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侵占5万元判刑多少年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 第一个量刑幅度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侵占本单位财物,犯罪数额达到“数额较大”起点五千元的,在三个月拘役至九个月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犯罪数额每增加一千八百元,增加一个月刑期。 2. 第二个量刑幅度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侵占本单位财物,犯罪数额达到“数额巨大”起点十万元的,在五年至六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犯罪数额为一百八十万元以下的,每增加三万元,增加一个月刑期;犯罪数额超过一百八十万元的,超过部分每增加六万元,增加一个月刑期。基准刑在十年以上的,除有重大立功表现或者从犯或者具有两个以上其他法定减轻处罚情节,并退清个人所得全部赃款的以外,宣告刑一般不低于五年有期徒刑。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职务侵占罪的立案起点是6万元,5万元不构成职务侵占罪。《刑法》第271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及第十一条的规定,贪污或者受贿数额在三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职务侵占罪中的“数额较大”的量刑起点,按照关于受贿罪、贪污罪相对应的数额标准规定的两倍执行。因此,职务侵占罪中的“数额较大”的数额起点为六万元。职务侵占五万元未达到职务侵占罪的起刑点,不构成职务侵占罪。
职务侵占5万元的,会被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犯罪分子侵占公司的财产,数额达到5万元的,应当属于侵占数额较大,涉嫌构成职务侵占罪,应当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人民法院会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来确定是判处有期徒刑,还是判处拘役。
-
职务侵占5万判多少年
职务侵占5万判三年左右。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解释,规定了数额较大时5000—20000元的选择范围,数额巨大时以10万元为起点,具体数额因地区而异。发达地区数额较大的约为10万,一般为2-3年有期徒刑。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
2022.04.16 1,586 -
-
职务侵占罪50万元判多少年
职务侵占45万属于数额巨大的判罚标准,一般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法律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非法占有本单位财产,数额较大的,处有期徒刑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2020.11.24 269
-
职务侵占5万判多少年
职务侵占罪,分几个等级量刑,犯罪数额达到“数额较大”起点一万元的,可以在三个月拘役至六个月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犯罪数额每增加一千八百元,可以增加一个月刑期,确定基准刑。不过
2022-03-16 15,340 -
职务侵占罪5万元判几年?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非法侵占本单位财物,犯罪数额达到五
2022-07-09 15,340 -
职务侵占罪45万元判多少年刑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有本单位财产,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实施《决定》第十条规定
2021-12-02 15,340 -
职务侵占罪200万元判多少年刑
职务侵占罪200万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已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
2022-05-25 15,340
-
01:13
犯职务侵占罪判刑多少年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一的规定,犯职务侵占罪,一般会被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情节严重或者侵占财产的数额巨大的,应当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没收非法侵占的财产。 职务侵占罪的犯罪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如果侵犯的国
1,116 2022.04.15 -
01:07
职务侵占要判多少年一般来说,职务侵占不超过两万元的不判刑,超过两万元以上的人民检察院会立案追诉,法院可能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巨大的,可能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对于侵占预防控制灾害的款物;为了实施犯罪活动而实施侵占;在企业改制、破产、重组过程中,进行职务
1,155 2022.04.17 -
00:51
职务侵占380万判几年职务侵占三百八十万,属于法律规定的“数额巨大”的情节,人民法院一般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对于侵占预防控制灾害的款物;为了实施犯罪活动而实施侵占;在企业改制、破产、重组过程中进行职务侵占;多次职务侵占;严重影响生产经营;侵占救灾
1,126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