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为烈士有什么待遇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一次性抚恤金,标准为80个月工资。2、一次性特别抚恤金,对生前作出特殊贡献的烈士,除按照规定发给其一次性抚恤金外,军队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发给其一次性特别抚恤金。3、家庭困难者可定期领取一定的抚恤金。4、享受定期抚恤金的烈士遗属死亡的,增发六个月其原享受的定期抚恤金作为丧葬补助费。解析:首先,我国建立烈士褒扬金制度,烈士家属可享受褒扬金待遇,褒扬金标准是烈士牺牲时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0倍,具体可查看统计局公布的相关数据。其次,如果符合《军人抚恤优待条例》以及相关规定的条件,还享受因公牺牲一次性抚恤金;属于《工伤保险条例》以及相关规定赔偿范围的,还享受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以及相当于烈士本人40个月工资的烈士遗属特别补助金。不属于前款规定范围的烈士遗属,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发给一次性抚恤金,标准为烈士牺牲时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加40个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排职少尉军-官工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评为烈士的待遇有: 1、一次性抚恤金,标准为80个月工资。 2、一次性特别抚恤金,对生前作出特殊贡献的烈士,除按照规定发给其一次性抚恤金外,军队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发给其一次性特别抚恤金。 3、家庭困难者可定期领取一定的抚恤金。 4、享受定期抚恤金的烈士遗属死亡的,增发六个月其原享受的定期抚恤金作为丧葬补助费。
-
烈士子女有什么待遇
烈士子女享有以下待遇: 1、享受定期抚恤金,烈士的子女未满18周岁,或者已满18周岁但因残疾或者正在上学而无生活来源的,由其户口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发给定期抚恤金领取证,凭证领取定期抚恤金。烈士遗属享受定期抚恤金后仍达不到当地居民的
2020.03.09 1,363 -
烈士子女有什么待遇
烈士子女享受以下待遇: 1、烈士子女未满,享受定期抚恤金18岁,或已满18岁但因残疾或者正在上学没有生活来源的,由户籍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发给定期养老金领取证明,凭证领取定期养老金; 2、烈士遗属享受定期养老金后仍未达到当地居民平均生
2022.07.12 3,469 -
烈士后代有什么待遇
烈士后代有以下待遇: 1、享受定期抚恤金,烈士的子女未满18周岁,或者已满18周岁但因残疾或者正在上学而无生活来源的,由其户口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发给定期抚恤金领取证,凭证领取定期抚恤金。烈士遗属享受定期抚恤金后仍达不到当地居民的平
2022.04.12 5,084
-
评为烈士有什么待遇
评为烈士的待遇有: 1、一次性抚恤金,标准为80个月工资。 2、一次性特别抚恤金,对生前作出特殊贡献的烈士,除按照规定发给其一次性抚恤金外,军队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发给其一次性特别抚恤金。 3、家庭困难者
2022-11-11 15,340 -
评为烈士有什么待遇的?
评为烈士的待遇有: 1、一次性抚恤金,标准为80个月工资。 2、一次性特别抚恤金,对生前作出特殊贡献的烈士,除按照规定发给其一次性抚恤金外,军队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发给其一次性特别抚恤金。 3、家庭困难者
2022-12-10 15,340 -
烈士子女有什么待遇
评为烈士的待遇有: 1、一次性抚恤金,标准为80个月工资。 2、一次性特别抚恤金,对生前作出特殊贡献的烈士,除按照规定发给其一次性抚恤金外,军队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发给其一次性特别抚恤金。 3、家庭困难者
2022-07-07 15,340 -
烈士子女有什么待遇?
烈士子女享有以下待遇: 1、享受定期抚恤金,烈士的子女未满18周岁,或者已满18周岁但因残疾或者正在上学而无生活来源的,由其户口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发给定期抚恤金领取证,凭证领取定期抚恤金。烈
2022-10-13 15,340
-
01:23
当兵五年退伍后有什么待遇当兵五年退伍后的待遇的规定如下: 1、服役期不满12年或者符合政府安排工作,但自愿放弃安置工作待遇的退役士兵,基本上按照自主就业方式安置; 2、自主就业方式安置可以享受的待遇包括了一次性退役金;参加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考学,考公务员;个体经
34,543 2022.04.18 -
01:18
工伤五级待遇是什么不同伤残的等级的工伤事故的赔偿标准不同,具体由《工伤保险条例》确定。赔偿除了除了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康复治疗费等赔偿,还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医疗补助金、误工费等。首先,五级伤残的员工,可以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
2,208 2022.04.17 -
01:22
伤残证有何待遇伤残证的待遇如下: 1、国家对具有残疾证的残疾人的补助,有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 2、生活补贴。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主要补助残疾人,因残疾产生的额外生活支出。对象为:低保家庭内的残疾人。低保家庭外无固定收入的智力、肢体、精神、盲视力重度残疾人;
3,441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