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故意延误投递邮件罪法律是怎样规定的?

故意延误投递邮件罪法律是怎样规定的?

2021-10-10 22:03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广西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1-10-10回复

专业分析:

邮政人员严重不负责任,故意推迟发送邮件的情况之一,应立案诉讼:(1)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万元以上的;(2)推迟高中录取通知书或其他重要邮件的发送,使他人失去高中录取资格,或造成其他无法挽回的重大损失;(3)严重损害国家声誉或其他恶劣社会影响的;(4)其他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受到严重损害的情况。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45条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故意延误投递邮件罪的构成要件: 1、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是邮电工作人员; 2、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 3、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邮政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故意延误投递邮件,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4、本罪侵犯客体是国家的邮政管理秩序。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故意延误投递邮件罪是指邮政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故意延误投递邮件,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它的特征如下: 1.犯罪主体是邮政工作人员。 2.侵犯的客体是邮件。这里的邮件,是指邮政企业及其分支机构寄送、递交的信件、申报、传真、印刷品、邮包、汇款通知、报刊杂志等。 3.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律师普法更多>>
  • 什么是故意延误投递邮件罪
    什么是故意延误投递邮件罪

    故意延误投递邮件罪,是指邮政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故意延误投递邮件,致使公民财产、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邮政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故意延误投递邮件,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0.07.26 143
  • 什么是故意延误投递邮件罪
    什么是故意延误投递邮件罪

    根据我国刑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故意延误投递邮件罪指的是,邮政工作人员实施了故意延误投递邮件的严重不负责任行为,该行为致使了公共财产、国家以及人民利益遭受到了重大损失的违法犯罪行为。行为人触犯本罪,会被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又或者是拘役。

    2022.04.12 779
  • 故意延误投递邮件罪是什么罪
    故意延误投递邮件罪是什么罪

    故意延误投递邮件罪的构成要件: 1、该罪的主体是邮电工作人员; 2、侵害的客体是邮件; 3、主观方面是故意; 4、客观方面是实施了严重不负责任,故意延误投递邮件,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2020.01.27 152
专业问答更多>>
  • 故意延误投递邮件罪定性是怎样的

    故意延误投递邮件罪定性是邮政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故意延误投递邮件,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根据刑法第304条规定,犯本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不构成犯罪的,将给予行

    2022-06-29 15,340
  • 故意延误投递邮件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三百四条:故意延误邮件罪是指邮政人员严重不负责任,故意延误邮件,引起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受到严重损失的行为。

    2021-10-20 15,340
  • 故意延误投递邮件罪

    邮政人员严重不负责任,故意推迟发送邮件的情况之一,应立案诉讼:(1)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万元以上的;(2)推迟高中录取通知书或其他重要邮件的发送,使他人失去高中录取资格,或造成其他无法挽回的重大损失;(

    2021-10-11 15,340
  • 故意延误投递邮件罪法定刑

    根据本条规定,故意延误投递邮件犯罪,是指邮政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故意延误投递邮件,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这里所说的“邮政工作人员”,是指邮政企业及其分支机构的营业员、投递员

    2022-08-09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故意延误投递邮件罪量刑标准 01:00
    故意延误投递邮件罪量刑标准

    如果邮政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故意拖延投递邮件,从而导致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受到重大损失的,就构成了故意延误投递邮件罪。本罪是由于犯罪嫌疑人实施了故意延误投递邮件的行为,不依照有关法律规定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而造成工作失误。其中,邮件指的

    1,111 2022.04.17
  • 恶意投诉快递员有什么法律责任 00:52
    恶意投诉快递员有什么法律责任

    恶意投诉,已属于侵犯他人名誉的范畴了。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能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行为人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影响他人名誉的,不需要承

    3,118 2022.04.17
  • 地邻种树,法律是怎样规定的? 00:59
    地邻种树,法律是怎样规定的?

    地邻种树,法律的规定如下:距离没有规定,但是如果确定邻居栽树行为已经给自己造成妨碍或者损失的,可以要求对方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供役地权利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允许地役权人利用其不动产,不得妨害地役权人行使权利。不动

    6,587 2022.04.17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