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人下落不明的借贷案件如何管辖?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民间借贷案件的被告下落不明的,不影响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二条的规定 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节规定的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公告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六十日,即视为送达。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三十八条的规定 公告送达可以在法院的公告栏和受送达人住所地张贴公告,也可以在报纸、信息网络等媒体上刊登公告,发出公告日期以最后张贴或者刊登的日期为准。对公告送达方式有特殊要求的,应当按要求的方式进行。公告期满,即视为送达。因此,公告期满即视为收到起诉书和传票,法院可根据原告陈述的事实和证据开庭审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五条,债权人起诉时,债务人下落不明的,由债务人原住所地或其财产所在地法院管辖。法院应要求债权人提供证明借贷关系存在的证据,受理后公告传唤债务人应诉。公告期限届满,债务人仍不应诉,借贷关系明确的,经审理后可缺席判决;借贷关系无法查明的,裁定中止诉讼。 在审理中债务人出走,下落不明,借贷关系明确的,可以缺席判决;事实难以查清的,裁定中止诉讼。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债权人在债务人下落不明的情况: 一、由债务人向法院申请宣告债务人为失踪人,然后由代管人从失踪人的财产中支付借款。 二、债权人在诉讼时效期限内,可直接向债务人原居住地或者财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追讨债款。
欠钱不还人找不到的,债权人可以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起诉后法院会对债务人公告送达起诉状;公告期满就会视为送达,然后法院就会安排开庭审理,此时如果债务人还不出现的,法院就会进行缺席判决。判决后等判决书生效了,如果债务人还不出现还钱的,债权人就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
债务人下落不明如何追债
债务上有担保人的,应当向担保人主张债权。为确保债权的实现,设立担保人。到期债务不能清偿或者不能清偿的,担保人应当向债权人清偿债务。担保人清偿债务后,可以向债务人追偿。审查财产是否为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共同债务由夫妻双方以夫妻共同财产偿还,债权
2022.04.16 181 -
如何处理债务人下落不明的债务纠纷案
对于债务人下落不明的债务纠纷案,如果符合宣告失踪的条件的,则法院可宣告债务人为失踪人,失踪人所欠的债务可以由财产代管人从失踪人的财产中支付;如果不符合宣告失踪的条件的,则法院可以通过判决由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等方式来依法解决纠纷。
2021.03.07 150 -
-
债务人下落不明法院如何管辖?
债务人下落不明的,债权人可以准备起诉书,向法院起诉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证据。债权人可以申请法院宣告债务人失踪,或者请求法院判决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
2021-12-22 15,340 -
债务人下落不明如何办
向下落不明的人要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失踪,请求财产代理人从失踪人的财产中支付债务。也可以在诉讼时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依法享有起诉权利,符合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立案。 债务人下落不明满两年的,债
2021-11-21 15,340 -
如何向下落不明的债务人要债?
向下落不明的人要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失踪,请求财产代理人从失踪人的财产中支付债务。 还可在诉讼时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依法享有起诉权,符合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立案。 债务人下落不明满两年的,
2021-11-21 15,340 -
债务人下落不明的,债权人如何办
债权人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追讨借款 债权人起诉时,应当到债务人原居住地或者财产所在地的法院起诉。只要有足够证据证明该借贷关系存在,符合《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立案受理条件,人民法院就会立案受理。债务人下落
2022-05-04 15,340
-
00:55
债权债务管辖法院如何选择债权债务管辖法院的选择如下: 1、当事人有约定的,由约定地法院管辖; 2、没有约定的,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两个以上法院都有管辖权的,原告可以向其中一个法院起诉,可以在被告住所地法院起诉,当然也可以在
836 2022.11.23 -
01:16
如何确定专利侵权案件的管辖对专利侵权案件的管辖进行确定,可按照以下规定: 没有经过专利权人的同意,为了生产经营,而对产品进行制造、使用、销售发明等的行为,由该产品制造地的法院进行管辖,不清楚制造地的,由该产品的使用地或销售地的法院受理。 为了生产经营目的而使用专利方
526 2022.04.17 -
01:08
民间借贷管辖权规定民间借贷纠纷属于合同纠纷的范围,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法律规定可以知道,如果是因为合同纠纷提起的民事诉讼,是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所以,原告也就是债权人有选择权,既可以在被告住所地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选择合同
1,348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