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挪用公款能不能假释

挪用公款能不能假释

2022-07-12 15:32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河北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7-12回复

专业分析:

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对犯罪分子决定假释时,应当考虑其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挪用资金罪如果符合假释的条件就能假释。假释的条件是: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挪用公款罪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申请取保候审。对于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或者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律师普法更多>>
  • 挪用公款能保释吗
    挪用公款能保释吗

    涉嫌挪用公款罪,不是累犯或者犯罪集团的主犯,没有再犯罪危险性且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可以申请取保候审。按照规定,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

    2020.11.25 128
  • 挪用公款罪刑期过半能假释吗
    挪用公款罪刑期过半能假释吗

    刑期过半可以假释,但是需要满足假释的条件。

    2020.06.20 92
  • 挪用公款能不能报警
    挪用公款能不能报警

    挪用公款超过3万元的,可以报案,依照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以挪用公款罪追究刑事责任;数额超过300万元的,视为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巨额。根据《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属于个人,从事非法

    2022.04.17 1,597
专业问答更多>>
  • 挪用公款能否假释

    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对犯罪分子决定假释时,应当考虑其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

    2022-06-04 15,340
  • 挪用公款罪能假释吗

    如果符合法定的,可以申请假释。假释只适用于已经执行一部分刑罚的犯罪分子。 《刑法》第八十一条: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

    2022-05-24 15,340
  • 挪用公款坐牢半年能不能假释啊?

    满足假释条件就可以假释。根据《刑法》第八十一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

    2022-05-29 15,340
  • 挪用公款罪能够假释吗?

    如果符合法定的,可以申请假释。假释只适用于已经执行一部分刑罚的犯罪分子。 《刑法》第八十一条: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

    2022-06-03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挪用公款能保释吗 00:57
    挪用公款能保释吗

    保释一般指取保候审,刑事案件可以申请取保候审。根据现行检察院颁布的《刑事诉讼规则》,不得取保候审的有两类人,一是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嫌疑人,二是犯罪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的其他犯罪嫌疑人。同时,公安机关、检察院、人民法院都有取保候审的决定权。

    937 2022.04.15
  • 挪用公款能缓刑吗 01:05
    挪用公款能缓刑吗

    关于行为人实施了挪用公款的犯罪行为,能否被判缓刑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为行为人的犯罪行为如果构成挪用公款罪的话,依据其犯罪数额以及犯罪情节严重程度的不同,所判的刑罚也是不同的。所以,应当在确定其所判刑罚,和对其

    342 2022.05.18
  • 挪用公款罪能取保吗 01:09
    挪用公款罪能取保吗

    挪用公款罪是可以进行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诉讼的过程中,若符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缴纳完一定数额的保证金或者是提出了相应的保证人之后,保证自己能够随传随到的情况之下,司法机关对其暂时解除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

    1,365 2022.04.15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