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鉴定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7-22 14:45:26 343 人看过

1、法医鉴定,即对与案件有关的尸体、人身、分泌物、排泄物、胃内物、毛发等进行鉴别和判断的活动;

2、法医精神病鉴定,即对人是否患有精神病、有没有刑事责任能力进行鉴别和判断的活动;

3、刑事技术鉴定,即对指纹、脚印、笔迹、弹痕等进行鉴别和判断的活动;

4、会计鉴定,即对账目、表册、单据、发票、支票等书面材料进行鉴别和判断的活动;

5、技术问题鉴定,即对涉及工业、交通、建筑等方面的科学技术进行鉴别和判断的活动等。

交通事故门牙司法鉴定的赔偿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在交通事故中,牙齿虽然受到损害,但未达到伤残等级的程度,不构成伤残,牙齿不能按照残疾辅助器具的标准赔偿时,牙齿的后续更换费用,以及更换周期如何确定,就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实践中由于缺乏统一的赔偿标准,有些法院在处理类似问题时,均会要求受害人在费用实际发生时再行主张,这样虽然可以解决当前的问题,但对于受害人是不公平的,因为义齿的更换周期是比较长的,等到受害人实际发生后,再向侵权人主张时,侵权人往往可能由于各种原因,无法或无力支付赔偿款。而对义齿更换的后续医疗费用和周期进行司法鉴定,是一种比较可行的办法,司法实践中,鉴定机构是可以做出对义齿更换周期或费用的鉴定结论的。因此,受害人是可以通过及时申请牙齿更换周期及后续医疗费用的鉴定来一次性获得赔偿的。

一、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标准》关于交通事故中有关于牙齿脱落的伤残评定标准有以下几条:

1.级伤残:上颌骨、下颌骨缺损,牙齿脱落24枚以上;

2.级伤残:上颌骨、下颌骨缺损,牙齿脱落20枚以上;

3.级伤残:上颌骨、下颌骨缺损,牙齿脱落16枚以上;

4.级伤残:上颌骨、下颌骨缺损,牙齿脱落12枚以上;

5.级伤残:上颌骨、下颌骨缺损,牙齿脱落8枚以上或者口腔损伤,牙齿脱落16枚以上;

6.级伤残:上颌骨、下颌骨缺损,牙齿脱落4枚以上或者口腔损伤,牙齿脱落8枚以上;

对于在交通事故中受到损害且符合伤残等级标准的,除了可以获得相应的伤残赔偿项目外,对于后续的义齿更换,可以按照法律关于残疾辅助器具的规定进行更换,至于更换的具体周期和费用,则可以根据安装机构的意见来确定。

交通事故导致的牙齿脱落,一般情况下会进行一定的司法鉴定,但是由于受害人的损害较小,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按照伤残的标准进行赔偿的,只要自己发生此类问题就可以合理的运用国家的有关规定,尽量减少自己的权益损失,求助于有关的当事人。

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二条规定,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

司法鉴定程序是指司法鉴定机构司法鉴定人进行司法鉴定活动的方式、步骤以及相关规则的总称。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11日 01:2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刑事责任能力相关文章
  • 医学司法鉴定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2005年2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为了加强对鉴定人和鉴定机构的管理,适应司法机关和公民、组织进行诉讼的需要,保障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特作如下决定:一、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二、国家对从事下列司法鉴定业务的鉴定人和鉴定机构实行登记管理制度:(一)法医类鉴定;(二)物证类鉴定;(三)声像资料鉴定;(四)根据诉讼需要由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确定的其他应当对鉴定人和鉴定机构实行登记管理的鉴定事项。法律对前款规定事项的鉴定人和鉴定机构的管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三、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主管全国鉴定人和鉴定机构的登记管理工作。省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依照本决定的规定,负责对鉴定人和鉴定机构的登记、名册
    2023-06-04
    350人看过
  • 重审司法鉴定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重申请司法鉴定的法定条件如下:1、原司法鉴定人不具备从事原委托事项鉴定的资格;2、原司法鉴定机构超出登记业务范围组织鉴定的;3、原司法鉴定人应当按照规定回避不回避的;4、委托人或者其他诉讼当事人对原鉴定意见有异议,能够提出合法依据和合理理由的;5、法律规定或者人民法院认为需要重新鉴定的其他情形。申请司法鉴定有哪些程序根据《司法鉴定程序通则(试行)》规定,申请司法鉴定应遵循以下程序:(一)委托:1、司法鉴定机构接受司法机关、仲裁机构的司法鉴定委托。2、在诉讼案件中,在当事人负有举证责任的情况下,司法鉴定机构也可以接受当事人的司法鉴定委托。当事人委托司法鉴定时一般通过律师事务所进行。(二)受理:司法鉴定机构收到委托书后,应对委托人的委托事项进行审核,并作出如下决定:1、对于符合受理条件的,能够即时决定受理的,司法鉴定机构应当与委托人签订《司法鉴定委托受理合同》;2、不能即时决定受理的,应当向委
    2023-07-10
    241人看过
  • 法律规定司法鉴定有哪些权力?
    一、司法鉴定的定义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或者说,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过程中,对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由司法机关或当事人委托法定鉴定单位,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依照法定程序作出鉴别和判断的一种活动。二、司法鉴定人的权利和义务司法鉴定人是为解决案件中遇到的某些专门性问题,接受聘请而加入到诉讼中的,是诉讼参与人的一种。鉴定人从事鉴定活动时,为了保证鉴定结论的可靠性,享有一定的权利,并承担一定的义务。对此主要把握的要点是:其一,鉴定人有权了解进行鉴定所需要掌握的案件材料,必要时可以询问当事人,本案的证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其二,可以要求参加勘验等与鉴定有关的活动。其三,在鉴定过程中,如发现送交鉴定的资料不充分或不符合要求,不能作出可靠的结论时,可以要求委托人补充鉴定材料。其四,有权独立出具自己的鉴定结论,对侵犯鉴定诉
    2023-06-04
    335人看过
  • 我国司法鉴定人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我国司法鉴定人的法律规定有哪些?我国对司法鉴定人的法律规定主要有鉴定人出庭作证的合理性规定;鉴定人出庭作证内容和鉴定人不出庭作证的后果这些内容。我国鉴定人实行申请从业制度,由于其专业性决定,一般要求有工作经验,才可从事该行业。可以看出,现在起,一个刚毕业的人要想取得司法鉴定人资格几乎不可能。专家认为,可将鉴定人制度参照律师资格及律师执业之间的关系,实行一个低入门的考试取得鉴定人资格证,在让其在鉴定机构实习一定年限,最终获得执业证。一、鉴定人出庭作证的合理性我国《决定》规定,由司法鉴定人做出的对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做出的是鉴定意见,而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也做出了相应的修改,证据种类也由原来的鉴定结论修订为鉴定意见。我国法律规定了当事人拥有质证权,而鉴定意见属于证据,当然需要对其进行质证。同时,鉴定意见又属于言辞证据,也就是说鉴定意见的鉴定人需要出席法庭并接受当事人及法官
    2023-06-06
    407人看过
  • 司法鉴定机构的相关法律规定有哪些?
    2007年8月司法部公布的《司法鉴定程序通则》规定,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进行司法鉴定活动,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章,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尊重科学,遵守技术操作规范。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应当保守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不得泄露个人隐私。未经委托人的同意,不得向其他人或者组织提供与鉴定事项有关的信息,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在执业活动中应当依照有关诉讼法律和本通则规定实行回避。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进行司法鉴定活动应当依法接受监督。对于有违反有关法律规定行为的,由司法行政机关依法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有违反司法鉴定行业规范行为的,由司法鉴定行业组织给予相应的行业处分。司法鉴定机构应当加强对司法鉴定人进行司法鉴定活动的管理和监督。司法鉴定人有违反本通则或者所属司法鉴定机构管理规定行为的,司法鉴定机构应当予以纠正。司法鉴定机构应当统一受理司法鉴
    2023-06-06
    77人看过
  • 司法鉴定机构的相关法律规定有哪些?
    2007年8月司法部公布的《司法鉴定程序通则》规定,“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进行司法鉴定活动,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章,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尊重科学,遵守技术操作规范。”“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应当保守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不得泄露个人隐私。未经委托人的同意,不得向其他人或者组织提供与鉴定事项有关的信息,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在执业活动中应当依照有关诉讼法律和本通则规定实行回避。”“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进行司法鉴定活动应当依法接受监督。对于有违反有关法律规定行为的,由司法行政机关依法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有违反司法鉴定行业规范行为的,由司法鉴定行业组织给予相应的行业处分。”“司法鉴定机构应当加强对司法鉴定人进行司法鉴定活动的管理和监督。司法鉴定人有违反本通则或者所属司法鉴定机构管理规定行为的,司法鉴定机构应当予以纠正。”“司法鉴定
    2023-04-19
    362人看过
换一批
#刑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刑事责任能力
    相关咨询
    • 法律规定的司法鉴定规定有哪些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8-04
      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 2005年2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规定,国家对从事下列司法鉴定业务的鉴定人和鉴定机构实行登记管理制度: (一)法医类鉴定; (二)物证类鉴定; (三)声像资料鉴定; (四)根据诉讼需要由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商最高人民法院
    • 司法鉴定的法律规范有哪些?
      江西在线咨询 2023-02-12
      1、司法鉴定机构必须是按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规定,经过省级以上司法机关审批,取得司法鉴定实施权的法定鉴定机构,或按规定程序委托的特定鉴定机构。 2、司法鉴定材料主要是指鉴定对象及其作为被比较的样本(样品。 3、鉴定程序合法性。
    • 关于司法鉴定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福建在线咨询 2021-12-22
      根据《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二十条司法鉴定机构接受委托后,由司法鉴定机构指定的司法鉴定人或者经司法鉴定机构司法鉴定机构同意的司法鉴定人完成委托事项。第二十一条同一司法鉴定事项由两名以上司法鉴定人进行。第一司法鉴定人对鉴定结论承担主要责任,其他司法鉴定人承担次要责任。第二十二条司法鉴定结论由本机构具有高级技术职务资格的司法鉴定人进行审查。审查员对评估结论承担连带责任。第二十三条司法鉴定文件由本机构主管
    • 司法鉴定的相关法律规定有哪些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3-09
      一、司法鉴定基本概念 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分为以下几种: (一)法医类鉴定; (二)物证类鉴定; (三)声像资料鉴定; (四)根据诉讼需要由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确定的其他应当对鉴定人和鉴定机构实行登记管理的鉴定事项。法律对前款规定事项的鉴定人和鉴定机构的管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 申请司法鉴定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新疆在线咨询 2023-03-05
      申请司法鉴定的法律规定主要包括以下条款: 《民事诉讼法》第七十六条规定,当事人可以就查明事实的专门性问题向人民法院申请鉴定。当事人申请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具备资格的鉴定人;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当事人未申请鉴定,人民法院对专门性问题认为需要鉴定的,应当委托具备资格的鉴定人进行鉴定。 《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规定,鉴定人有权了解进行鉴定所需要的案件材料,必要时可以询问当事人、证人。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