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规定合同解除的时候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一般来说解除合同的条件有:
1.不可抗力;
2.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3.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二、解除合同的法律程序
1.协议解除的程序:双方解除合同意思一致的达成一般也要经过要约、承诺两个阶段,当双方协商一致时,合同就被依法解除了。
2.行使法定解除权的程序:
(1)通知对方。
(2)对解除合同存在异议的,可请求法定机构解决。
(3)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解除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手续的,应遵守特别程序的规定。
3.法院裁定的程序:在适用情事变更原则解除合同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出解除合同的请求,由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情事变更原则的法律要件来裁决。
三、合同解除的法律后果
1.合同权利义务消灭,未履行的合同义务不再履行;
2.合同附随义务发生,并进入履行阶段;
3.合同终止后,当事人的特定权利和合同的特定条款仍然有效;
(1)合同中的结算和清理条款仍然有效。
(2)当事人请求损害赔偿的权利不因合同终止而消灭。
(3)合同权利义务终止后,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根据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章 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 第五百六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n(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n(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n(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n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n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n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
满足法定解除合同的条件需要起诉吗
120人看过
-
购买房屋需要满足哪些解除合同的条件?
472人看过
-
解除合同是否需满足法定解除条件的适用要求
349人看过
-
合同需要满足哪些条件才能生效,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144人看过
-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何时可以解除?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93人看过
-
合同的有效性需要满足哪些法律规定
334人看过
-
合同解除的方式有哪几种, 解除合同要满足哪些条件, 要满足哪些条件湖北在线咨询 2022-03-14一、合同解除的方式有哪几种合同解除的方式分为:约定解除和法定解除(单方解除)。1、约定解除的两种情况。(1)双方在合同中约定了解除条件,一旦该条件成就,合同解除;(2)双方未在合同中约定解除条件,但在合同履行完毕前,经双方协商一致而解除合同。2、法定解除的情形、合同解除的法定条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2)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3)明
-
满足法定解除合同条件需要起诉吗?北京在线咨询 2022-10-13法定解除合同的不需要起诉。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五条,当事人一方依照本法第五百六十二条第二款、第五百六十三条的规定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对方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
-
合同法定解除应当满足条件是哪些天津在线咨询 2023-10-291.(1)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 (2)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的是主要债务。 (3)经另一方催告。 (4)迟延履行一方在催告后的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5)因违约致使不能实现合同。 (6)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2。
-
合同变更与解除需满足哪些规定?湖北在线咨询 2025-01-08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当事人可以协商一致解除合同。此外,在某些情况下,合同也可以被解除。 如果合同中存在合法有效的合同关系,并且各方当事人已经协商一致决定变更合同,那么合同变更就可以发生。 合同解除的条件包括: 1. 当事人协商一致决定解除合同。 2. 合同中存在当事人约定的解除事由。 3. 合同中存在可以解除的法定事由,包括: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
-
解除收养关系需要满足什么条件,法律上有哪些规定台湾在线咨询 2023-01-29解除收养关系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关系恶化,无法共同生活的。 2、收养人不履行抚养义务,有虐待、遗弃等侵害未成年子女合法权益行为的。 3、送养人行使对养父母子女关系的解除权的。 4、因养子女成年后,虐待、遗弃养父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