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犯罪行为特征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3-05 09:30:13 259 人看过

职务犯罪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犯罪动机的伪装性。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进行犯罪活动时都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思想斗争,年龄越大,职权越高贸然行事的就越少。他们既想利用职务或工作之便,索取非法利益或侵占公共财物,以满足自己的非法占有欲,但又希望不被别人发现以保持其现有地位的巩固,在这种思想动机下,他们就千方百计的打扮自己,给自己的犯罪行为套上一副假面具,正是由于这种伪装性所以他们很容易麻痹一些领导和群众,从而看不清他们的真实面目,在其“先进”、“立功”的假面具的掩盖下,在广大干部群众一时认不清的伪装下,他们便有恃无恐,胆大妄为,不断强化其犯罪动机,毫无顾忌地进行职务犯罪活动。(二)谋略上的“合法性”。他们企图利用法制不健全或政策不够稳定的空子,打着合法的旗号以合法的身份进行非法活动,企图既进行了职务犯罪又能障人耳目,以达到不受法律追究的目的,所以他们往往采取“领导批准”、“业务需要”、“搞活经济”、“招商引资”等合法的形式,巧立名目,化公为私,这种犯罪形式,在贪污犯罪和受贿犯罪中表现的比较明显。(三)占有上的贪婪性。犯罪的意念产生后一旦付诸行动,想再收回很难的,特别是职务犯罪,趋向性决定了拿钱欲望越强,胃口越大,逐步使个人私款极剧膨胀起来,这从一些经济案件中可以充分反映出来,有些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犯罪行为上表现出极大的贪婪性,原有的法律震慑、心理压力会被侥幸心理所代替。(四)对社会腐蚀危害性。国家工作人员往往在作案前后会用职权和金钱去拉拢腐蚀有关领导和知情人员或者是用小恩小惠去拉拢有关人员,或者用金钱收买他们作为“用得着”的人,或者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扩大势力,或者请客送礼,拉有关领导到黑恶势力盘踞的场所,娱乐消费腐蚀领导等等。

一、我国经济犯罪的一般特征是什么

1、经济犯罪具有复杂性,经济犯罪是伴随商品经济而产生的一种犯罪形态,商品经济越来越发展,经济犯罪也随之越来越复杂。

2、经济犯罪具有隐蔽性。首先,因为经济犯罪具有法定犯的特征,即指仅仅是由于法律的专门规定,其行为才被视为犯罪。其次,还因为经济犯罪的智能犯特征,其犯罪主体许多受过良好的正规教育,具有较高的学历和职位,往往利用自己的职业、专长,在自己熟悉的经济领域中进行犯罪。第三是因为经济犯罪行为人的欺骗性。这些人主体身份特殊还打着搞活经济、改革开放的旗号,在承包、联营等经济活动的掩护下,大肆进行犯罪活动。第四,是因为犯罪被害人的顾虑性,这些人有些是在经济犯罪中得到好处的人,如行贿人与受贿之间,挪用公款人与使用人之间,他们害怕本人受到牵连。

3、经济犯罪具有可变性,其表现之一是经济犯罪是从传统的财产犯罪中蜕变而来的,随着商品经济的大力发展,从传统的财产犯罪中便衍生危害更大的经济犯罪,如诈骗罪衍生的合同诈骗、贷款诈骗、保险诈骗等;表现之二是新型的经济犯罪不断产生。

4、经济犯罪具有贪婪性,这是由经济犯罪的牟利性决定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09日 16:1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职务犯罪相关文章
  • 什么是犯罪行为?它有哪些特征?
    犯罪是侵犯法益的行为。作为违法构成要件要素的行为也被我国刑法理论成为危害行为。刑法上的行为,是指基于人的意识实施的客观上侵害法益的身体活动。具有有体性、有意性和有害性三个特征。有体性,是人的身体活动,包括积极活动与消极活动。所以,思想被排除在行为之外,随之被排除在犯罪之外。行为是客观的,外在的表现,能够改变客观世界,侵害法益。有意性,是人的意识,基于人的意识而做出的。这是行为的主观要素。所以,无意识的举动被排除在行为之外,随之被排除在犯罪之外。譬如身体的痉挛、抽搐、梦中的动作等,并非行为。有害性,是行为必须客观上侵害了法益,这是行为的实质要素,违法构成要件所规定的行为,都是侵害法益的行为。所以,没有法益侵害性的行为被排除在行为之外,随之也被排除在犯罪之外。一、刑法中的作为犯和不作为犯分别是什么作为行为人以积极的身体活动实施刑法所禁止的法益侵害行为。其特征:1,表现形式:积极的身体动作。2,
    2023-03-11
    474人看过
  • 不属于犯罪行为主要的特征是
    违法性。即违反刑事法律规定的禁令,是犯罪行为必不可少的一个特征。行为如果缺乏违法性,即不能构成犯罪。犯罪行为是犯罪人所实施的违反刑法规定构成犯罪的行为。是刑法学中犯罪构成的基础和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根据。一、非法持有枪支罪怎样认定罪行非法持有枪支罪的要件如下:第一个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弹药的管理制度。任何单位或个人非法持有、私藏枪支,都是违法犯罪行为;第二个要件为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的行为;第三个要件为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年满十六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成为本罪的主体。单位也可成为本罪的犯罪主体;第四个要件为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是禁止私人持有的枪支、弹药,而故意隐藏不交的。如果不知道自己收藏的物品中,有枪支、弹药,因而没有交出,便不构成犯罪。二、违法要坐牢吗违法
    2023-02-22
    391人看过
  • 犯罪行为的特征是怎么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这是犯罪的概念,犯罪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法惩罚性三大基本特征。一、犯罪构成的特征1、犯罪构成是主体、客体以及主客观要件的有机整体2、犯罪构成是违法性与有责性的的法律标志3、犯罪构成是认定犯罪的法律标准(《刑法学》(第三版)第二编第五章第二节)中国刑法中的犯罪构成,是指刑法所规定的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主观、客观要件的总和。(虽然刑法理论界近年来对这一概念和由这一概念建立起来的犯罪构成体系有诸多质疑,但绝大多数人还是接受了这
    2023-02-28
    78人看过
  • 什么是犯罪行为最本质的特征
    犯罪行为的最本质特征是有危害性、违法性、侵害性和惩罚性。1、首先,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具有社会危害性;2、其次,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即具有刑事违法性;3、最后,犯罪是应负刑事责任的行为,即具有惩罚性。一、行政违法的特征行政违法是指行政主体所实施的违反行政法律规范,侵害受法律保护的行政关系尚未构成犯罪的有过错的行政行为。行政违法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行政违法仅指行政主体的违法,广义的行政违法还包括行政相对人违法。我们采用狭义说。据此,行政违法是指行政主体违反行政法律规范但尚未构成犯罪而依法须承担行政责任的行为。这一概念反映了行政违法的三大特征:(一)行政违法是行政主体的违法。与民事违法和刑事违法不同,行政违法是行政主体在行政法上的违法行为。任何组织和个人只有当他们以行政主体身份或以行政主体名义出现时,他们的违法才能构成行政违法。(二)行政违法是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首先
    2023-03-08
    55人看过
  • 了解滥用职权罪中的行为特征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超越职权,违法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规定处理公务,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会构成滥用职权罪。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2人以上,或者重伤1人、轻伤3人以上,或者轻伤5人以上的;2、导致10人以上严重中毒的;3、造成个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不满10万元,但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的;4、造成公共财产或者法人、其他组织财产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不满20万元,但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的;5、虽未达到3、4两项数额标准,但3、4两项合计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或者合计直接经济损失不满20万元,但合计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的;6、造成公司、企业等单位停业、停产6个月以上,或者破产的;7、弄虚作假,不报、缓报、谎报或者授意、指使、强令他人不报、缓报、谎报情
    2023-07-04
    233人看过
  • 共同犯罪行为能否认定职务行为
    共同犯罪行为,能认定为职务行为。如果行为人实施共同犯罪行为时,是利用了职务便利的,且行为人均符合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可构成共同的职务犯罪。一、未成年成共同犯罪吗要判断未成年人是否构成共同犯罪,先要判断未成年人是否构成犯罪。根据法律规定,未成年人是否构成犯罪,有以下三种情况:1、实施犯罪行为时,未满14周岁的,不认为是犯罪,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2、实施犯罪行为时,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只有在实施8种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如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对其余犯罪行为不承担刑事责任。3、实施犯罪行为时,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对实施的一切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根据法律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因此,未成年人是否可以构成共同犯罪,有以下情况:(1)未成年人实施犯罪行为时未满14周
    2023-06-23
    64人看过
  • 贪污,挪用公款犯罪行为的财务特征有哪些
    公共财产的管理与行为人的职务便利根据法律规定,两罪主体相同,并且在实施犯罪行为时均是利用了职务上的便利,即经手、管理公共财产的便利。从财务角度看,这种便利是公共财产的管理形式所有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将具体的公共财产划归具体的人分管所派生的。因为公共财产所有人,或国家或集体或股份体等,其财产是本身经营或运行所需要的多而全的群体性财产,不可能由某一个人(如法定代表人等)去统揽管理这些财产,而必须根据安全性‘、可靠性和真实性的原则建立一种科学的、严密的管理机制。这种机制最主要的特点是收支、进出合法有据,并由各个具体的人负责执行,各个具体的人再根据被赋予的管理权限行使职权并向法人(所有人)负责。如有缺失或差错,法人(所有人)首先追究的就是这些财产管理人的管理责任。因此,这些公共财产的经手管理人就其所经管的具体财产享有一种职务上的便利,但同时也是一种职务上的制约。在这种管理机制下,各个承担管理责任的人就
    2023-06-03
    335人看过
  • 青少年犯罪动机及行为特征探微
    (1)虚荣心动机逞强好胜,自我显示产生违法犯罪动机,是违法犯罪青少年所特有的。这种动机发生在打架斗欧的违法犯罪方面,但也发生在盗窃、抢劫、诈骗、流氓活动方面,甚至发生在与政法公安机关的对抗方面,如有的以进公安局的次数越多越感到光荣、了不起等等。(2)好奇心动机所谓好奇心,是指个体遇到新奇的事物或处在新的外界条件下促使个体产生注意,操弄等行为的一种内在力量。好奇心是人类一种天然本性和需要。但有些青少年由于外界不良因素影响,由于自身存在不良因素,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而产生违法犯罪动机。如看了黄色或具有不健康内容的书刊、电影、录象,或听了敌台广播,有的青少年想亲身尝试,从而进行流氓、强奸、与敌挂钩等犯罪活动。也有的青少年出于好奇而进行偷窃或放火等违法活动的。(3)戏虐动机在生活实践中称为恶作剧。这种动机是在精神空虚,百无聊赖时,为了追求刺激而产生的。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处在只有少量感觉输入的单调环境
    2023-06-11
    73人看过
  • 何为电子犯罪证据特征
    电子证据的承载介质是包括硬盘、磁盘、光盘在内的计算机软、硬件,毫无疑问它具有一般证据所具有的客观存在性。然而其作为伴随计算机犯罪一同进入理论研究视线的新事物,必然有着以往各种犯罪证据所不具备的特殊属性。(一)高科技性:我们所谓的“电子证据”其实质上只是一堆按编码规则处理成的“0”和“1”,是通过看不见摸不着的计算机语言记载的,具有无形性。而且丝毫不会受到感情、经验等多种主观因素的影响。其记录的内容不但肉眼看不到,而且凭人的思维也很难解读,只有在经过一系列的处理程序后通过屏幕显示或打印机打印后才能为人识别。一般来讲计算机犯罪的实施人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具备基本甚至“专家级”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与之相应的即是电子证据的采集、审查、认定和案件的侦破要求我们具备专门的训练和技能掌握。(二)多样性与复杂性:电子证据的外在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而且在实际案例中的表现更具有复杂性。网络犯罪的形式多种多样,电
    2023-06-12
    360人看过
  • 网络犯罪行为的特征和问题破解
    网络犯罪的行为:1、网络盗窃。利用网络窃取技术、军事和商业信息是最常见的网络犯罪类别;2、生产和传播网络病毒。网络病毒是网络犯罪的一种形式,是人为干扰和破坏网络安全正常运行的技术手段;3、高科技侵权。这种犯罪是一种旨在使整个计算机网络瘫痪并造成最大破坏性的攻击行为;4、高科技污染。高科技污染是指利用信息网络传播有害数据、发布虚假信息、滥发商业广告、侮辱和诽谤别人的犯罪行为。网络犯罪的危害有什么网络犯罪的危害如下:1、对自然人的威胁,表现为:威胁知识产权、侵犯个人自由等;2、对企业的威胁,计算机网络犯罪对企业的威胁主要针对受保护的财产和专有技术;3、对国家的威胁,主要表现为:恐怖组织上网,大肆发布恐怖信息,渲染暴力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违反国家规定,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利用
    2023-07-04
    296人看过
  •  粮食系统中的职务犯罪有哪些特征?
    这段内容讲述了粮食部门中领导班子和单位负责人犯罪的情况。他们利用粮食的调拨、储备、经营等环节的漏洞进行职务犯罪,且多数案件都是违法犯罪人员之间相互利用、相互配合、串通一气,共同实施违法犯罪。此外,多种犯罪相互交织,且犯罪数额大,危害严重。因此,需要加强对粮食部门职务犯罪的打击力度。领导班子和单位负责人在犯罪中比较容易出现问题。基层粮管所正副所长,粮站、粮库正副主任和会计实施犯罪的,占查处案件总数的一半。(2)犯罪手段多种多样。粮食的调拨、储备、经营等环节有许多漏洞,为实施职务犯罪提供了条件。一些单位和部门采取虚报支出、抬高收购价、虚增库存等弄虚作假手段套取国家资金转为“小金库”。(3)结伙作案多。多数案件都是违法犯罪人员之间相互利用、相互配合、串通一气,共同实施违法犯罪。(4)多种犯罪相互交织。在一个案件中,往往是既有贪污、贿赂犯罪,又有渎职犯罪。(5)犯罪数额大,危害严重。粮食部门的国家
    2023-08-27
    147人看过
  •  滥用管理公司罪:证券职权罪和职权行为特征
    出现工商管理部门或金融证券管理机构工作人员设立不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公司、注册申请或股票发行、上市申请、违法许可、严重扰乱市场秩序或金融秩序的情况时,应予立案。以下情况之一出现时,应予立案:1、工商管理部门工作人员设立不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公司。注册申请、违法许可、注册、严重扰乱市场秩序2、金融证券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对不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股票、债券发行、上市申请、违法许可、严重损害公众利益、严重扰乱金融秩序3、工商管理部门、金融证券管理机构工作人员设立不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公司、注册申请或股票发行、上市申请、违法许可、严重扰乱金融秩序3、工商管理部门、金融证券管理机构工作人员设立不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公司、公司金融监管与公司设立金融监管与公司设立是两个重要的议题,涉及到公司法和金融法的相关规定。在金融监管方面,公司设立需要满足监管要求,如注册成立公司、制定公司章程、招募股东等。同时,公司也需要遵守金
    2023-12-28
    62人看过
  • 数罪并罚行为的特征
    数罪特征,即一人犯有数罪。这是适用数罪并罚的前提。因此,正确适用数罪并罚,首先应当注意正确区别一罪与数罪。时间特征,即数罪必须是在法定期限以内发生的。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行为人犯有数罪的,实行数罪并罚。刑事案件中数罪并罚的特征有哪些数罪并罚具有以下特征:(一)一人犯有数罪一人犯有数罪,是数罪并罚的事实前提。只有数罪存在,才有并罚可言:如果没有数罪,就没有必要并罚。因此,一人犯有数罪是数罪并罚的前提。关于这里的数罪,法律没有特别规定。因此,如何区分一罪与数罪问题,完全通过刑法理论加以解决。(二)所犯数罪发生在法定期限之内行为人所犯数罪,必须发生在法定的时间界限之内。(三)必须在对数罪分别定罪量刑的基础上,依照法定的并罚原则、范围与方法,决定执行的刑罚关于数罪并罚的原则的结合具体的案情来分析,就像是犯罪嫌疑人的两种犯罪行为的种刑期相加起来是30年的有期徒刑的话,实际上罪犯是
    2023-08-12
    87人看过
  • 职务犯罪减刑幅度有多大?职务犯罪的特点
    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犯罪,职务犯罪是国家工作人员滥用权力、亵渎权力的表现,是严重的腐败形式。职务犯罪减刑幅度有多大?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规定》,该《规定》明确,对判处无期徒刑的职务犯罪罪犯,符合减刑条件的,执行三年以上方可减刑,减刑幅度应从严掌握,减刑后的刑期,不得少于20年有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后再减刑时,一次不超过1年有期徒刑,再次减刑之间应当间隔2年以上。对判处死缓的职务犯罪罪犯,减为无期徒刑后,符合减刑条件的,执行三年以上方可减刑,一般减为25年有期徒刑,有立功表现或者重大立功表现的,可减为23年以上25年以下有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后再减刑时,一次不超过1年有期徒刑,再次减刑之间应当间隔2年以上。据了解,该《规定》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职务犯罪的种类:贪污受贿多职务犯罪种类多表现为贪污罪和受贿罪。2010年审结的贪污贿赂案占同期总数
    2023-05-05
    359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职务犯罪指的是国家工作人员、公司工作人员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开展违法活动或者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破坏国家职务管理职能的总称。依照刑法应当受到处罚。 常见的职务犯罪包括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受贿罪、单位受贿罪、行贿罪、对单位行贿罪、介绍贿... 更多>

    #职务犯罪
    相关咨询
    • 抽逃出资罪行为的犯罪特征
      辽宁在线咨询 2023-08-19
      抽逃出资罪的刑事责任: 1、触犯本罪的,一般承担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虚假出资金额或抽逃出资金额2%-10%罚金的刑事责任; 2、单位犯本罪则应承担相应的罚金责任,其直接责任人员则应承担本罪个人犯相应的刑事责任。
    • 有组织犯罪特征的犯罪行为有哪些
      江苏在线咨询 2023-08-11
      有组织犯罪具有的特征有: 1.形成较稳定的犯罪组织,人数较多,有明确的组织者、领导者,骨干成员基本固定; 2.有组织地通过违法犯罪活动或者其他手段获取经济利益,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 3.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有组织地多次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等。
    • 职务犯罪的特征,过失犯罪是什么样的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8-11
      中国刑法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的形式: (1)疏忽大意的过失。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 (2)过于自信的过失。即行为人预见了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轻信能够避免,实际上又未能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
    • 职务犯罪有何特征?如何预防非公有制企业职务犯罪
      新疆在线咨询 2023-09-12
      所谓的职务犯罪,就是国有机关、公司、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中的工作人员,利用自己手里的权力侵害公共利益的行为。职务犯罪是属于我国刑法中所规定的一类罪名,那么这个职务犯罪有哪些类型呢?四川蜀国律师事务所吉芳延律师解析。 一、企业单位职务犯罪类型修订后的刑法规定,检察机关管辖53中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划分为三大类:贪污贿赂犯罪(第八章);渎职罪(第九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贪污贿赂犯罪,
    • 有哪些属于犯罪特征的行为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3-07
      犯罪行为是犯罪人所实施的违反刑法规定构成犯罪的行为。 犯罪行为的特征是指: 1、主体性,行为的主体性涉及行为主体的问题,它揭示了行为是人的行为,将一定的行为归属于人。 2、举止性,因果行为论曾经强调行为的有体性,即行为人在意欲的支配下,必须导致身体的运动,并惹起外界的变动,具有知觉的可能性。 3、自愿性,行为的自愿性,只有在意志自由的情况下实施的行为才可归类于行为人。 4、实行性,行为的实行性,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