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车子的交通肇事,肇事逃逸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如何判刑的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7-27 01:14:01
289 人看过
一、是车子的交通肇事,肇事逃逸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如何判刑的
出了交通事故被告上法庭,还有民事赔偿?那法院肯定会先把这事调解一下,万一调解失败了,那就得和刑事案子一起判。
不过别急嘛,要是怕刑事案子拖太久,也可以等刑事案子判完了再让同一个法官接着处理民事赔偿。
说到这个民事赔偿,法院主要看你的实际损失来判,像精神损失这种东西可不算。
《刑法》第一百零一条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二、是为厂里送货发生交通事故,逃逸了厂里有责任吗
当咱们公司派快递员去给人家送货时,万一不小心把别人撞了,那这个责任应该是谁来背呢。
没得说,当然还是咱们的老板要负起这个侵权责任。
不过呢,要是快递小哥自己在这次意外中犯了错或者有过错的话,咱们的老板也是有权找他算账的。
说到交通事故导致别人受伤的话,那就需要支付医药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这些为了治疗和恢复身体而必须花的钱,还有因为不能工作而损失的那部分收入。
如果把人撞成残废了,那还得赔付他们的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要是把人撞死了,那就更惨了,还得赔付他们的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呢。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刑事附带民事起诉状范文(交通肇事)
173人看过
-
在对于交通肇事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是如何样解决的
210人看过
-
交通肇事罪刑事附带民事刑事上诉状怎么规定的
148人看过
-
肇事逃逸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有什么规定?
337人看过
-
交通肇事逃逸赔偿协议(肇事逃逸的判刑和赔偿)
142人看过
-
交通肇事逃逸的如何认定交通肇事逃逸的如何处罚
287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汽车交通肇事逃逸附带民事诉讼有期徒刑吗?贵州在线咨询 2022-12-24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按《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1第2款规定,对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司机,首先不论其造成交通事故后果的大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都将吊销其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 肇事逃逸是交通肇事罪从重处罚的情节。交通肇事后逃逸,并已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将受到3年以-
-
交通肇事逃逸如何判断,交通肇事逃逸罪的量刑标准,肇事逃逸的认定重庆在线咨询 2022-03-06交通肇事逃逸如何判断: (一)从对事发中行为人对事故的明知程度进行判断 直接表现犯罪嫌疑人主观意图的证据其实不是很多,主要是其自己的口供和其它现场目击证人的证言。因此,在审查案件时,除外注重审查犯罪嫌疑人的口供以外,要着重通过其它的证人证言对嫌疑人的主观意图进行判断。 (二)从事发后行为人的行为表现上来进行判断 审查嫌疑人是否具有逃逸的情节,也可以从嫌疑人事发时的行为表现上进行认定。在发生交通肇事
-
逃逸交通肇事相关刑事判决是如何的?陕西在线咨询 2022-08-05驾车肇事逃逸,从民事方面来说,承担全部责任。则在民事赔偿协商不好或对方不愿协商的情况下,可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肇事者承担给你造成的全部损失。至于刑事方面,要看肇事方逃逸所造成的后果是否达到追究刑责的标准,如是否因逃逸造成一人以上重伤?是否造成重大财产损失等。如是,则可追究对方刑责,由检察院提起公诉。
-
肇事逃逸如何能判缓刑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如何判刑辽宁在线咨询 2022-07-26暂缓量刑的适用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一)所犯罪行属非恶性犯罪,可以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①过失犯罪的; ②犯罪后有自首、立功表现的; ③从犯、协从犯,犯罪情节轻微的; ④未成年人或者精神障碍的; ⑤赔偿被害者的损失或者被害人请求免予处分的; ⑥属初犯、偶犯,因判刑失业,家属无人抚养,陷于失学,受馁状态的; (三)未受过刑罚处罚,未因同种行为受过劳动教养
-
交通事故肇事逃逸车祸肇事逃逸者要判刑吗宁夏在线咨询 2022-07-13交通事故逃逸是非常严重的违法行为,如果一方肇事逃逸,逃逸方将负事故全部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的相关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如果尚未构成犯罪,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其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