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物品肇事罪与失火罪、过失爆炸罪、过失投毒罪的界限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22 11:12:22
123 人看过
危险物品肇事罪,是指违反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管理规定,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中,由于过失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失火罪是指由于行为人的过失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过失爆炸罪是指由于过失引起爆炸,使不特定的多人伤亡或者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二者的主要区别是:
(1)前者的主体主要是从事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危险物品的职工,即特殊主体,后者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2)前者只限于发生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危险物品的活动过程中;后者可发生在上述活动以外的任何场合。
(3)前者严重后果的发生,是由违反有关管理规定引起的;后者是由于在日常生活中马虎草率、毛手毛脚、缺乏谨慎等引起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爆炸罪与过失罪的界定
477人看过
-
过失爆炸罪和失火罪的区别,过失爆炸罪和失火罪的量刑标准
450人看过
-
构成的条件,过失爆炸罪与爆炸罪界限
276人看过
-
什么是过失爆炸罪过失爆炸罪的司法解释
303人看过
-
过失爆炸罪与爆炸罪的区别是什么?
82人看过
-
怎么区分危险物品肇事罪和失火罪?
463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过失爆炸罪与过失爆炸罪的界限是什么,过失爆炸罪与过失爆炸罪区别云南在线咨询 2022-03-05三者都是过失犯罪,主要区别在于: (1)侵犯的客体和对象不同,过失爆炸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其侵犯的对象具有不确定性;过失致人重伤或致人死亡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利,侵犯的对象是特定的人身。 (2)客观方面表现不同。过失爆炸罪既可以表现为致人重伤或死亡,也可以表现为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过失致人重伤或致人死亡罪虽然也造成他人重伤、死亡的
-
危险物品失火罪和肇事罪的区别?上海在线咨询 2023-09-09危险物品肇事罪与失火罪的区别: 1、概念不同。前者是违反爆炸性、放射性、毒害性等物品的管理规定,在运输、使用中,因过失发生重大事故;后者是由于行为人的过失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2、犯罪主体。后者是一般主体;前者的犯罪主体主要是从事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危害物品的职工。
-
重大责任事故罪与过失爆炸罪的界限是什么?天津在线咨询 2023-11-14两者的主要区别是,重大责任事故罪发生在生产、作业过程中,是由于违反安全管理的规定而造成严重后果;失火罪、过失爆炸罪则多发生在日常生活中,即使发生在厂矿等企业、事业单位的生产、作业过程中,其违规行为也与生产、作业活动并无直接联系。如果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在企业、事业单位的生产、作业过程中,并与生产、作业活动密切相关,且是由于行为人违反了有关生产安全方面的规章制度而引起的,则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反之,则
-
危险品过失投放罪的界定标准山西在线咨询 2023-10-13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是指由于行为人的过失引起中毒,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认定标准如下: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引起中毒,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构成。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
-
危险物品肇事罪与爆炸罪的区别宁夏在线咨询 2022-08-21危险物品肇事罪(刑法第136条),是指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管理规定,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中,由于过失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