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司法鉴定程序启动权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审慎规范启动鉴定程序。办案法官在保障当事人的鉴定申请权利的同时,也要对当事人鉴定申请进行实质审查,并保证法官启动权的规范化行使。首先,确立决定权的在后使用原则。即法官不积极依职权启动鉴定程序,只有在当事人申请后才可行使决定权。明确决定权的目的、过程和结果公开原则。法官应将决定权的心证内容特别是不准予鉴定的情况下,应该将不准许的理由通过书面形式向当事人公开,并给当事人提出异议和进一步反驳的权利。 2、发挥好法官的引导作用,完善司法应对机制。将释明机制引入鉴定前程序,让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获得更为丰富的信息来源,可以使当事人在诉讼交往中更科学、更有效地进行决策。适度、适时的释明不仅在庭审过程中,也可以在当事人提出鉴定申请后、司法鉴定程序启动前发挥积极作用。发挥司法智慧,着重以调解方式化解鉴定申请。如案件本身争议不大且诉讼标的较小,可着重采用调解,既化解鉴定申请又从彻底上解决纠纷。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侦查机关应当将用作证据的鉴定结论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提出申请,可以补充鉴定或者重新鉴定。法庭审理过程中,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有权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申请重新鉴定或者勘验,法庭对于上述申请,应当作出是否同意的决定。
法医鉴定主要受理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委托的鉴定。县公安机关办理的案件,需要作人身伤害法医学鉴定的,须委托县公安机关的法医进行初次鉴定,不得越权鉴定。
-
如何启动医疗事故鉴定?
启动医疗事故鉴定的方法如下: 1、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卫生行政部门委托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2、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
2020.01.31 134 -
司法鉴定程序
司法鉴定的程序大致如下:1司法机关审核办案机关提出的司法鉴定委托书、鉴定材料,提出是否受理意见;2、决定受理的,收取鉴定费用,办理相关登记手续,如果决定补充材料的,会告知补充材料;3、司法鉴定的实施,指定本机构具有该鉴定事项执业资格的司法鉴
2022.04.15 1,448 -
司法鉴定程序
司法鉴定程序: 1、委托司法鉴定机构; 2、受理后,应对委托人的委托事项进行审核; 3、指派具有社会专业司法鉴定资格的人员承担鉴定工作; 4、补充鉴定司法鉴定机构接受委托进行补充鉴定,应当对委托人请求的事项进行审查; 5、重新鉴定; 6、复
2020.10.07 265
-
如何正确理解司法鉴定程序
程序的制定在于保证司法鉴定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保障司法鉴定活动所涉及的相关人员的人格尊严,实现司法鉴定的公正、效率目标。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进行司法鉴定活动应当遵循的方式、方法、步骤以及相关的规
2022-08-31 15,340 -
破产清算程序中的启动人员如何确定
一、破产程序的启动人破产申请是启动破产程序的第一环节,究竟谁有启动权,谁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新《破产法》第七条规定了债务人、债权人以及对债务人负有清算责任的人有启动权,第一百三十四条规定了国务
2022-02-08 15,340 -
启动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程序可以采取哪些方式?如何启动医疗事故鉴定
启动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程序有两种方式:一、卫生行政部门移交鉴定这种启动方式适用于两种情况:医疗机构发生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患双方一方当事人要求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医疗事故争议。(一)医疗机构发生重大医疗过失
2022-02-14 15,340 -
如何启动再审程序
我国规定的提起民事再审程序的方式主要有四种: 一、是本院的院长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再审。 二、是最高人民法院和上级人民法院提审或者指令再审。 三、是当事人申请再审。 四、是人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
2022-06-26 15,340
-
00:53
交通事故司法鉴定程序司法鉴定程序首先要有鉴定的申请和决定,在处理事故的过程中,有权提出鉴定和重新鉴定的申请,申请可由当事人和代办代理人向公安机关提出。还需要有委托鉴定,选择适合的鉴定机构,应根据被鉴定的难度情况进行选择;通常会指派或委托公安机关的鉴定人员或鉴定
1,255 2022.04.17 -
01:19
伤残鉴定的程序伤残鉴定的程序如下: 1、被评定人应携带加盖办案单位公章和办案人签字的伤残评定申请书; 2、携带县级以上医院的诊断证明,检查结果以及损伤初期和治疗终结后的CT、X片及诊断报告; 3、从治疗医院借阅有关手术病历和检查记录; 4、对被抚养人的劳
11,651 2022.04.15 -
01:12
抚养权如何确定抚养权的问题首先由夫妻双方结合子女意见协商决定,若协商不成,可起诉到人民法院,由法院判决。我国《民法典》对于子女抚养权归属的规定如下:1、两周岁以内的子女,一般随母亲生活;2、孩子一直随某一方生活,如果离婚后改为随另一方生活,对其生活习惯改
2,424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