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取保候审开庭前去被告叫去干嘛

取保候审开庭前去被告叫去干嘛

2023-02-13 11:37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河北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3-02-13回复

专业分析:

不一定,可能是讯问。开庭应当是换票。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九条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刑事案件开庭前要去司法局开证明,为了说明被告人具备缓刑的社会矫正条件,但这不代表一定具备缓刑的条件。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取保候审检察院让过去的原因问题:检察院通知当事人过去的原因是案件已经到检察院,即公安机关已经将案子移送到检察院,对本案已经向检察院提起起诉意见。下一步程序是检察院按照法定程序审查起诉,如果有犯罪事实,并且有证据证明需要判处刑罚的,检察院会将案子起诉到人民法院判决。如果不构成犯罪,检察院会做出不予起诉的决定。检察院让当事人过去只是核实案情,如果嫌疑人没有违反取保候审的规定,检察院不会批准逮捕改变强制措施。只有案子到人民法院后,如果被法院判处缓刑,嫌疑人就不会被收监;如果要判实刑,法院会在开庭当天批准逮捕将嫌疑人收监。

律师普法更多>>
  • 取保候审之后警察叫我去警察局干嘛
    取保候审之后警察叫我去警察局干嘛

    取保候审后还被派出所叫去,一般是为了配合调查需要。

    2020.02.18 927
  • 检察院叫取保人去干嘛
    检察院叫取保人去干嘛

    取保候审期间,检察院叫当事人去,可能是案件有了新进展或者当事人违反了取保候审的有关规定。

    2020.01.14 514
  • 取保候审去当地派出所干嘛
    取保候审去当地派出所干嘛

    取保候审是一种措施,是为了保证当事人不会轻易逃跑的刑事手段。如果取保候审后被派出所通知前往,那么应该是公安机关需要了解案件的实际情况,当事人应当积极配合。

    2020.11.01 921
专业问答更多>>
  • 取保候审能不去开庭嘛

    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拘留或暂时解除拘留的强制措施。既然是强制措施,必须保证随传随到,不去就取消取保候审资格,立即拘留。《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刑事强制措施。是指公安机关、人民

    2021-12-05 15,340
  • 取保候审开庭前通知干嘛的

    要看案情的性质程度!申请取保候审、争取缓刑和从轻处理!关在里面的人是非常希望得到外面的人情况和帮助。唯一能探视会见就是律师。

    2022-03-22 15,340
  • 取保候审保证人要去干嘛

    应该是看守所吧,拘留所不存在取保的问题。 刑事诉讼法 第五十四条保证人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与本案无牵连; (二)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 (三)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 (四)有固定的住处

    2022-01-28 15,340
  • 取保候审检察院让去干嘛

    取保候审检察院让过去的原因问题:检察院通知当事人过去的原因是案件已经到检察院,即公安机关已经将案子移送到检察院,对本案已经向检察院提起起诉意见。下一步程序是检察院按照法定程序审查起诉,如果有犯罪事实,

    2021-12-23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取保候审后多久开庭 01:03
    取保候审后多久开庭

    取保候审属于刑事诉讼中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的临时强制措施,故开庭时间没有具体限制。根据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

    6,011 2022.04.15
  • 取保候审多长时间开庭 00:54
    取保候审多长时间开庭

    取保候审后,一般是3个月左右开庭。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决定取保候审的,不得中止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被告人被取保候审的,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理时,应当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传唤被告人,同时通知取保候审的执行机关。根据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公

    673 2022.07.06
  • 取保候审后还会进去吗 01:21
    取保候审后还会进去吗

    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后,如果违反下面几点义务的,可能会被逮捕:首先,犯罪嫌疑人没有经过执行机关批准离开居住的市、县;第二,如果住址、工作单位或联系方式变动,没有征得决定机关同意;第三,在传讯时没有及时到案;第四,干扰证人作证;第五,毁灭、伪造

    2,763 2022.04.17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