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案件可以当庭宣判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当庭宣判是宣判形式之一。是指合议庭评议完毕或独任审判员的审理工作结束,当即在法庭上宣布判决结果。当庭宣判对法官的要求很高,必须确保案件适用法律准确认定事实正确,判决公正合法。 我国刑事诉讼法目前没有规定具体哪些案件可以当庭宣判,但规定适用速裁程序审理案件的,应当当庭宣判。 刑事案件当庭宣判的案件很少。一般情况下,对于被告人主动认罪,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对犯罪基本事实和量刑情节争议不大的刑事案件才可能会采取当庭宣判。绝大多数不会当庭宣判的。 刑事诉讼法规定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判决书应当同时送达辩护人、诉讼代理人。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适用速裁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当庭宣判。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当庭宣判是宣判形式之一。是指合议庭评议完毕或独任审判员的审理工作结束,当即在法庭上宣布判决结果。当庭宣判对法官的要求很高,必须确保案件适用法律准确认定事实正确,判决公正合法。刑事案件当庭宣判的案件很少。一般情况下,对于被告人主动认罪,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对犯罪基本事实和量刑情节争议不大的刑事案件才可能会采取当庭宣判。绝大多数不会当庭宣判的。
符合法律要求的民事或者适用速裁程序的刑事案件,可以当庭宣判。法律宣判有两种形式,其中一种就是当庭宣判,就是在法官宣布庭审结束后,经过合议庭评议后,直接宣布法律后果。一般情况下,当庭宣判对法官审判能力的要求比较高。
-
什么案子可以当庭宣判
当庭宣判是宣判形式之一。是指合议庭评议完毕或独任审判员的审理工作结束,当即在法庭上宣布判决结果。当庭宣判对法官的要求很高,必须确保案件适用法律准确认定事实正确,判决公正合法。 我国刑事诉讼法目前没有规定具体哪些案件可以当庭宣判,但规定适用速
2020.02.25 221 -
什么样的案子可以当庭宣判
当庭宣判是宣判形式之一。是指合议庭评议完毕或独任审判员的审理工作结束,当即在法庭上宣布判决结果。当庭宣判对法官的要求很高,必须确保案件适用法律准确认定事实正确,判决公正合法。我国刑事诉讼法目前没有规定具体哪些案件可以当庭宣判,但规定适用速裁
2020.02.01 226 -
离婚案件是可以当庭宣判的吗
诉讼离婚一般是当庭宣判。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法院。
2021.01.15 98
-
刑事案件可以当庭宣判吗
刑事案件应当公开进行,不一定在法庭上判决。《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规定,判决应当公开进行。在法庭上宣布判决的,应当在五日内将判决送达当事人和人民检察院;定期宣布判决的,应当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送达当事
2021-12-24 15,340 -
什么的案件能当庭宣判的
法庭宣判是宣判形式之一。是指合议庭完成评议或者独任审判员的审判结束,立即在法庭上公布判决结果。法院宣判对法官的要求很高,必须确保案件适用法律准确认定事实正确,判决公正合法。目前,我国《刑事诉讼法》没有
2021-11-21 15,340 -
离婚案当庭可以宣判吗
能,但是离婚案件并不强制当庭判决,人民法院会根据实际情况及相关法律规定决定当庭判决或者择日宣判。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
2022-06-28 15,340 -
离婚案可以当庭宣判吗
能,但是离婚案件并不强制当庭判决,人民法院会根据实际情况及相关法律规定决定当庭判决或者择日宣判。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
2022-05-22 15,340
-
01:07
刑事案件开庭多久宣判刑事案件,指的是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涉嫌侵犯刑法条例,国家为追究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刑事责任,从而进行立案、调查、审判并进行刑事制裁的案件。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法院在审理公诉案件时,应该在受理后的2个月之内进行宣判,最迟不可超过三
4,577 2022.04.17 -
00:52
开庭当天宣判拘役直接进去吗开庭当天宣判的,拘役不是直接进去的。由第一审人民法院宣判的,应当经过一定的上诉期,期满后,未提起上诉的,判决书应当发生法律效力,人民法院在判决生效后十日以内将有关的法律文书送达公安机关,公安机关收到法律文书后,应当立即将罪犯送到看守所;由第
6,516 2022.05.11 -
01:06
什么案件可以取保候审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知道,当案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取保候审: 第一,应当符合法定刑种,只有当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才可以进行取保候审; 第二,如果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即
3,102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