行为人对事故后果危害性继续存在和扩大的心态,至少应该说是一种放任,属于主观故意的范畴,是不能被先前的交通肇事行为所完全包涵和吸收的。根据《刑法》第133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第2条,交通肇事罪在一般情形下,行为人将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行为人构成交通肇事罪后又逃逸的,处以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这些量刑幅度说明《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0条的立法精神,肇事后不逃逸,主动报警接受处理是肇事行为人法定的义务。第二,从刑法处罚上看,《刑法》第133条规定的交通肇事罪在一般情形下,行为人将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也体现出了对包含肇事后未逃逸,主动报警接受处理的行为的肯定性评价,体现了宽严相济中“宽”的一面。若再将肇事后未逃逸,主动报警接受处理的行为视作为自首,考虑对其从轻、减轻处罚,则是在立法和司法两个层面上对于同一行为作重复评价。第三,将未逃逸现场,主动报警接受处理的行为不视为自首,不会产生刑罚处罚效果不佳之虞。首先,这种行为虽然不能视作为自首这一法定量刑情节,但在具体办案实践中可以作为酌定从轻情节,对于那些确实履行了法定义务,尽力挽回损失,防止危害后果扩大的,仍可以酌情适当从轻处罚。其次,在逃逸后又向司法机关投案交代的,虽然可以依法认定为自首,但这种自首是在逃逸加重量刑的前提下的自首,是先加重后再行相对从轻、减轻,相对于肇事后未逃逸,主动报警接受处理的行为,刑罚还是相对较重,不存在有失于公正公允之虞。

律师普法更多>>
  • 酒驾肇事后报警责任如何认定
    酒驾肇事后报警责任如何认定

    酒后驾车在交通事故中的具体责任还要根据驾驶员在事故中的具体交通违法行为来确定,不是单纯的说酒驾就是全责或多少比例。具体的是: (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二)机

    2020.01.10 88
  • 酒驾肇事后报警接受处理该如何认定
    酒驾肇事后报警接受处理该如何认定

    酒驾肇事后报警接受处理可通过其性质、刑罚进行认定。从性质认定上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规定: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员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

    2020.07.09 84
  • 喝酒后如何认定酒驾
    喝酒后如何认定酒驾

    依据相关的司法解释,为逃避法律追究,在呼气酒精含量检测或抽取血样前又饮酒,经检验其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100毫升,应当认定为醉酒。

    2020.08.24 91
专业问答更多>>
  • 酒驾后会报警吗

    不会报警。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

    2021-12-04 15,340
  • 酒后驾车如何认定

    就会驾车判断标准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根据国家《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规定,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20-80毫克的驾驶员即为

    2022-05-26 15,340
  • 如何认定酒后驾驶

    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车辆驾驶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及检验方法》,酒后驾驶判断标准为车辆驾驶员血液中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驾驶行为。按计算,一

    2021-12-12 15,340
  • 如何认定酒后驾驶?

    就会驾车判断标准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根据国家《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规定,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20-80毫克的驾驶员即为

    2022-05-25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酒后驾驶如何处罚 01:04
    酒后驾驶如何处罚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酒后驾驶机动车辆的处罚是:酒后驾驶机动车辆处200元到500元的罚款,并且扣押一个月到三个月的机动车驾驶证。有严重情节的,依法判处15日以下的行政拘留、扣押三个月到六个月的机动车驾驶证,且并处

    3,884 2022.04.17
  • 医保如何认定酗酒 00:48
    医保如何认定酗酒

    医保认定酗酒的流程如下:第一种,酒后驾机动车辆发生意外伤害,当事人既不向交警报案,也没有他方责任;第二种,向交警报案后,交警部门认定是酒后驾车的,无他方责任;第三种:酒后骑自行车或电动车发生意外伤害的,既未向交警报案也无他方责任;第四种:酒

    3,873 2022.04.18
  • 酒驾如何处罚规定 01:40
    酒驾如何处罚规定

    酒驾的处罚规定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指,行为人只是构成了普通的行政违法行为。这时候,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的规定,对酒驾的行为人作出行政上的处罚。具体来说,一般情况下,行为人只需要缴纳行政罚款,同时被暂时扣留驾驶证

    1,620 2022.04.15
交通事故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