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泄露有哪些风险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7-21 22:20:44 153 人看过

1、垃圾短信、骚扰电话、垃圾邮件源源不断。这已经是非常普遍的事,个人信息被泄露后,你的电子邮箱可以每天都会收到十几封垃圾邮件,也是以推销为主,而且还是些乱七八糟且没有创意的广告,还可能会经常被陌生人打过来,有推销保险的,有推销装修的,有推销婴儿用品的。

2、冒名办卡透支欠款。有人通过买来你的个人信息,复制你的身份证,在网上骗取银行的信用,从银行办理出各种各样的信用卡,恶意透支消费,然后银行可能直接将欠费的催款单寄给了身份证的主人。

3、案件事故从天而降。不法分子可能利用你的个人信息,进行违反犯罪活动,你可能不明不白被警察传唤或被法院传票通知出庭。

4、账户钱款不翼而飞。有些不法分子办一张你的身份证,然后挂失你的银行账户或信用卡账户,然后重新补办你的卡,再设置个密码,如果你长时间不使用银行卡,里面的钱款说不定已经不翼而飞了。

5、个人名誉无端受毁。个人信息被泄露后,出的任何事都与你有关。别人冒用你的名义所干的一切坏事都归到你的名下了,那怕最后费心周折得个清白,但再怎么说你的个人名誉还是受到了破坏。

为降低个人信息泄露风险销毁700万份过期快递单

近日,媒体从太原市邮政管理局获悉,为了避免用户个人信息泄露,该局日前指导圆通、中通、顺丰、申通等十余家寄递企业,对保存期满1年以上的20余吨、700万份过期快递面单送到造纸厂销毁,这些面单将被打碎成纸浆用于造纸,实现循环再利用。

小单据隐藏大秘密

在我市一家企业上班的张先生很热衷网购,每隔几天就会花些时间逛逛网店,最常买的东西就是茶叶。对于他来说,网购轻松,私密性高,不受打扰,物美价廉的特性最吸引人。

但是,这几天,张先生接到了好几个推销电话,对方都自称是南方某茶叶商城的客服人员,称最近茶城推出了新产品,想免费让张先生品尝,但需要支付快递费用。当时我很奇怪,因为对方不仅报出了我的姓名和详细地址,甚至我的网购习惯也知道,不然怎么会向我推销茶叶呢。他事后仔细想了想发现,自己在网上买东西,就必须留下自己的个人信息,比如姓名、地址、手机号码、网购商品等。而不少个人信息,应该就是在网购的过程中泄露的。

可是,我每次网购完,在扔掉包装盒前,一定会把上面的个人信息通通销毁,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对于这一点,张先生刚开始有些茫然,后来才知道,除了快递包裹上贴着的单子,快递员处也留有一份快递单。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每一份快递在发出时都会有一张面单记录单号,其中包含发件人和收件人的姓名、电话、地址等详细信息。特别是实施快递实名制以后,填写的姓名、电话等信息必须真实。这样,若被别有用心的人看到并利用,可能带来无法想象的后果。除了基本信息外,网购族的快递单还可能透露个人消费水平、经济情况、个人喜好等。

快递单须定期销毁

频频被曝出的运单个人信息遭泄事件,让大家开始关注快递过程中的信息安全。那么,我市在这方面是如何保障的呢

一般来说,快递运单一式四份,发件人、收件人各一份,快递营业点一份,快递员一份,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当,都会泄露个人信息。此前,我市各快递企业的过期运单由企业自行处理。各家企业管理方式不同,一般会将快递运单保存1年以上,主要目的一是为了自己行业内的快捷查询,二是有的客户需要寻找一些比如签收证据之类的内容,三是为了快递纠纷和赔偿做准备。市邮政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姓名、电话和家庭住址,这些都是个人最基本、最重要信息,一旦泄露轻则被骚扰,重则会上当受骗。所以,快递面单必须定期销毁。

莫让个人信息裸奔

对于网购一族来说,实行快递实名制后最大的变化是:李先生、张女士等简单的填写肯定不行了,市民在寄快件时必须出示身份证,并使用真实的全名。有专家建议,对于实名制的推行,人们最担忧的仍是个人隐私泄露。所以,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力度,也应当升级。比如,快递实名制可以参考网络实名制,即采用后台实名的方法,不让个人信息显示在单据上,这样可以降低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然而,保护个人信息不能仅靠快递单销毁,还需要市民提高安全意识。网购达人张女士给出两点建议:一是填写快递单时,个人信息能简则简,比如地址最好填写工作单位地址,电话号码最好填写单位的固定电话号码;如果快件要寄到家中,也不要填写详细地址,填上小区名称即可;二是网购后要彻底消除快递单上的个人信息。

市邮政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则表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的规定,邮政企业、快递企业违法提供用户使用邮政服务或者快递服务信息的,对尚不构成犯罪的,由邮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三十四条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

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

个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适用有关隐私权的规定;没有规定的,适用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第一千零三十五条处理个人信息的,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得过度处理,并符合下列条件:

(一)征得该自然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公开处理信息的规则;

(三)明示处理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

(四)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

个人信息的处理包括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03日 17:2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传唤相关文章
  • 个人信息泄露危害有哪些?
    1、垃圾短信源源不断:这已经是非常普遍的事,无怪乎央视连续两个在3.15晚会上将垃圾短信进行曝光。最新听说的是,利用小区短信,可以基站作为发送中心,向基站覆盖区域内的移动用户发送短信,这一发短信系统每十分钟可以发送1.5万条。2、骚扰电话接二连三:本来只有朋友、同学或亲戚知道的电话,会经常被陌生人打过来,有推销保险的,有推销装修的,有推销婴儿用品的。你不找他们,他们就自动找上门。你可能还在纳闷他们怎么知道你的电话之时,孰不知你的信息早被卖过多少回了。3、垃圾邮件铺天盖地:个人信息被泄露后,你的电子邮箱可以每天都会收到十几封垃圾邮件,也是以推销为主,而且还是些乱七八糟且没有创意的广告。所以许多用户每天打开邮箱的第一件事就是删除垃圾邮件,多羡慕国外对垃圾邮件的重判,一封就罚一百多美元。4、冒名办卡透支欠款:有人通过买来你的个人信息,办个你的身份证,在网上骗取银行的信用,从银行办理出各种各样的信
    2023-04-16
    366人看过
  • 个人信息泄露有哪些危害
    1、垃圾短信、骚扰电话、垃圾邮件源源不断。2、冒名办卡透支欠款。3、案件事故从天而降。不法分子可能利用你的个人信息,进行违反犯罪活动,你可能不明不白被警察传唤或被法院传票通知出庭。4、个人名誉无端受毁。个人信息被泄露后,出的任何事都与你有关。别人冒用你的名义所干的一切坏事都归到你的名下了,那怕最后费心周折得个清白,但再怎么说你的个人名誉还是受到了破坏。律师补充:如何防止个人信息泄露?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提高警惕,尽力保护个人信息不被泄露,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1、各类生活单据:快递单、车票、登机牌、购物小票、业务单、水电费账单等包含大量个人信息的单据不可随意乱丢。2、社交媒体:在QQ、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上,尽可能避免透露或者标注亲戚好友的真实身份信息,朋友圈尽量不晒包含个人信息的照片和动态。3、网络调查:针对网络上进行的“调查问卷、小游戏测试、购物抽奖、申请免费礼物”等各类互动活动,要
    2023-05-03
    412人看过
  • 个人信息泄露危害有哪些?
    一、个人信息泄露危害有哪些?1、垃圾短信源源不断:这已经是非常普遍的事,无怪乎央视连续两个在3.15晚会上将垃圾短信进行曝光。最新听说的是,利用小区短信,可以基站作为发送中心,向基站覆盖区域内的移动用户发送短信,这一发短信系统每十分钟可以发送1.5万条。2、骚扰电话接二连三:本来只有朋友、同学或亲戚知道的电话,会经常被陌生人打过来,有推销保险的,有推销装修的,有推销婴儿用品的。你不找他们,他们就自动找上门。你可能还在纳闷他们怎么知道你的电话之时,孰不知你的信息早被卖过多少回了。3、垃圾邮件铺天盖地:个人信息被泄露后,你的电子邮箱可以每天都会收到十几封垃圾邮件,也是以推销为主,而且还是些乱七八糟且没有创意的广告。所以许多用户每天打开邮箱的第一件事就是删除垃圾邮件,多羡慕国外对垃圾邮件的重判,一封就罚一百多美元。4、冒名办卡透支欠款:有人通过买来你的个人信息,办个你的身份证,在网上骗取银行的信
    2023-06-03
    312人看过
  • 个人信息泄露危害有哪些
    一、个人信息泄露危害有哪些(一)垃圾短信、骚扰电话、垃圾邮件等源源不断地向客户飞来。现在经常接到95开头的电话就是说明自己的电话信息已外泄。(二)信用卡被盗刷、账户钱款不翼而飞。不法分子通过购买他人个人信息,复制他人身份证,在网上骗取银行信用,从银行办理信用卡,恶意透支消费。(三)犯罪案件从天而降。不法分子利用获取的他人个人信息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真正的主人却一无所知,损害合法人的正当权益。(四)不法分子利用个人信息对亲朋好友进行诈骗,在一些人未识别或是未核实的情况下给予转账等,造成资金损失。(五)冒充亲朋、同学、公安,坑蒙拐骗。二、防止个人信息泄露的方法(一)选择可靠的平台随着电商时代的降临,营销与用户这两个词也越来越受到了重视,竞争也是越来越激烈,新的平台也在不断诞生,相信大家肯定遇到过新的平台搞优惠吸引用户的活动,很常见的营销手段,我们在选择的时候最好能先了解一番,哪怕只是在网上检索
    2023-06-14
    463人看过
  • 信用卡信息泄露风险
    信用卡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信用卡管理法规,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根据法律依据,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一)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二)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四)恶意透支的。常见的信用卡诈骗类型1、通过短信或电话的方式谎称你中了大奖,并以汇款需要为名向你索要卡号,又要求你先交20%的所得税转到其指定的账户。2、冒充公安经侦部门的警察谎称你的信用卡被人盗用,犯罪嫌疑人已被抓获,要求你把卡号和密码报给“公安人员”。3、伪造网站诱人上当。在上面发布广告称该网上银行正在抽奖。当你点击进入后,就会被要求输入卡号和密码。4、张贴“通告”诱你转账。在ATM机上贴一张诸如“银行系统故障,请按下列流程操作,否则后果自负”之类的通告,当你按照提示操作时,就会把卡上金额转给骗子。5、制造信用卡被吞假象。先在ATM机上做
    2023-07-03
    449人看过
  • 优衣库信息被泄露,个人信息泄露的危害有哪些
    近日发布声明说,旗下品牌优衣库、GU销售网站逾46万名客户个人信息遭未授权访问,可能造成信息泄露。优衣库方面当天对北京青年报记者表示,经调查,此次事件不涉及中国的网站及信息平台。今天就来看看优衣库信息被泄露,个人信息泄露的危害有哪些,泄露途径和安全现状是什么?一、优衣库信息被泄露,个人信息泄露的危害有哪些一、垃圾短信源源不断:这已经是非常普遍的事,无怪乎央视连续两个在3.15晚会上将垃圾短信进行曝光。最新听说的是,利用小区短信,可以基站作为发送中心,向基站覆盖区域内的移动用户发送短信,这一发短信系统每十分钟可以发送1.5万条。二、骚扰电话接二连三:本来只有朋友、同学或亲戚知道的电话,会经常被陌生人打过来,有推销保险的,有推销装修的,有推销婴儿用品的。你不找他们,他们就自动找上门。你可能还在纳闷他们怎么知道你的电话之时,孰不知你的信息早被卖过多少回了。三、垃圾邮件铺天盖地:个人信息被泄露后,
    2023-06-07
    285人看过
换一批
#强制措施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传唤
    词条

    传唤是指为了方便案件的审理,对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实施的一种措施。传唤犯罪嫌疑人应出示工作证明和传唤证,并且传唤时间一般不得超过12小时。 刑事传唤是不能异地进行的,应在犯罪嫌疑人所在的市县进行,这里指的是常住地或者是户籍所在地。... 更多>

    #传唤
    相关咨询
    • 微信泄露个人信息有哪些危险
      河南在线咨询 2022-02-20
      法律风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 个人信息泄露有哪些?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1-04
      个人信息泄漏后,要第一时间换账号。由于现在网络十分发达,信息泄露之后如果不换账号,那么在这个账号下登陆的各种信息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出。因此,一旦发现了泄露的源头,就要立刻终止使用这个账号,从源头切断泄漏源。
    • 个人信息泄露原因有哪些
      云南在线咨询 2023-02-18
      个人信息泄露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人为倒卖信息,掌握了信息的公司、机构员工主动倒卖信息; 2、PC电脑感染,电脑感染了病毒木马等恶意软件; 3、网站漏洞,攻击者利用网站漏洞,入侵了保存信息的数据库; 4、手机漏洞。使用了黑客的钓鱼Wi-Fi等。 国家也为此制定了相关法律,如《网络安全法》第40条规定:网络运营者应当对其收集的用户信息严格保密,并建立健全用户信息保护制度。
    • 个人信息泄露危害有哪些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5-26
      1、垃圾短信、骚扰电话、垃圾邮件源源不断。这已经是非常普遍的事,个人信息被泄露后,你的电子邮箱可以每天都会收到十几封垃圾邮件,也是以推销为主,而且还是些乱七八糟且没有创意的广告,还可能会经常被陌生人打过来,有推销保险的,有推销装修的,有推销婴儿用品的。 2、冒名办卡透支欠款。有人通过买来你的个人信息,复制你的身份证,在网上骗取银行的信用,从银行办理出各种各样的信用卡,恶意透支消费,然后银行可能直接
    • 个人信息泄露有哪些处罚?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5-15
      泄露个人信息的处罚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网络服务提供者拒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 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致使用户的公民个人信息泄露,造成严重后果的以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定罪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