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电动车偷了一年后又卖了犯法吗

电动车偷了一年后又卖了犯法吗

2023-07-06 00:42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江苏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3-07-06回复

专业分析:

犯法。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但是经过五年的追诉期限后,将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买偷来的电动车是犯法的,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该罪是故意犯罪。根据法律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犯法。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但是经过五年的追诉期限后,将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律师普法更多>>
  • 偷电动车犯法吗?
    偷电动车犯法吗?

    偷车牌照被抓住,因物品实际价值较小,构不成犯罪,会按治安案件处罚。

    2020.02.12 159
  • 偷别人的车卖了犯法吗
    偷别人的车卖了犯法吗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借车为名,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将车给犯罪行为人,然后犯罪行为人偷偷卖掉,骗取他人较大财物的行为,应该认定为诈骗罪。

    2020.09.21 279
  • 偷电动车充电器犯法吗
    偷电动车充电器犯法吗

    不违法。如果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超过人民币五百元即可构成犯罪。

    2020.10.20 681
专业问答更多>>
  • 如果一个人把车偷了卖了行吗偷盗电动车6000元能判几年

    窃涉案6000元,属于盗窃罪中“数额较大”标准,依法量刑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因各省市对盗窃罪立案量刑标准不同,请再查询犯罪地标准参考。

    2022-07-30 15,340
  • 以前帮别人卖过偷来的电动车后来没卖过了犯法吗

    犯法。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但是经过五年的追诉期限后,将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2023-01-13 15,340
  • 如果一个人把车偷了卖了行吗偷盗电动车6000元能判多少年

    窃涉案6000元,属于盗窃罪中“数额较大”标准,依法量刑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因各省市对盗窃罪立案量刑标准不同,请再查询犯罪地标准参考。

    2022-08-10 15,340
  • 偷来的电动车卖家犯法吗

    首先要看是否明知该电瓶车是犯罪所得的赃物,如果明知是犯罪所得的赃物而进行购买的可能会构成刑事犯罪。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物罪】明知是犯罪所得的赃物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或者代为销

    2023-02-21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偷盗电动车会判多少年 00:59
    偷盗电动车会判多少年

    偷盗电动车属于偷盗财物。由于每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治安水平不同,因此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关于盗窃罪的立案标准是不一样的。如果电动车本身的价值是1000元到3000元,那么属于刑法上规定的数额较大,构成盗窃罪。如果具有入室盗窃,携带

    1,843 2022.04.17
  • 电动车事故私了后第二天报警 00:49
    电动车事故私了后第二天报警

    电动车事故私了后第二天报警,是可以的,警察会应情况受理。当事人未在发生事故当天报警,隔天后请求公安部门处理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予以记录,并在三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经核查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存在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受理,并告知

    4,453 2022.05.11
  • 私自改电动车车架号犯法吗 00:53
    私自改电动车车架号犯法吗

    私自改电动车车架号犯法。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有下列行为:拼装机动车或者擅自改变机动车已登记的结构、构造或者特征;改变机动车型号、发动机号、车架号或者车辆识别代号;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

    4,170 2022.04.17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