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公告他人隐私是否构成犯罪

公告他人隐私是否构成犯罪

2022-03-15 18:39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广东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3-15回复

专业分析:

公告他人隐私可能构成侵犯隐私罪,但如果行为人还没有将公告行为具体实施,则尚不能构成刑事犯罪;若行为人将隐私公告,受侵犯人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情节严重的,应作为刑事案件论处。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第二百八十四条,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传播他人隐私视频属于犯罪,一般构成传播淫秽物品罪。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传播淫秽的书刊、影片、音像、图片或者其他淫秽物品,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构成犯罪。胁迫他人捏造事实对第三人进行举报,意图是为第三人能够受到刑事追究。胁迫人行为构成诬告罪,被胁迫人因非主观参与,应按照其犯罪情节予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律师普法更多>>
  • 偷窥他人隐私构成何罪
    偷窥他人隐私构成何罪

    刑法没有将偷窥他人隐私单独定罪,因此如果仅仅是偷窥他人隐私是不构成犯罪的,而是属于违法行为会受到行政处罚。

    2020.11.27 222
  • 传播他人隐私视频构成什么犯罪
    传播他人隐私视频构成什么犯罪

    传播他人隐私视频一般构成传播淫秽物品罪,具体判刑标准如下: 1、以牟利为目的,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2、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情节特别严重的,

    2022.06.25 4,190
  • 网络散播个人隐私是否构成犯罪
    网络散播个人隐私是否构成犯罪

    构成。在网上传播隐私构成犯罪,可能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2020.03.14 440
专业问答更多>>
  • 私自用他人的公章是否构成犯罪

    如果该印章既非你本人的,别人使用你也不知情、不同意,法律上你不承担责任。如果是别人私制你名字的印章使用,你不知情、不同意,法律上你不用承担任何责任,该私下制作、使用的人可能会构成诈骗罪,依法追责。如果

    2022-02-07 15,340
  • 公告他人隐私是什么罪

    公告他人隐私可能构成侵犯隐私罪,但如果行为人还没有将公告行为具体实施,则尚不能构成刑事犯罪;若行为人将隐私公告,受侵犯人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情节严重的,应作为刑事案件论处。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

    2022-02-15 15,340
  • 散播他人隐私致人死亡构成犯罪吗

    散播他人隐私致人死亡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根据《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侵犯公民个人信

    2022-05-12 15,340
  • 偷开他人私家车是否构成犯罪

    偷开他人私家车是否构成犯罪要分情况:首先如果是以练习游乐等目的多次偷开他人私家车,但没有导致车辆丢失和损坏的不构成犯罪,反之如果将车辆丢失和毁损就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其次,如果是为了实施犯罪而偷开他

    2022-03-14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故意划伤他人车辆是否构成犯罪 00:49
    故意划伤他人车辆是否构成犯罪

    故意划伤他人车辆是否构成犯罪,要看是否达到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的立案标准。只要符合其中之一,就应当予以立案追诉: 1、如果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的,应当立案; 2、如果毁坏公私财物超过三次以上的,应当予以立案; 3、纠集三人以上公然毁坏公私

    1,914 2022.04.17
  • 业务人员是否构成共同犯罪 01:18
    业务人员是否构成共同犯罪

    首先看是否为单位犯罪,如果是单位犯,不构成共同犯罪,实行双罚制,即惩罚单位,又惩罚主管人员和直接参与犯罪的主要人员。其次,以保险诈骗罪为例,如果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利用自己职位上的方便,帮助保险人骗取保险款,成立保险诈骗罪。对于保险事故的鉴定

    813 2022.04.17
  • 检察院微罪不诉是否构成犯罪 01:16
    检察院微罪不诉是否构成犯罪

    构成犯罪,原因如下:1、该种行为具有刑事违法性,是属于我国刑法规定的应该受刑法处罚的原则,根据罪刑法定原则应当受到刑法的制裁,例如盗窃金额比较少的盗窃行为属于犯罪;2、检察院之所以不起诉是因为根据我国学界主张主流的实质犯罪论,该行为社会危害

    2,476 2022.04.15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