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侵吞公司财产千万元怎么处罚

侵吞公司财产千万元怎么处罚

2022-04-16 20:16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重庆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4-16回复

专业分析:

侵吞公司财产4万元涉嫌职务侵占罪,处5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决定》第十条规定的行为,侵占公司、企业财物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侵占公司、企业财物十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员工侵吞公司财产数额达到较大的,并且不退还侵吞财产的,就会构成职务侵占罪。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公司员工侵吞公司财产的处理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律师普法更多>>
  • 员工侵吞公司财产怎么处理
    员工侵吞公司财产怎么处理

    处理公司员工侵吞公司财产的方法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2020.11.03 104
  • 公司员工侵吞公司财产的怎么处理
    公司员工侵吞公司财产的怎么处理

    员工侵吞公司财产数额达到较大的,并且不退还侵吞财产的,就会构成职务侵占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2020.08.06 119
  • 侵吞公司财产罪怎么量刑
    侵吞公司财产罪怎么量刑

    侵吞公司财产在刑法上定职务侵占罪,量刑标准如下: 1、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此外,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

    2020.03.14 150
专业问答更多>>
  • 侵吞公司财产四万元怎么处理

    侵吞公司财产4万元涉嫌职务侵占罪,处5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决定》第十条规定的行为,侵占公司、企业财物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侵占公司、企业财物十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刑法》第

    2022-03-25 15,340
  • 侵吞公司财产3万元怎么处理

    侵吞公司财产4万元涉嫌职务侵占罪,处5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决定》第十条规定的行为,侵占公司、企业财物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侵占公司、企业财物十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刑法》第

    2022-05-08 15,340
  • 侵吞公司财产4万元怎么处理?

    侵吞公司财产4万元涉嫌职务侵占罪,处5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决定》第十条规定的行为,侵占公司、企业财物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侵占公司、企业财物十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刑法》第

    2022-05-08 15,340
  • 侵吞公司财产4万元怎么处理?

    侵吞公司财产4万元涉嫌职务侵占罪,处5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决定》第十条规定的行为,侵占公司、企业财物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侵占公司、企业财物十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刑法》第

    2022-04-13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构成侵占公司财产罪该怎么处罚 01:34
    构成侵占公司财产罪该怎么处罚

    侵占公司财产罪量刑处罚标准有以下三点: 1、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2、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

    5,485 2022.09.06
  • 诈骗一千万元判多少年 01:03
    诈骗一千万元判多少年

    根据我国刑法关于诈骗罪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特别巨大的,应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关于数额特别巨大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5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

    3,387 2021.04.25
  • 产品侵权怎么处罚 01:13
    产品侵权怎么处罚

    产品侵权,生产者、销售者应当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侵权责任。产品存在侵权损害他人利益的,被侵权人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请求赔偿。生产者与销售者之间构成不真正连带责任。若因运输者、仓储者等第三人的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

    1,432 2022.04.17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