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些情况下可以中止执行?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9-17 12:10:11 363 人看过

以下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予裁定中止执行:1. 申请人请求延期执行,且无异议;2. 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异议,且认为有理由;3. 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承担义务;4. 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5. 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

以下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予裁准中止执行:

1.申请人请求延期执行,且无异议;

2.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异议,且认为有理由;

3.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承担义务;

4.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

5.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

中 止 执 行 的 法 定 情 形

根据素材2,第二百零六条规定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的案件,裁定中止原判决、裁定、调解书的执行,但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医疗费用、劳动报酬等案件,可以不中止执行。根据素材3,第三百九十六条人民法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依法决定再审,中止执行裁定书再审,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六条规定,需要中止执行的,应当在再审裁定中同时写明中止原判决、裁定、调解书的执行;情况紧急的,可以将中止执行裁定口头通知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并在通知后十日内发出裁定书。因此,根据素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再审裁定中写明中止原判决、裁定、调解书的执行,但情况紧急的可以口头通知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并在通知后十日内发出裁定书。

公民死亡后,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承担义务;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当事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承担义务;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对于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的案件,规定中止原判决、裁定、调解书的执行,但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医疗费用、劳动报酬等案件,则按照人民法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依法决定再审,中止执行裁定的再审。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可以将中止执行裁定口头通知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并在再审裁定中写明原判决、裁定、调解书的执行。

根据《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103条规定: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审或再审的案件,执行机构根据上级法院或本院作出的中止执行裁定书中止执行。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03日 16:0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中止执行相关文章
  • 哪些情况下可以中止履行合同
    可以中止履行合同的情况分别有:一方经营状况严重恶化;丧失商业信誉;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一、合同不安抗辩权的成立条件都有哪些?合同不安抗辩权的成立条件是在后履行债务的一方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情形。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五百二十七条规定,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一)经营状况严重恶化;(二)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三)丧失商业信誉;(四)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当事人没有确切证据中止履行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二、不安抗辩权诉状行使的条件1、后履行义务的一方在订立合同后,丧失了履行义务的能力。2、中止履行的适用事由是对方发生下列情形: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严重丧失商业信誉;有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3、
    2023-03-21
    391人看过
  •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中止履行?
    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一)经营状况严重恶化;(二)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三)丧失商业信誉;(四)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当事人没有确切证据而中止履行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当事人中止履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对方提供适当担保时,应当恢复履行。中止履行后,对方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适当担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2023-06-05
    180人看过
  • 在哪些情况下法院可以中止诉讼
    1.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一方当事人死亡后,其诉讼权利能力自然终止,只有死亡当事人的继承人参加诉讼,诉讼程序才能继续进行。但确定继承人有时很复杂,甚至会发生争议,如果确定继承人需要一定时间,应当中止诉讼。如果继承人能即时参加诉讼,承担诉讼权利义务,可以不中止诉讼。2.一方当事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当事人无诉讼行为能力就不能亲自行使诉讼权利,履行诉讼义务。在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精神失常,不能正确表达意志,就丧失了诉讼行为能力,应当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诉讼。如果法定代理人的确定需要一定时间,不能立即参加诉讼,应当中止诉讼。3.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一方当事人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合并、撤销、解散等原因终止,要求其权利义务承受人承担诉讼,承受人没有确定前,应当中止诉讼。4.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参
    2023-06-14
    109人看过
  • 什么情况下法院可以中止执行
    根据法律规定,中止执行是指执行程序开始后,由于出现致使执行工作无法进行下去的特殊情况,法院裁定暂时停止执行程序,待该情况消除后,继续进行未完成的执行工作。执行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没有确定权利义务关系承受人;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法院作出中止执行裁定后,不受申请执行期限的限制。也就是说,当申请人发现被执行人有履行义务的条件时(应有新的证据证明被执行人的履行能力),随时可向法院提出申请恢复执行程序。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
    2023-06-18
    360人看过
  • 什么情况下法院可以中止执行
    执行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1、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2、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3、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4、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没有确定权利义务关系承受人;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法院作出中止执行裁定后,不受申请执行期限的限制。即是当申请人发现被执行人有履行义务的条件时(应有新的证据证明被执行人的履行能力),随时可向法院提出申请恢复执行程序。法律依据:《民诉法》第256条,《民诉法解释》第466条总结:1、申请执行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2、申请执行人与被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后请求中止执行的。3、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的。4、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的。5、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6、人民法院已受理以被
    2023-03-23
    77人看过
  • 什么情况下法院可以中止执行?
    中止执行是指执行程序开始后,由于出现致使执行工作无法进行下去的特殊情况,法院裁定暂时停止执行程序,待该情况消除后,继续进行未完成的执行工作。执行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没有确定权利义务关系承受人;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法院作出中止执行裁定后,不受申请执行期限的限制。也就是说,当申请人发现被执行人有履行义务的条件时(应有新的证据证明被执行人的履行能力),随时可向法院提出申请恢复执行程序。
    2023-06-09
    407人看过
换一批
#执行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中止执行
    相关咨询
    • 哪些情况下法院可以中止执行?哪些情况下法院可以中止执行?判决书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4-26
      哪些情况下法院可以中止执行? 1、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 2、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的; 3、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的; 4、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5、人民法院已受理以被执行人为债务人的破产申请的; 6、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的; 7、执行的标的物是其他法院或仲裁机构正在审理的案件争议标的物,需要等
    • 哪些情况下法院可以中止执行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4-16
      根据法律规定,中止执行是指执行程序开始后,由于出现致使执行工作无法进行下去的特殊情况,法院裁定暂时停止执行程序,待该情况消除后,继续进行未完成的执行工作。执行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没有确定权利义务关系承受人;法院认为
    • 在哪些情况下可以中止履行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9-01
      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一)经营状况严重恶化;(二)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三)丧失商业信誉;(四)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当事人没有确切证据而中止履行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当事人中止履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对方提供适当担保时,应当恢复履行。中止履行后,对方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适当担保的,中止履行的一
    •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明确中止执行
      北京在线咨询 2021-12-30
      在下列情况下,可以暂停履行:履行一方的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转让财产,逃避资金;失去商业信誉;或者其他情况可能丧失履行债务的能力。
    • 法院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中止执行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5-08
      哪些情况下法院可以中止执行? 1、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 2、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的; 3、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的; 4、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5、人民法院已受理以被执行人为债务人的破产申请的; 6、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的; 7、执行的标的物是其他法院或仲裁机构正在审理的案件争议标的物,需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