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平台信息中介机构以身份信息出借,本金还不上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身份信息不可出借,身份信息出借、显名代理的,与该实际借款人承担连带偿还责任(之后,可以向实际借款人追偿,如果追偿不能,后果自担,不能径自归责于或转嫁给他人)。根据“法释[2015]18号”文第二十六条之规定,本金(以实际收到金额为准,且应减去前期已支付费用)、利息(年24%以内绝对保护,年36%以内相对保护)要偿还。但是不合法的利息费用部分,在兼顾诚实信用原则的基础上,可以拒绝支付,并有权拒绝支付复利。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与出借人以居间费用形式规避民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上限规定的,应当认定无效。 债权人拖延收款的,由此造成的损失由债权人自行承担。 根据“法释[2015]18号”文第三十一条之规定,过多支付的部分,债务人可以(协商、调解、诉讼)要回。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的禁止行为包括:为自身或变相为自身融资;直接或间接接受、归集出借人的资金;以及直接或变相向出借人提供担保或者承诺保本保息等。
我国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的法定义务是: 1、中介人应当就有关订立合同的事项向委托人如实告知; 2、严禁中介人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提供虚假情况来损害委托人的利益; 3、中介要提供中介活动的费用。
-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的权限有哪些
1、依据法律法规及合同约定为出借人与借款人提供直接借贷信息的采集整理、甄别筛选、网上发布,以及资信评估、借贷撮合、融资咨询、在线争议解决等相关服务; 2、对出借人与借款人的资格条件、信息的真实性、融资项目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必要审核; 3、
2020.12.11 329 -
身份证信息提交到假网贷平台上面有事吗
1、身份证正反面照片只能在核实公民身份信息时起到参考作用,不具有证明公民身份的法律效力。 2、不会带来其他问题的,因为现在办理各项业务都是需要本人和身份证原件才能办理,只有身份证正反面照片是没关系的,若是身份证原件给他人就关系了,是可以被用
2020.04.14 303 -
网络平台传播不实信息怎么办
屏蔽或者投诉。在公共领域范畴散布不实信息,是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将受到治安管理处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2020.12.22 761
-
网贷信息中介机构以身份信息出借、显名代理的,本金还不上怎么办?
身份信息不可出借,身份信息出借、显名代理的,与该实际借款人承担连带偿还责任(之后,可以向实际借款人追偿,如果追偿不能,后果自担,不能径自归责于或转嫁给他人)。 根据“法释[2015]18号”文第二十六
2022-01-20 15,340 -
借贷平台中介机构以承担违约金为由拒绝支付网络借贷信息的怎么处理
根据“法释[2015]18号”文第二十六条之规定,本金(以实际收到金额为准,且应减去前期已支付费用)、利息(年24%以内绝对保护,年36%以内相对保护)要偿还。但是不合法的利息费用部分,在兼顾诚实信用
2022-01-19 15,340 -
金融办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备案是怎样的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按照依法、诚信、自愿、公平的原则为借款人和出借人提供信息服务,维护出借人与借款人合法权益,不得提供增信服务,不得直接或间接归集资金,不得非法集资,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2022-07-13 15,340 -
网贷平台中介机构收取好处,短信提醒你,短信发过信息还能要回钱吗
这样,根据“法释[2015]18号”文第二十六条之规定,本金(以实际收到金额为准,且应减去前期已支付费用)、利息(年24%以内绝对保护,年36%以内相对保护)要偿还。但是不合法的利息费用部分,在兼顾诚
2022-01-19 15,340
-
01:10
借钱不还发信息不回的人怎么办对于借钱不还发信息还不回的人,债权人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要求其还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可知,起诉需要向法院递交起诉状和相关证据材料,法院在正式立案前会询问双方当事人是否同意调解。基于债务人发信息不回,可以推断其没有还款
5,022 2022.04.17 -
01:04
社保卡身份信息过期了怎么办社保卡身份信息过期了,需要更新身份信息,流程如下:1、办理人或其代办人须持本人有效身份证原件、身份证复印件及代理人身份证原件,到社保中心办理换卡手续;2、办理人或代办人办理补、换卡手续时须填写表格,并出具有效身份证原件;3、社保卡综合服务窗
34,224 2022.05.11 -
00:53
网上怎么查个人行政拘留信息网上无法查询个人的行政拘留信息。拘留信息只可以在公安内部网上进行查询,互联网无此信息。行政处罚的种类:1、警告;2、罚款;3、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4、责令停产停业;5、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6、行政拘留;7、法律、行
7,887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