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应该怎样应该免于刑事处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未成年人怎么免于刑事处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的规定,下列情形可以免除处罚或不认为是犯罪:首先,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人被胁迫、诱骗参与犯罪,被教唆犯罪,或者属于犯罪预备、中止、未遂,情节一般的,可以免除处罚或者不认为是犯罪。其次,若有以下情形,可以不认为是犯罪: 1、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人出于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使用语言威胁或者使用轻微暴力强行索要其他未成年人的生活、学习用品或者钱财的; 2、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人盗窃财物,数额刚达到或者略过“数额巨大”标准,而其他情节轻微,又系初犯或者偶犯的;近亲属的财物,其亲属不要求对被告人定罪处罚的; 3、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人偶尔与幼女发生性行为,情节轻微、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1、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人被胁迫、诱骗参与犯罪,被教唆犯罪,或者属于犯罪预备、中止、未遂,情节一般的可以免除处罚或者不认为是犯罪。 2、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人出于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使用语言威胁或者使用轻微暴力强行索要其他未成年人的生活、学习用品或者钱财的; 3、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人盗窃财物,数额刚达到或者略过“数额巨大”标准,而其他情节轻微,又系初犯或者偶犯的:盗窃近亲属的财物,其亲属不要求对被告人定罪处罚的; 4、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人偶尔与幼女发生性行为,情节轻微、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
-
教唆未成年犯罪应该怎样处罚
教唆未成年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1、由于未成年人分辨是非的能力差,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进行犯罪活动,教唆未成年人犯罪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 2、同时,教唆未成年人犯罪也反映出教唆者之极大的主观恶性。因而相关法律规定,对教唆未成年人犯罪的行为
2022.07.06 730 -
免于刑事处罚应该开除公职吗?
根据《公务员法》以及《内务条令》,因涉嫌犯罪被判处刑罚的,予以开除公职的行政处罚。但是,免于刑事处罚是确定了犯罪行为但是未予刑事处罚。对此情况,没有明确规定,现实中各地采取迂回措施,比如降级或者撤职、劝退、调离等等。主要的实际情况,按照各地
2020.05.13 302 -
免于刑事处罚应该开除公职吗
根据《公务员法》以及《内务条令》,因涉嫌犯罪被判处刑罚的,予以开除公职的行政处罚。但是,免于刑事处罚是确定了犯罪行为但是未予刑事处罚。对此情况,没有明确规定,现实中各地采取迂回措施,比如降级或者撤职、劝退、调离等等。主要的实际情况,按照各地
2022.04.12 577
-
未成年人怎样免于刑事处罚
未成年人免于刑事处罚的情形: 1、该未成年人未满十二周岁; 2、该未成年人已满十二周岁未满十四周岁,但未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的; 3、该未成年人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但未犯故意杀人、故
2022-06-08 15,340 -
未成年人怎样免于刑事处罚?
未成年人免于刑事处罚的情形: 1、该未成年人未满十二周岁; 2、该未成年人已满十二周岁未满十四周岁,但未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的; 3、该未成年人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但未犯故意杀人、故
2022-06-09 15,340 -
未成年犯罪应该怎样处罚
未成年犯罪应当处罚为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故意杀人、故意
2022-06-08 15,340 -
未成年犯罪应该怎样处罚?
未成年犯罪应当处罚为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故意杀人、故意
2022-06-09 15,340
-
00:54
肇事逃逸应该怎么处罚肇事逃逸涉嫌交通肇事罪,判刑如下:1、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犯罪嫌疑人会被人民法院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犯罪嫌疑人会被人民
15,029 2022.04.17 -
01:15
参与赌博应该怎么样处罚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参与赌博的处罚标准为: 一般情况下,以营利为目的,参与赌博或者为赌博提供条件的人,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罚款处理;情节严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我国刑法对于赌博罪的相关规定,赌
1,570 2022.04.17 -
01:23
寻衅滋事应该怎么样处理寻衅滋事一般指的是行为人拉帮结派进行群伙斗殴的、或者追逐、拦截他人的、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有或私有财物的一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根据刑法规定,有以下寻衅滋事行为情况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一般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1
65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