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致残,索赔遇波折
杨犹军是贵州省松桃县人,今年34岁。2000年8月30日,他在柳城县一工地打工时不幸摔伤,导致腰椎骨折,高位截瘫。经鉴定,杨犹军已构成一级伤残。
杨犹军参与做工的工程,是小包工头张某从广西建工集团第一安装公司(下简称一安公司)下属的四分公司手中承包的。他认为自己在劳动中受伤,应该享受工伤待遇,但双方没有谈拢。
2002年初,杨犹军将一安公司告到南宁市兴宁区法院,依据劳动法相关规定索赔各项损失140多万元。
法院认为,杨犹军是小包工头张某雇来的工人,但张某并没有合法的用工权。张某和一安公司之间只是经济上的承包关系,杨犹军既不归一安公司管理,也不从一安公司领工资,因此他和一安公司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既然如此,杨犹军就不能适用劳动法进行索赔。
一审法院驳回了杨犹军的诉讼请求。他提出上诉,二审维持了原判。他又申请再审,依然是维持原判。法院在判决中指出,杨犹军是在被雇佣的过程中受伤,应该向雇主申请人身损害赔偿,而不是工伤事故赔偿。
杨犹军还是不服。但由于经济极度困难,为了尽快拿到钱,他只好重新起诉,要求人身损害赔偿,并得到了兴宁区法院的支持。2004年6月,经过法院执行,一安公司将14.3万余元的赔偿款支付给了杨犹军。
申诉八年,终获工伤待遇
杨犹军还在不停地申诉,他仍然希望能够得到工伤赔偿。因为按照相关标准计算,工伤赔偿的数额要高得多。然而在工伤赔偿案中,工伤认定是个很重要的证据。由于种种原因,杨犹军的工伤认定一直未有结果。为此,他又和劳动部门打起了官司。
2007年,自治区高级法院对杨犹军一案进行再审。当时工伤认定仍未有结果,但自治区高院依据劳动部门的相关文件精神认定:张某没有施工资格,一安公司将工程包给他属于无效承包;张某也没有用工资格,无权招人做工,他招人应该视为一安公司在招人。因此,杨犹军与一安公司之间存在事实上的劳动关系。
2007年9月,自治区高院改判杨犹军享受工伤待遇,相关费用由包工头张某承担,张某确实无力承担的,由一安公司承担。可杨犹军还是不服,又一次向高院申请再审。在他看来,张某只是一个小包工头,能力有限,恐怕没有能力支付高额的赔偿费。关键问题是,法院既已认定他和一安公司之间存在劳动关系,钱当然应该由一安公司支付。
其间,劳动部门在2007年10月底作出认定:杨犹军属于工伤。这也成为杨犹军要求再审的一个理由。他在这次申诉中还提高了索赔数额,总额高达212万余元。
基于种种原因,自治区高院于2008年11月再一次对该案进行了审理。最终,法院撤销了之前的历次判决,判定由一安公司给予杨犹军工伤保险待遇。根据判决,一安公司需要向杨犹军支付各项损失24万余元。此外,今后每个月,杨犹军还可以从一安公司领到伤残津贴和生活护理费2600余元,并且支付标准每年都会随着南宁市平均工资的变化而调整。杨犹军退休后,还可以享受养老保险待遇。
人性化执行,拿到赔偿款
今年2月终审判决以后,由于一安公司没有主动履行,杨犹军向兴宁区法院申请了强制执行。
在终审判决的同时,自治区高院还裁定撤销了之前的人身损害赔偿判决书,对那次错误的认定进行了纠正。因此,一安公司也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要求杨犹军返还之前拿到的14.3万元赔偿款。
此案经过长达8年的诉讼,一次又一次对簿公堂,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对立情绪明显,执行难度很大。尤其是杨犹军,之前历尽艰难拿到的钱现在又要还回去,他起初怎么也想不通。为此,主办该案的韦国强法官多次上门做他的思想工作,最终赢得了杨犹军的配合。法官将这两起执行案合并处理,经过详细核对,除去已支付的14.3万元,一安公司还应该向杨犹军支付9万余元。
考虑到杨犹军行动不便,7月23日上午,韦国强法官一行亲自上门,将最后一笔赔偿款——一张3.7万余元的支票送到了杨犹军手中(之前已执行了6万余元)。杨犹军对法官的努力表示感谢,但他仍有一些怨言。坐在病床上的他向法官诉说,他希望能够享受医疗保险,以解决后顾之忧。法官则耐心地劝导他,有要求应该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反映,依法解决。
在这次执行中,考虑到杨犹军是残疾人,情况特殊,法院还破例为他减免了2200多元的执行费用。拿到赔偿款了还能减免费用,这在我们还是第一次。韦国强说。一直监督此案执行的人大代表周国萍等人,对法院保护弱势群体的举动十分赞赏。
摘自南国早报网
法官会调解工伤赔款吗
因工伤赔偿发生争议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是可以进行调解的,法院会安排审判员进行调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九十三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
第九十四条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可以由审判员一人主持,也可以由合议庭主持,并尽可能就地进行。
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可以用简便方式通知当事人、证人到庭。
第九十五条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可以邀请有关单位和个人协助。被邀请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协助人民法院进行调解。
第九十六条调解达成协议,必须双方自愿,不得强迫。调解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规定。
-
打工致瘫诉八年工伤赔款终得赔
235人看过
-
工伤瘫痪患者获得400万元赔偿
365人看过
-
工伤致瘫农民工获赔35万元
338人看过
-
工伤患者下半身瘫痪获得261万元赔偿
312人看过
-
工伤索赔难截瘫伤者“跑”了两年
373人看过
-
工伤致八级残废应该获得哪些合理赔偿
411人看过
-
工地打工者因意外截瘫,如何获得合理赔偿?江苏在线咨询 2025-01-08当劳动者在工作期间遭受意外伤害事故时,若该事故被鉴定为工伤范畴,则员工可享受国家提供的工伤保险福利待遇。但若雇佣机构未按照相关法规购买工伤保险,则用人单位需承担相应赔偿责任,并按照现行的工伤保险福利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同时,治疗工伤所需的医疗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以及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时,工伤保险基金将全额支付。 《工伤保险条例》 第三十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
-
致下半身瘫痪最高可获得多少赔款山东在线咨询 2022-10-17工伤致下半身瘫痪,应当鉴定为一至四级,并存在生活自理障碍享有生活护理费,工伤保险待遇由《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四条和第三十五条规定。《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四条工伤职工已经评定伤残等级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生活护理费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个不同等级支付,其标准分别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
-
35年前工伤致残可否获得赔偿河北在线咨询 2022-07-0635年前工伤致残获赔,再请求赔偿,如果当事人没有劳动能力和生活来源的,能获得支持,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十二条,超过确定的护理期限、辅助器具费给付年限或者残疾赔偿金给付年限,赔偿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继续给付护理费、辅助器具费或者残疾赔偿金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赔偿权利人确需继续护理、配制辅助器具,或者没有劳动能力和生活来源的,人民法院应当判令赔偿
-
劳动者一九九八年工伤十级怎么赔偿?工伤十级是否可以获得工伤赔偿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2-13劳动者一九九八年工伤十级的,应当按照受伤时的工资进行一定的赔偿。十级工伤保险待遇主要的补偿是:医疗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7个月本人工资)、一次性就业补助金(根据劳动者所在省的工伤条例确定,解除劳动关系时领取)、一次性医疗补助金(根据劳动者所在省的工伤条例确定,解除劳动关系时领取)、停工留薪期工资(根据劳动能力鉴定结论通知书确定)、伙食补助费、护理费、交通费等。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及劳动者
-
在20年前,工伤受害者能否获得赔偿?重庆在线咨询 2024-12-18在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工伤认定以及获得劳动部门出具的《工伤认定决定书》之前,需要先确认单位是否在事故伤害发生后的30天内提出了工伤认定申请,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的规定。如果没有在规定期限内提出申请,劳动部门将不会受理该认定申请,也无法为伤员提供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