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商跑路该怎样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在开发商跑路,项目面临烂尾,矛盾不可避免发生时,对于已经支付了全部或者大部分房款的准业主,可以通过“抱团”的形式起诉开发商,及时要求冻结查封开发商的在建工程、土地、房产、预售款专用账户以及其他全部的财产,以备在诉讼终结后能够完全受偿。 然后想办找到开发商,比如通过工商部门,查到开发商注册人代表的联系方式。找到开发商后,通过诉讼来解决。由于开发商存在严重违约,达到了解除合同的条件,可以要求解除《商品房买卖合同》,要求支付逾期交房违约金。 同时,要求解除与银行间的按揭贷款协议。根据最高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的司解释的规定,《商品房买卖合同》被解除导致按揭贷款合同的目的不能实现的,可以解除按揭贷款合同。就不用还贷款了。 如果实在找不到开发商,可以向当地举报,这时候需要多联合一些业主。然后等待国土局收回土地的使用权另行出让,或者由另外的开发商接手继续开发。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开发商跑路的,业主如果未验收房屋、获得房屋产权的,可以与开发商协商要求解除合同、退还房款以及赔偿损失。如果开发商拒绝承担相应的责任的,当事人可以依法收集证据单独向法院起诉或者与其他业主共同起诉来维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因房屋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不能交付使用,或者房屋交付使用后,房屋主体结构质量经核验确属不合格,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和赔偿损失的,应予支持。 因房屋质量问题严重影响正常居住使用,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和赔偿损失的,应予支持。
-
开发商跑路了怎么办
如果开发商跑了怎么办? 1、在搞清楚产权归属后,购房者则应尽量与其他业主一起,获得最大限度的法律支持。 2、如果所购买的楼盘只是存在“烂尾”可能,可以尝试给开发商一点时间,如果其能在短时间内筹措到资金,完成后续工程,购房者的损失便可降到最少
2022.09.12 4,283 -
房屋开发商跑路了应该怎么办
开发商跑了后,建议及时起诉处理,具体事宜详询律师。 一般地方政府会接手处理,毕竟一个开发商影响到的家庭非常多,一般情况下房子会被银行收回,拍卖,新的开发商接手,你的房子还会回来的。也可按照按下面的方法寻求解决: 1、购房者可先前往工商行政部
2020.06.03 727 -
期房开发商跑路怎么办
处理期房开发商跑路的方式是:首先可以主张违约责任。可以通过协商、调解或起诉来主张违约责任,法院会根据买方所遭受的实际损失要求卖方进行赔偿,承担责任相应的违约责任。如果导致买房人合同目的不能实现,买房人是可以请求解除合同的。
2021.03.27 167
-
开发商跑路该怎样办?
在开发商跑路,项目面临烂尾,矛盾不可避免发生时,对于已经支付了全部或者大部分房款的准业主,可以通过“抱团”的形式起诉开发商,及时要求冻结查封开发商的在建工程、土地、房产、预售款专用账户以及其他全部的财
2023-06-17 15,340 -
开发商跑路了该怎样办
在开发商跑路,项目面临烂尾,矛盾不可避免发生时,对于已经支付了全部或者大部分房款的准业主,可以通过“抱团”的形式起诉开发商,及时要求冻结查封开发商的在建工程、土地、房产、预售款专用账户以及其他全部的财
2023-06-20 15,340 -
开发商跑路该怎么办?
在开发商跑路,项目面临烂尾,矛盾不可避免发生时,对于已经支付了全部或者大部分房款的准业主,可以通过“抱团”的形式起诉开发商,及时要求冻结查封开发商的在建工程、土地、房产、预售款专用账户以及其他全部的财
2023-06-18 15,340 -
开发商跑路了该怎样解决
在搞清楚产权归属后,购房者则应尽量与其他业主一起,获得最大限度的法律支持。首先,如果所购买的楼盘只是存在烂尾可能,可以尝试给开发商一点时间,如果其能在短时间内筹措到资金,完成后续工程,购房者的损失便可
2022-08-31 15,340
-
00:54
期房开发商跑了应该如何办期房开发商跑了,购房者首先弄清楚房屋的权属。即使开发商破产跑路,购房者在有些情况下,仍然可以按照程序向房管部门申请办理房产证。购房者可以先到工商管理行政部门查询商品房开发企业是否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了注销。如果已经注销,购房者可以凭工商部门出具
672 2022.05.18 -
00:56
开发商交不了房怎么样办开发商延期交房在实际生活中是很普遍的现象。开发商延期交房首先应该了解清楚开发商延期交房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如果是由于自然灾害或者是政府政策等非开发商的原因导致的,那么开发商一般是可以免除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在这种情况下,购房者就只能够耐心的等
983 2022.04.17 -
01:13
开发商违约怎样维权开发商出现违约时,首先先和开发商沟通,沟通没有结果才提起诉讼。 如果提起诉讼,起诉要符合以下条件: 1、原告与本案是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
2,115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