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没有约定还款期限的担保期限是多久

没有约定还款期限的担保期限是多久

2022-06-29 17:30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内蒙古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6-29回复

专业分析:

主合同对主债务履行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保证期间自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 保证期限有约定的按照约定,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限为主债务履行期间届满之日起2年没有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6个月。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担保期限没有约定的担保期限为主债务履行期满之日起六个月。一般担保人和债权人未约定的,担保期限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连带责任担保的担保人和债权人未约定担保期限的,债权人有权要求担保人债务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承担担保责任。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没有约定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律师普法更多>>
  • 没有约定还款期限的担保责任为多久
    没有约定还款期限的担保责任为多久

    没有约定还款期限的担保责任其担保期限为当事人约定的期限,如果当事人没有约定担保期限的,担保期限为六个月,自债权人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

    2021.02.05 165
  • 无还款期限的担保期限是多久
    无还款期限的担保期限是多久

    无还款期限的担保期限通常即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的六个月。现行民法典规定,债权人与保证人可以约定保证期间,但是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主债务履行期限或者与主债务履行期限同时届满的,视为没有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限

    2021.04.12 89
  • 无还款期限的担保期限有多久
    无还款期限的担保期限有多久

    无还款期限的担保期限是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相关法律法律规定,债权人与保证人可以约定保证期间,但是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主债务履行期限或者与主债务履行期限同时届满的,视为没有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

    2022.07.29 1,221
专业问答更多>>
  • 没有约定还款时间的担保期限是多久

    主合同对主债务履行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保证期间自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 保证期限有约定的按照约定,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限为主债务履行期间届满之日起2年没有约定保证期间

    2022-06-14 15,340
  • 没有约定还款期限的担保责任为多久

    民间借贷的担保有期限。担保期限按担保方式不同来分别计算: 1、一般责任保证中,保证期限为约定的保证期限内或者未约定保证期限的,自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在上述期限内,债权人未对债务人提起诉讼

    2022-06-13 15,340
  • 没有约定担保期限是多久

    没有约定担保期限的时间是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 按照规定,一般保证的担保期限,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没有约定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连带保证也是有约定的从约定,没有约定的,

    2022-05-15 15,340
  • 没有约定担保期限是多久?

    没有约定担保期限的时间是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 按照规定,一般保证的担保期限,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没有约定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连带保证也是有约定的从约定,没有约定的,

    2022-06-11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债权保全期限是多久 00:59
    债权保全期限是多久

    债权保全期限为,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的三十日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可知,当事人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向法院申请诉前财产保全,或者诉中财产保全措施。如果当事人申请的是诉前

    1,611 2022.04.15
  • 欠条的有效期限是多久 01:05
    欠条的有效期限是多久

    欠条的有效期,通常是指欠条的诉讼时效。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欠条的诉讼时效时间是3年。 诉讼时效期间的计算方式:是从知道的那天开始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的时侯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的当天起超过二十年的,就不能对权利进行保护了。法院可以对有

    7,035 2022.04.15
  • 遗嘱的有效期限是多久 01:03
    遗嘱的有效期限是多久

    一般来说,只要遗嘱生效后,该遗嘱便是永久有效的。因为遗嘱是在遗嘱人死亡后才发生法律效力,如果不存在导致其失效的要件,该遗嘱一般不得撤销或者变更。但是,如果是遗嘱人立遗嘱后,却实施与遗嘱内容相反的民事法律行为的,则视为对遗嘱相关内容的撤回。除

    2,312 2022.05.11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