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认定标准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02 08:24:17 425 人看过

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指的是一些国有公司的董事或者经理利用他们的职务之便,自己或者为其他人再经营一些与本公司同类的营业,从中可以谋取巨大的非法利益。这种数额巨大的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特别巨大的话将会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且都会处以一定的罚金。

对于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的认定,主要是如何与一般的违法经营行为进行区分,一般从三个方面进行考察。

第一是当事人是否运用了职务之便进行经营同类营业,如果当事人没有利用职务之便的话就不能按照该罪进行处理。意思是虽然当事人经营了同类营业,但是这个行为和当事人的职务无关,那么是不会构成犯罪的。

第二是当事人经营的是否是同类的企业,只有和现在任职的公司是同类,才有可能构成犯罪。如果当事人经营的营业和现在的任职不是同类型,那么是不会构成犯罪的。

第三是考察当事人通过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而经营同类型的营业,从中获取了巨大的利润,将会构成犯罪。但是没有达到数额巨大的话,是不会构成犯罪的。

那么什么算是同类型的营业呢?只要符合这些标准中的一个就是同类营业。

一、如果行为人经营的这种营业已经在任职公司的经营范围之内,那么有可能行为人就会为了自己的营业而放弃本公司的营业,而且因为都是同类营业,业务资源也都可以共用。不论该企业有没有实际经营,行为人的做法都有可能导致本公司的利益受到损失。

二、如果行为人任职的企业经营了原本不属于该公司经营范围以内的项目,而且这个项目并不违反国家法律。但是该行为人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去经营这个项目,这种情况下是没有违反法律规定的。只有行为人利用职务之便去为自己或者为他人经营同类型项目的时候,才可以被认为是犯罪。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02日 01:5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 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数额标准
    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利用职务便利,自己经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公司、企业同类的营业,获取非法利益,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董事、经理不得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公司的营业或者从事损害本公司利益的活动。从事上述营业或者活动的,所得收入应当归公司所有。董事、经理除公司章程规定或者股东会同意外,不得同本公司订立合同或者进行交易。董事、经理违反本法规定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公司同类的营业的,除将其所得收入归公司所有外,并可由公司给予处分。一、认定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的标准是什么认定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重在认定非法经营同类营业行为,包括以下情形:1、自己经营有的是以私人名义另行注册公司经营,有的是以亲人名义但实际是公司、企业董事、经理自行经营,还有的是在他人经办的公司、企业中入股进行经营等。凡是
    2023-02-19
    135人看过
  • 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量刑标准
    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是指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利用职务便利,自己经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公司、企业同类的营业,谋取非法利益、数额巨大的行为。刑法第一百六十五条规定:“国有、企业董事、经理利用职务便利,自己经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企业同类的营业,获取非法利益,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一、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构成要件主观方面:具有故意的心理,为了谋取非法利益,明知道自己善用职权经营同类营业给原单位带来的后果仍然与他人经营或者自己经营,具有直接故意的心理。主体方面:本罪的主体是专指国有企业和国有公司的董事、经理,是有特殊身份的身份犯罪,针对的是国有的公司,不是国有公司的人员经营同类营业的,不构成本罪,同理只是国有企业的工作人员有该行为的,也不构成本罪。二、非法经营罪立案管辖非法经营罪不属于自
    2023-03-24
    427人看过
  • 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起诉标准
    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起诉标准为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为亲友非法牟利,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或者是使其亲友非法获利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十二条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利用职务便利,自己经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公司、企业同类的营业,获取非法利益,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一、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与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区别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与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区别有:1.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两罪在客观方面虽都有利用职务之便的特征,但获取非法利益所采取的客观手段有所不同:本罪是行为人利用职务便利,自己经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公司、企业同类的营业,主要是通过“竞业经营”来获取非法利益;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则是行为人利用职务之便,通过直接“索取”或
    2023-04-06
    113人看过
  • 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立案标准?
    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立案标准为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利用职务便利,自己经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公司、企业同类的营业,获取非法利益,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一、经侦大队立案标准什么要求最新的经济犯罪立案标准如下:1.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5000元以上的,将被立案追诉。2.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或者在经济往来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数额在五千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3.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财物,个人行贿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单位行贿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4.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为亲友非法牟利,应予立案追诉。5.徇私舞弊低价折股、出售国有资产造成国家直接经
    2023-03-20
    424人看过
  • 如何认定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
    根据本条的规定,区分本罪与非罪,即与一般违法经营行为的界限,可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考察:1、行为人是否利用了职务上的便利,如果行为人并未利用职务之便而经营同类营业的,就不能以犯罪论处,如行为人虽然经营了与其所任职公司、企业同类的营业,并获利巨大,但这一行为与其所任职的职务无关,就不构成犯罪。全疆首例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案件结案全疆首例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案件结案2、行为人经营的是否为同类营业。构成本罪必须是经营与其所任职公司、企业同类的营业,如果行为人经营的不是同类营业,不构成犯罪。3、行为人获取的非法利益是否达到数额巨大。如果行为人利用了职务之便,并且经营与其所任职公司、企业同类的营业,但获取非法利益未达到数额巨大,不能以犯罪论处。一、为亲友非法牟利罪构成要件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是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财产权益。国有公司、企业以获取财产上的最大利益为其目标,以国家授与其经营管理的财产从事民事
    2023-03-08
    394人看过
  • 如何认定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
    (一)客体要件本罪的客体要件为国有公司、企业的财产权益以及国家对公司的管理制度。(二)客观要件本罪的行为方式有以下几种情形:1、自己经营或为他人经营业务。既可以是为自己经营,又可以是为他人经营,还可以是既为自己经营又为他人经营,具备其中之一的,即可构成本罪。2、自己经营或为他人经营的营业与自己所任职的公司、企业的营业属于同一种类。否则,即使自己经营或为他人经营了某项营业,但这项营业与自己所任职公司、企业的营业不属同一类营业,亦不能构成本罪。3、为自己经营或为他人经营与自己所任职公司、企业同类营业的过程中利用了职务便利,如果没有利用职务之便、即使有为自己经营或为他人经营同类营业的行为,亦不能构成本罪。最后,自己经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公司、企业同类的营业,获取了非法利益,并且达到了数额巨大,才可构成本罪。否则,虽有经营行为,但没有获取非法的利益,或者虽然获取了非法利益,但没有达到数额巨大
    2023-03-17
    51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定罪标准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5-11
      主观方面:具有故意的心理,为了谋取非法利益,明知道自己善用职权经营同类营业给原单位带来的后果仍然与他人经营或者自己经营,具有直接故意的心理。 主体方面:本罪的主体是专指国有企业和国有公司的董事、经理,是有特殊身份的身份犯罪,针对的是国有的公司,不是国有公司的人员经营同类营业的,不构成本罪,同理只是国有企业的工作人员有该行为的,也不构成本罪。 客观要件: 1、自己经营或为他人经营业务。既可以是为自己
    • 非法经营同类经营犯罪认定标准
      浙江在线咨询 2021-12-02
      一、罪与非罪 根据本条的规定,区分本罪与非罪,即与一般违法经营行为的界限,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调查:1。行为人是否利用职务之便。如果行为人不利用职务之便经营同类业务,就不能以犯罪论处。比如行为人虽然经营与其所在公司、企业同类的业务,利润巨大,但这种行为与其所在职务无关,不构成犯罪。2、行为人是否经营同类业务。构成本罪必须是经营与其所在公司、企业相同的业务,行为人经营的不是同类业务,不构成犯罪。3
    • 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标准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6-09
      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的立案标准为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利用职务便利,自己经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公司、企业同类的营业,获取非法利益,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是指国有公司、经理利用职务便利,自己经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公司、企业同类的营业,谋取非法利益数额巨大的行为。
    • 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认定标准是什么
      福建在线咨询 2022-10-12
      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认定标准是:当事人是否运用了职务之便进行经营同类营业,如果当事人没有利用职务之便的话就不能按照该罪进行处理。意思是虽然当事人经营了同类营业,但是这个行为和当事人的职务无关,那么是不会构成犯罪的。
    • 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的认定
      福建在线咨询 2023-05-26
      一、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的认定 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是指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利用职务便利,自己经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公司、企业同类的营业,谋取非法利益、数额巨大的行为。 根据本条的规定,区分本罪与非罪,即与一般违法经营行为的界限,可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考察: 1、行为人是否利用了职务上的便利,如果行为人并未利用职务之便而经营同类营业的,就不能以犯罪论处,如行为人虽然经营了与其所任职公司、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