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失损坏交通工具行为构成犯罪,如何认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的概念 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是指由于过失而引起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遭受严重破坏,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二)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的构成特征 1、犯罪客体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侵害的对象是正在使用的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等大型现代化交通工具。 2、犯罪客观方面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遭受破坏,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这种破坏交通工具的行为通常表现为行为人不谨慎,无意中造成交通工具的破坏。 3、犯罪主体 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成为本罪的主体。 4、犯罪主观方面 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如何认定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意外事件不构成犯罪。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的构成是: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遭受破坏,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成为本罪的主体。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
构成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的要件是: (一)主体要件:主体是一般主体; (二)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只能是过失; (三)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 (四)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遭受破坏,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
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的犯罪构成要件?
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的犯罪构成要件为: 1、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遭受破坏,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3、主体为一般主体; 4、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
2020.08.22 168 -
如何判断是否构成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
具有下列要件即可判断构成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 1、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的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 2、主观要件即过失的心理态度; 3、客体要件是交通运输安全; 4、客观要件即行为人出于过失致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遭受破坏,并造成严重后果
2020.08.01 202 -
怎么构成 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
这样构成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遭受破坏,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3、主体为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为过失。
2020.12.07 212
-
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犯罪的构成条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即行为人对其破坏交通工具的行为可能引起的严重后果应当预见,因为疏忽大意而未预见;或者虽然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了严重后果。包括疏忽大意过失和过于自信过失。如果行为
2022-07-22 15,340 -
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构成要件
客体要件。本罪侵害的客体是交通运输的安全。侵权对象是使用的火车、汽车、电车、船、航空器等大型现代交通工具。只有过失毁坏上述交通工具,才能造成危害交通运输安全的严重后果,构成成本罪。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
2021-10-11 15,340 -
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有哪些构成条件,行为构成哪些
客体要件。本罪侵害的客体是交通运输的安全。侵权对象是使用的火车、汽车、电车、船、航空器等大型现代交通工具。只有过失毁坏上述交通工具,才能造成危害交通运输安全的严重后果,构成成本罪。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
2021-10-11 15,340 -
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的认定
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侵害的对象是正在使用的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等大型现代化交通工具。只有过失破坏上述交通工具才能造成危害交通运输安全的严重后果,构成本罪。 客观要件 本罪
2022-03-15 15,340
-
01:16
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立案标准行为人在实施了某种违法犯罪行为之后,是否应被立案追究其刑事责任,要看是否符合立案标准。涉嫌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的行为人,同时满足以下几个条件的,即符合本罪的立案标准,侦查机关应该对行为人进行立案侦查:1、行为人实施了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
1,115 2022.04.17 -
01:15
破坏交通工具罪如何处罚根据刑法的规定,行为人故意破坏汽车、电车、火车、船只、航空器等,足以导致汽车、电车、火车、船只、航空器发生损坏、倾覆或者是毁坏的危险,对于还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会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如果导致严重后果的,依法会判处十年以上的有
1,295 2022.04.17 -
01:11
过失杀人构成犯罪吗过失杀人构成犯罪,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构成要件为: 1、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因过人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 3、在犯罪主体方面,凡达到法定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该罪; 4、在主观方面
990 2022.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