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窝藏罪一般判多长时间

窝藏罪一般判多长时间

2021-10-22 10:43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陕西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1-10-22回复

专业分析:

窝藏罪最轻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留或管制。知道是犯罪的人,为他们提供隐藏的地方和财产,帮助他们逃跑或伪证。如果他们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留或管制;如果情节严重,他们将被判处三年或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一十条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窝藏罪的判刑: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犯窝藏罪的,一般会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或者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向组织、强迫卖淫犯罪集团通风报信,二年内通风报信三次以上的,一年内因通风报信被行政处罚,又实施通风报信行为的,或者非法获利人民币一万元以上的等,加重处罚。

律师普法更多>>
  • 窝藏罪会判多长时间呢
    窝藏罪会判多长时间呢

    窝藏罪的判刑: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0.03.09 68
  • 窝藏罪既遂会判多长时间?
    窝藏罪既遂会判多长时间?

    窝藏罪既遂会判处的刑期有:一般犯罪情节,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该罪在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情形。

    2020.09.10 82
  • 窝藏包庇罪判多长时间呢
    窝藏包庇罪判多长时间呢

    窝藏包庇罪的判刑: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前款罪,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2020.01.31 78
专业问答更多>>
  • 窝藏罪会判多久,窝藏罪法院会判多长时间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留或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主要是指隐瞒,多次实施隐瞒,隐瞒行为,隐瞒犯罪极其严重的刑事犯罪者等。

    2021-10-11 15,340
  • 窝藏犯罪包庇罪被判刑后一般多长时间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留或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主要是指隐瞒,多次实施隐瞒,隐瞒行为,隐瞒犯罪极其严重的刑事犯罪者等。

    2021-10-12 15,340
  • 窝藏包庇罪判多长时间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留或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主要是指隐瞒,多次实施隐瞒,隐瞒行为,隐瞒犯罪极其严重的刑事犯罪者等。

    2021-10-11 15,340
  • 窝藏罪既遂判多长时间

    窝藏罪既遂会判处的刑期有:一般犯罪情节,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该罪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知道自己是犯罪分子,为其提供隐藏的地方和财产,帮助其逃避或作假证

    2021-11-23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寻衅滋事罪一般判多长时间 01:21
    寻衅滋事罪一般判多长时间

    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的规定,犯寻衅滋事罪的,一般应当判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如果当事人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寻衅滋事的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考虑到以多人作案方式且多次实施寻衅滋事行为,其

    1,162 2022.04.17
  • 窝藏罪最少判多久 01:09
    窝藏罪最少判多久

    窝藏罪最轻可以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量刑标准是: 1、为犯罪的人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窝藏罪的构成要件是: 1、犯罪的

    472 2022.07.06
  • 妨碍公务罪一般判多长时间 01:19
    妨碍公务罪一般判多长时间

    妨碍公务罪一般是指通过暴力、胁迫等方式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大代表等公职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或者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使用暴力、胁迫等方式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相关职责,或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虽未通过

    1,188 2022.04.17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