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方式是什么?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29 08:00:46 164 人看过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方式是在个人信息被泄露之前,就需要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信息被泄露之后就需要通过法律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根据《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的公民所应享有的基本权利,不容许非法获取,不允许以公民个人信息进行非法营利,或私自利用公民个人信息进行交易。如果行为人明知不能公开、泄露或擅自为其他用途,却仍出售或非法公开、泄露、提供给他人,那么,严重时就会构成犯罪,受到刑法追究。有根据《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司法解释是什么?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这也是“两高”首次就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出台司法解释。司法解释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和有关法律适用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规定。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此次发布的司法解释明确,向特定人提供公民个人信息,以及通过信息网络或者其他途径发布公民个人信息的,应当认定为刑法规定的“提供公民个人信息”。

对于刑法相关规定中“情节严重”的认定标准,此次司法解释明确规定了十种情形,包括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以上的;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前两项规定以外的公民个人信息五千条以上的;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等。

司法解释同时规定,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相关类别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以上”“五千条以上”“五万条以上”,或者违法所得五万元以上的,或具有“造成被害人死亡、重伤、精神失常或者被绑架等严重后果”“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者恶劣社会影响”等情形的,属于“情节特别严重”。

对于为合法经营活动而非法购买、收受公民个人信息的定罪量刑标准,司法解释规定,具有利用非法购买、收受的公民个人信息获利五万元以上等情形的,应当认定为“情节严重”。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02日 04:2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 从“泄密门”看个人信息安全保护
    从两会多位委员提案立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到3.15中国电信被爆垃圾短信横行,再到2012中国个人信息保护大会中《信息安全技术公共及商用服务信息系统个人信息保护指南》的制订完成,短短的十几天时间,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就出现了实质性变化,真正进入全方位(包括法律法规、行业规范以及技术防御)护卫个人信息安全的时代。法律法规:个人信息立法已成共识3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在2012中国个人信息保护大会上指出,个人信息保护关系每个人,也关系到产业发展、社会稳定和网络秩序。随着网络发展,个人信息集中度越来越高,个人信息保护成为法制建设关注的重要内容。加快个人信息保护工作,要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加快推动个人信息保护相关立法;二是收集个人信息的机构、单位、公司在业务开展过程中要切实做好个人信息保护工作;三是社会公众要关注个人信息不被盗卖或滥用,社会各界和媒体要加强监督。无独有偶,在刚刚过去的2012
    2023-06-07
    207人看过
  • 如何保护机票隐私和个人信息安全
    防止信息泄露的方法:1、不要随意填写问卷;2、不贪占小便宜;3、快递文件不得随意丢弃;4、正确处理机票;5、不要随意留下联系方式;6、打印店打印后立即删除打印信息;7、正规网站上网,购物。机票条码可以泄露个人信息,但只有机场使用的扫码器才能识别。这种扫码器是乘客登机验证身份的专业设备。机票条码能泄露个人信息吗,该怎么预防信息泄露机票条码能泄露个人信息,但只有机场所用的扫码器才能识别,这种扫码器是旅客离港登机验证身份用的专业设备。预防信息泄露的方法:1、不随意填写问卷。2、不贪占小便宜。3、快递单据不随意丢弃。4、车票机票正确处理。5、不随意留下自己联系方式。6、打印店打印后立刻删除打印信息。7、正规网站上网、购物。《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犯前款罪而窃取财物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2023-07-03
    391人看过
  •  保护身份证信息安全的方法
    手持身份证的泄露可能会导致多种问题,包括他人身份证信息被用于犯罪活动、侵犯他人隐私权以及商家为了促销和广告而获取他人信息并利用等。因此,保护身份证信息的安全非常重要。手持身份证的泄露可能会导致以下行为:(1)他人身份证信息被用于从事犯罪活动,比如信用卡诈骗等;(2)侵犯他人隐私权,一旦大肆泄露身份证信息,就可能构成侵权行为;(3)商家为了促销和广告而获取他人信息并利用,这种行为有些商家可能会采用各种手段来实现。身份证信息泄露应对措施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二条和《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的规定,自然人享有姓名权,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同时,《刑法》第二百八十三条也明确规定了网络犯罪的相关罪名。若因他人泄露身份证信息而遭受损失,权利人可以采取以下法律措施:1. 向公安机关报案,要求其依法处理。根据《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的规定,网络犯罪行为最高可被判处七年的有期徒刑,权利人可以依法维护自
    2023-11-12
    348人看过
  • 如何维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安全
    维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安全的方式有每隔一段时间更换银行卡、聊天工具的密码;不在聊天工具上晒个人信息;不随便点开网络上的链接等。法律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一、定期存款别人能查到吗?定期存款不可能被查到。银行也不允许他人非法查询储户的存款信息。但是,只有司法机关确因办案需要,经按规定出具县级以上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的证明或介绍信,可到指定的银行网点依法查询。个人定期存款属于自己的个人信息,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二、健康码是否属于个人信息属于个人信息。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因
    2023-06-22
    458人看过
  • 确保个人信息安全的技巧
    保护个人信息隐私权的方法包括以下六点,分别是:1、管理好含有隐私的物品;2、不随意向别人泄露自己的秘密;3、机警面对别人监听、窥探自己的隐私;4、尽量不参加涉及含有个人隐私的活动,必要时要约定好保密;5、掌握网上安全运行知识,避免个人隐私泄露;6、敢于同侵犯个人隐私权的人作斗争。隐私权的主体隐私权的主体应为自然人,不包括法人。隐私权的宗旨是保持人的心情舒畅、维护人格尊严,而且,隐私权是一种人格权,是存在于权利人自身人格上的权利,亦即以权利人自身的人格利益为标的之权利。人格权最明显特征在于其非财产性,企业法人的秘密则是与企业法人的经济利益相挂钩,是企业的一种财产。同时,隐私权受到侵犯后,构成一种人格伤害,内心的不安,而企业法人的秘密受到侵犯后会构成企业经济利益的损失。法人虽然也有秘密,但属于商业秘密范畴,用《反对不正当竞争法》来保护。从逻辑上说,死者不应享有隐私权,但法律应对死者生前的隐私权
    2023-08-12
    337人看过
  • 什么是个人财务信息的保护
    什么是个人金融信息的保护金融机构在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个人金融信息,如个人身份、财产、账户、信用、金融交易、衍生信息等,如何保护这些个人金融信息已成为中国人民银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的通知》(银发〔2011〕17号),中国人民银行个人金融信息保护范围包括:个人身份信息、个人财产信息、个人财产信息,个人账户信息、个人信用信息、个人金融交易信息、衍生品信息等个人信息。1。个人身份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国籍、国籍、身份证类型号和有效期、职业、联系方式、婚姻状况、家庭状况、住所或工作单位的地址和照片;3。个人账户信息。包括账号、开户时间、开户银行、账户余额、账户交易等;4。个人信用信息。包括信用卡还款、贷款还款等个人在经济活动中形成的能够反映其信用状况的信息;5。个人金融交易信息。包括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支付结算、理财、外管
    2023-05-31
    492人看过
  • 大连居民健康卡采用何种信息安全保护方式
    居民健康卡采用何种信息安全保护方式一是居民健康卡采用密钥安全技术,实行全国统一的分级密钥管理体系。卫生部建立居民健康卡密钥体系及国家级居民健康卡密钥管理系统,制订密钥管理制度,负责生成和管理全国的一级根密钥,并按照统一规则生成二级根密钥,分发给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建立本级居民健康卡密钥管理系统,制订密钥管理制度并报卫生部备案,负责管理使用二级根密钥,可根据实际情况,按照统一规则生成三级根密钥或者卡片密钥,通过密钥技术防止数据被篡改。二是按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要求,强化居民健康卡业务应用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建设。三是个人可以设置居民健康卡用户口令,授权读取内部信息。四是居民健康卡应用过程中采用CA证书进行认证,保障读写数据人员的身份真实可靠。五是居民健康卡信息必须由专门终端机具读取和写入,并与医疗机构应用系统进行后台绑定。六是居民健康卡个人信息的使用,按照国家个人隐私保
    2023-05-30
    87人看过
  • 进一步加强对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
    据了解,网络安全法的出台先后经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三次审议。2015年6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对网络安全法草案进行了首次审议。今年6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对网络安全法草案进行了第二次审议。此次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又进行了第三次审议。11月7日,会议以154票赞成、1票弃权,表决通过了网络安全法。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经济法室副主任杨合庆在当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网络安全法共有7章79条,内容上有6方面突出亮点:第一,明确了网络空间主权的原则;第二,明确了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的安全义务;第三,明确了网络运营者的安全义务;第四,进一步完善了个人信息保护规则;第五,建立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制度;第六,确立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重要数据跨境传输的规则。对当前我国网络安全方面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该法都有明确规定。针对个人信息泄露问题,网络安全法规
    2023-05-04
    58人看过
  • 个人信息保护包含什么
    个人信息保护
    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个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适用于隐私权的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保护个人信息的意义一段时间以来,非法获取、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违法行为泛滥,社会危害严重,建议进一步强化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法律委员会经研究认为,个人信息权利是公民在现代信息社会享有的重要权利,明确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对于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使公民免受非法侵扰,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具有现实意义。法律委员会经研究,建议增加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收集、利用、加工、传输个人信息,不得非法提供、公开或者出售个人信息。个人信息权利是公民在现代信息社会享有的重要权利,明确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对于保护公民的
    2023-08-18
    281人看过
  • 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有哪些内容
    一、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的作用《网络安全法》聚焦个人信息泄露,明确网络产品服务提供者、运营者的责任,严厉打击出售贩卖个人信息的行为,对保护公众个人信息安全将起到积极作用。个人信息的泄露是网络诈骗泛滥的重要原因,今年以来舆论关注的山东两名大学生遭电信诈骗死亡案、清华大学教授遭电信诈骗案,皆因个人信息泄露之后的精准诈骗造成。警方近年查获曝光的大量案件显示,公民个人信息的泄露、收集、转卖,已经形成了完整的黑灰产业链。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2016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显示,84%的网民曾亲身感受到由于个人信息泄露带来的不良影响。二、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有哪些内容1、《网络安全法》作出专门规定:网络产品、服务具有收集用户信息功能的,其提供者应当向用户明示并取得同意;网络运营者不得泄露、篡改、毁损其收集的个人信息;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个人信息,不得非法出售或非法向他
    2023-05-04
    474人看过
  • 网络安全法信息保护是什么,具体措施是什么
    网络安全法信息保护是什么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隐患具有很大的破坏性和杀伤力,《网络安全法》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行安全、建立网络安全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制度等方面都作出了明确规定。信息化的深入推进,使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成为社会运转的神经系统。保护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是国际惯例,此次以法律的形式予以明确和强调,非常及时而且必要。2014年国家网信办曾披露的数据显示,我国一直是网络攻击的受害国,每月有1万多个网站被篡改,80%的政府网站受到过攻击。网络空间的主权不仅包括对我国自己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进行保护的权利,同时包括抵御外来侵犯的权利。“当今世界各国纷纷采取各种措施防范自己的网络空间不受外来侵犯,采取一切手段包括军事手段保护其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网络安全法作出这一规定,不仅符合国际惯例,也表明了我们维护国家网络主权的坚强决心。”现实社会中,出现重大突发事件,为确保应急处置、维护国家和公众安全,有关
    2023-05-04
    411人看过
  • 什么是人身安全保护令,如何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人身安全保护令,是一种民事强制措施,是人民法院为了保护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子女和特定亲属的人身安全、确保婚姻案件诉讼程序的正常进行而作出的民事裁定。当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当事人因无法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其近亲属可以代为申请。如何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1.人身安全保护措施的管辖人身安全保护措施的申请由受害人经常居住地、加害人经常居住地或家庭暴力行为发生地的人民法院受理。两个以上同级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由最初受理的人民法院管辖。2.人身安全保护措施申请的提出时间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应当以书面方式提出;书面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申请人向申请人或者被申请人居住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交申请书,申请书的内容要包括明确的被申请人,具体的请求以及阐述当事人遭受家庭暴力或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3.申请人身安全保护
    2023-03-06
    320人看过
  • 信息安全网络安全法是什么?
    《网络安全法》正式实施,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更进一步两个法律文件共同为个人信息安全披上了法律的外衣,让个人信息在网络空间上能够获得足够的重视与保障。具体而言:1、扩大“公民个人信息”范围并明确处理罚则。电商、社交、搜索、地图、直播、云等,收集使用的用户行踪轨迹等活动情况以及全平台账号密码信息被纳入“公民个人信息”范围。同时,明确了“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等情况对应的处罚措施。范围最大化以及针对违法活动定罪的量化,为处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提供了标尺和抓手。2、收集个人信息,需让用户“知情同意”。“网络产品、服务具有收集用户信息功能的,其提供者应当向用户明示并取得同意”,这是《网络安全法》的一大亮点,不过在执行过程中有需要权衡的地方,默许同意容易流于形式,而明示同意则给企业带来较大负担。3、提高了对互联网企业安全技术能力的要求。“在提供互联网服
    2023-04-19
    110人看过
  • 《网络安全法》实施微信微博推个人信息保护条款
    9月14日起,网民在登陆微信、淘宝、微博、高德地图等客户端时,陆续收到平台推送的个人信息保护政策,点击同意后才能继续使用。在2017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开幕前夕,互联网公司积极落实《网络安全法》规定,更新个人信息保护政策,不断加强对用户个人信息的保护。2017年6月1日,《网络安全法》正式实施。互联网公司对个人信息保护政策的修订,正是积极响应《网络安全法》关于网络信息安全的相关规定,落实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国家标准委等四部门个人信息保护提升行动的要求。以微博为例,修订后的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在信息收集、信息保护、安全措施等方面均增加了较大篇幅,力求全方位保护用户个人信息,扩大个人信息保护政策的覆盖范围。为保证新政及时为用户所了解,用户安装或升级微博客户端后,首次登陆都会收到推送信息,选择同意才能继续使用微博。2017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9月16日在上海开幕。今年的网络安全宣传周以网络
    2023-03-30
    230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个人信息的保护方式有哪些?怎么保障不侵犯他人信息?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7-28
      网站安全保障措施用户管理维护:每天对网站的信息进行维护(删除无效信息;备份有效信息)。网站安全维护:对网站所有数据进行定期查毒、杀毒,保证系统的安全与稳定,使网站能够长期稳定运行。系统数据备份:对网站数据进行每周一次的备份,刻录成光盘,以免由于网站之不可抗力而造成数据丢失。网站软硬件维护:网站的软硬件定期维护,确保网站24小时不间断运行。
    • 网络安全法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重庆在线咨询 2023-03-04
      网络安全法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是:第四十二条:网络运营者不得泄露、篡改、毁损其收集的个人信息;未经被收集者同意,不得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但是,经过处理无法识别特定个人且不能复原的除外。 网络运营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其收集的个人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泄露、毁损、丢失。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个人信息泄露、毁损、丢失的情况时,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按照规定及时告知用户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 使用什么保护网络与信息安全
      上海在线咨询 2023-01-29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依法使用商用密码保护网络与信息安全。 我国《密码法》规定,商用密码用于保护不属于国家秘密的信息。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依法使用商用密码保护网络与信息安全。 《密码法》第八条
    • 什么是保护个人信息的意义
      河北在线咨询 2021-08-12
      个人信息权利是公民在现代信息社会享有的重要权利,明确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对于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使公民免受非法侵扰,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具有现实意义。个人信息具有识别性,承载着信息主体的人格利益。在现代信息技术之下,互联网、移动智能终端、可穿戴设备等使得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可能被记录,个人信息不仅仅包括个人的基本身份信息,还包括位置信息、行为数据等,个人信息成为信息主体人格的象征。保护个人信息对于维护
    • 人民法院人身安全保护令送达方式
      河南在线咨询 2021-12-21
      人民法院应当向申请人或者被申请人居住地、家庭暴力发生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出人身安全保护令。当事人因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