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如果要被法院判缓刑司法所要家访吗?

如果要被法院判缓刑司法所要家访吗?

2022-08-12 16:29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陕西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8-12回复

专业分析:

要得,判缓刑除了罪行较轻外,还有一个重要条件:只要确认犯罪分子放在社会确实不再危害社会,才能适用缓刑,因此司法所是要家访的。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判缓刑除了罪行较轻外,还有一个重要条件:只要确认犯罪分子放在社会确实不再危害社会,才能适用缓刑,因此司法所是要家访的。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缓刑期间司法所家访属于对缓刑期间的表现进行考察,并不会有什么影响。被判处缓刑人员,在缓刑期间,应当遵守以下规则: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2、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3、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律师普法更多>>
  • 被外地法院判缓刑要回老家吗
    被外地法院判缓刑要回老家吗

    被外地法院判缓刑不要回老家,可以在居住地实行社区矫正。

    2020.08.29 282
  • 判缓刑之前司法所上门走访
    判缓刑之前司法所上门走访

    在法院阶段,如果认为你能判缓刑,法院会委托你所在地的司法所对你进行社会调查,也就是走访你所在地的居委(村委),走访你的邻居。 在判决后,一般情况是需要你主动去司法所或社区矫正机构去报道,汇报一下你的个人情况。如果按照要求报道,一般是不会上门

    2020.07.16 3,406
  • 缓刑前司法所家访该注意哪些
    缓刑前司法所家访该注意哪些

    判缓人员在司法所报到根据现行相关法律规定,如果缓刑后不去考验机关报到,有可能被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刑法》第七十七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应

    2020.12.21 916
专业问答更多>>
  • 法院判缓刑我要问邻居家访的事吗

    缓刑家访要问邻居。家访可能适用社区矫正对象的监护人、亲属、邻居、同事或社区干部等相关人员。 《刑法》第七十六条规定,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

    2022-07-10 15,340
  • 缓刑期间司法所家访干什么

    缓刑期间司法所家访属于对缓刑期间的表现进行考察,并不会有什么影响。被判处缓刑人员,在缓刑期间,应当遵守以下规则: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2、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3、遵守考察

    2021-12-17 15,340
  • 判缓刑之前司法所上门走访

    在法院阶段,如果认为你能判缓刑,法院会委托你所在地的司法所对你进行社会调查,也就是走访你所在地的居委(村委),走访你的邻居。 在判决后,一般情况是需要你主动去司法所或社区矫正机构去报道,汇报一下你的个

    2021-12-28 15,340
  • 在缓刑期间被法院判处了司法所执行,缓刑去司法所报到吗?

    被判处缓刑的服刑人员,是需要到社区进行矫正的,简单地说,就是让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在社区中执行刑罚。社区矫正,是一种不使罪犯与社会隔离并利用社区资源教育改造罪犯的方法,是所有在社区环境中管理教育罪犯方式

    2022-07-23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被司法拘留过会判缓刑吗 00:53
    被司法拘留过会判缓刑吗

    被司法拘留不会影响犯罪人适用缓刑,缓刑是一种刑罚执行方式,具体是指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犯罪人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再依法决定是否对其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适用缓刑有特定的条件,首先,

    952 2022.04.15
  • 对法院判决不服应该如何信访 00:55
    对法院判决不服应该如何信访

    对法院判决不服的信访方式如下:可以通过网络信访信息系统进行信访、发电子邮箱或打投诉电话给相关部门,也可以在公布的接待日和接待地点,向有关行政机关负责人当面反映信访事项。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 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应当向社会

    12,372 2022.04.12
  • 法院判缓刑之前的征兆 01:06
    法院判缓刑之前的征兆

    想要知道法院在什么时候会判处被告人缓刑,就需要明确缓刑的适用条件。具体而言,适用缓刑需要符合以下条件:1、被告人的犯罪情节比较轻微,犯罪手段和造成的危害结果并不严重。2、被告人存在悔罪表现,积极认罪。3、被告人没有再度犯罪的危险,与悔罪表现

    12,971 2022.04.17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