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过失犯罪不开除公职吗

过失犯罪不开除公职吗

2022-07-11 21:03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西藏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7-11回复

专业分析:

律师法第七条第三项“被开除公职或者被吊销律师执业证书的”的规定,只所以另外规定第三项,显然是因为第三项的情形不能包含到第二项中去,从这个角度来看,其立法的本意应是指那些没有犯罪,但因为其他情形被开除公职的,你讲的这种因犯罪而被开除的,应用第二项来评价,而不是第三项,否则就犯了“重复评价”的错误。 但由于本条的规定相对模糊,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在注册时一定要注意与司法行政部门关键人员的“充分沟通”。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过失犯罪是有可能会被开除公职的,如果行政机关公务员过失犯罪依法被判处刑罚的,会开除公职,不论是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等,一律给予开除处分。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过失犯罪会被开除公职,虽然是过失犯罪,但是也是犯罪的一种,公务人员被判刑,受到刑事处罚,单位会开除公职。

律师普法更多>>
  • 过失犯罪是否开除公职
    过失犯罪是否开除公职

    过失犯罪可能会开除公职,如果行政机关公务员过失犯罪依法被判处刑罚的,会开除公职,不论是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等,一律给予开除处分。

    2020.07.17 134
  • 过失犯罪缓刑能开除公职吗
    过失犯罪缓刑能开除公职吗

    过失犯罪缓刑能开除公职。缓刑也属于刑事处罚的一种,对于公职人员被判处刑事处罚的,可以给予开除公职的处分。且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不得录用为公务员。

    2020.10.01 105
  • 过失犯罪是否会开除公职
    过失犯罪是否会开除公职

    过失犯罪会开除公职,如果行政机关公务员过失犯罪依法被判处刑罚的,会开除公职,不论是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等,一律给予开除处分。 过失犯罪没有预备状态。犯罪停止形态按停止的原因包括犯罪预备、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这些情形只有

    2022.07.06 263
专业问答更多>>
  • 过失犯罪会开除公职吗

    可能会的,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十七条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依法被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这意味着,不论行政机关的公务员实施的是故意犯罪,还是过失犯罪,只要被依法判处刑罚——不论是被判处管制、

    2022-03-29 15,340
  • 开除公职算过失犯罪吗?

    也许,要看事件的实际情况和影响、职场的决定等。根据《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十七条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依法被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这意味着,无论行政机关的公务员是故意犯罪还是过失犯罪,只要他们

    2021-10-21 15,340
  • 过失犯罪能不能开除公职

    公职人员犯罪,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开除:(一)因故意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以上的;(二)因过失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刑期超过三年的;(三)因犯罪被单处或者并处剥夺政治权利的。因过失犯罪被判处

    2021-11-07 15,340
  • 过失犯罪是否开除公职

    1、《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依法被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也就是就,行政机关的公务员被判刑后,就会被开除,而不一定是实刑,也包括缓刑。 2、根据《刑法》第42条和

    2022-06-25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公职人员赌博会开除公职吗 00:55
    公职人员赌博会开除公职吗

    公职人员赌博不一定会被开除公职,需要根据赌博情节的严重程度来定。参与赌博的,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或者开除处分。为赌博活动提供场所或者其他便利条件的,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

    5,854 2022.05.11
  • 刑事拘留开除公职吗 00:52
    刑事拘留开除公职吗

    刑事拘留是否开除公职,需要具体分析: 1、在刑事拘留期间不会开除公职,刑事拘留后被检察院提起公诉,并判处刑事处罚的公职人员才会被开除公职; 2、若仅仅是被采取了刑事拘留措施,后续未移送审查起诉,或者法院未作出有罪判决,一般是不会被开除公职的

    803 2022.06.17
  • 过失杀人构成犯罪吗 01:11
    过失杀人构成犯罪吗

    过失杀人构成犯罪,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构成要件为: 1、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因过人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 3、在犯罪主体方面,凡达到法定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该罪; 4、在主观方面

    677 2022.07.02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