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债权人行使行使撤销权的期限

债权人行使行使撤销权的期限

2022-10-15 17:46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宁夏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10-15回复

专业分析:

1、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 2、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 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一年期限,属于撤销权消灭的除斥期间。 除斥期间就是权利存续的期间,即在此期间内权利存在,超过此期间权利消灭。从超过此期间权利消灭的角度来说,除斥期间也是权利消灭的期间。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一条,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债权人的撤销权的期限是一年。撤销权应当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但债权人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则撤销权消灭。

律师普法更多>>
  • 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期限
    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期限

    债权人行使撤销权期限是: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或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且前述的撤销事由一般为债务人存在放弃其债权、放弃债权担保、无偿或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等行为。

    2021.01.12 112
  • 债权人的撤销权行使期限
    债权人的撤销权行使期限

    债权人的撤销权行使期限是一年,从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计算,但是债权人在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的,则该撤销权消灭。

    2021.03.02 93
  • 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行使
    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行使

    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效力:如果法院支持债权人的主张的,会撤销债务人的行为,并可以裁决由债务人负担债权人为行使撤销权而支出的必要费用;债务人的行为撤销后自始无效。

    2021.04.20 111
专业问答更多>>
  • 债权人撤销权的行使期限:

    债权人撤销权的期限为一年。撤销权应当自债权人知道或者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一年内行使,但债权人自债务人行为之日起五年内未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应当消灭。

    2021-11-11 15,340
  • 债权人撤销权的行使期限多久,债权人撤销权的行

    1、撤销权应在债权人知道或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 2、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 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一

    2021-10-18 15,340
  • 债权人行使撤销权期限为期限

    《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一条规定,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理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自债务人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未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本条规定明确了两个时间点,一个是一年时间点,属于排斥期,

    2021-11-11 15,340
  • 债权人撤销权行使期限多久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一条的规定,债权人撤销权的行使期限为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九条规定,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以

    2022-05-11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方式有哪些 01:34
    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方式有哪些

    在债权债务纠纷中,常常出现债务人为了逃避债务而转移财产的行为。这时候为了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法律规定了债权人撤销权制度。债权人撤销权制度,突破了合同法相对性的原则,赋予债权人撤销债务人的非法行为的权利。债权人撤销权主要是指,当债务人恶意转

    1,260 2022.04.17
  • 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范围是什么 01:34
    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范围是什么

    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范围是: 1、债务人以放弃其债权、放弃债权担保、无偿转让财产等方式无偿处分财产权益,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的; 2、债务人恶意延长其到期债权的履行期限,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的; 3、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以明显不

    1,109 2022.10.16
  • 债权人撤销权行使条件是什么 01:58
    债权人撤销权行使条件是什么

    债权人撤销权行使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是客观条件,债务人实施了有害于债权人的行为,比如债务人实施了一定的处分财产的行为,此处所说的处分是指法律上的处分。具体包括:1、放弃到期债权,也就是说,债权到期后明确表示免除债务人的债务;2、无偿转让财

    1,883 2022.04.17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