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盗窃罪能否通过刑事和解来进行和解
盗窃罪可以适用刑事和解的。如果盗窃罪属于刑法分则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且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如果所犯盗窃罪属于当事人双方民间纠纷引起的,则可以适用刑事和解程序。当事人自愿且合法地达成和解协议的,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八条
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
(一)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
(二)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适用本章规定的程序。
第二百八十九条
双方当事人和解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听取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的意见,对和解的自愿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
第二百九十条
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
二、盗窃罪金额标准是多少
1.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一千元以上的属数额较大;
2.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一万元以上的属数额巨大;
3.个人盗窃公私财物十万元以上的属数额特别巨大;
4.个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判处无期徒刑;
(1)盗窃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盗窃犯罪情节严重的主犯;
(2)流窜作案危害严重的;
(3)盗窃生产资料,严重影响生产或者造成其他严重损失的;
(4)盗窃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款物;
(5)累犯;
(6)导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7)盗窃数额达到十五万元的;
(8)造成重大损失的;
三、根据刑法规定盗窃罪的赃物应该如何定价
根据刑法规定盗窃罪的赃物的定价标准是:以市场零售价的中等价格计算流通领域的商品;以购进价计算单位和公民的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等物品;以农贸市场同类产品的中等价格计算农副产品。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五章 侵犯财产罪 第二百六十五条 以牟利为目的,盗接他人通信线路、复制他人电信码号或者明知是盗接、复制的电信设备、设施而使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
是否能对盗窃罪进行刑事和解
81人看过
-
能否通过刑事和解方式减轻盗窃罪刑罚?
191人看过
-
盗窃罪在法律上可否进行刑事和解
322人看过
-
能否适用刑事和解来处理涉嫌盗窃罪
61人看过
-
可否以刑事和解解决盗窃罪
296人看过
-
是否有可能在犯下盗窃罪后进行和解?
492人看过
-
盗窃案能否进行刑事和解撤案云南在线咨询 2022-10-111、盗窃案在一定情形下是能刑事和解的,但不能撤案的。 2、盗窃属于侵犯公民财产权的公诉案件,只要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并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且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就能和解,五年内曾经故意犯罪的除外;但对于公诉案件依法应由国家予以制裁,不能由当事人自行决定撤案。
-
盗窃罪未遂是否能够刑事和解辽宁在线咨询 2022-11-051、涉嫌盗窃罪的人如果罪行只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双方自愿的情况下,是能刑事和解。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 2、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八十八条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 (一)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
-
能否通过撤销案件或达成和解来解决盗窃案件?广西在线咨询 2024-11-20根据我国现行法律制度的规定,若涉及盗窃罪且违法者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在司法部门的认可和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可以达成协议。盗窃罪属于刑事犯罪范畴,这类案件只能以完结作为结局,无法撤销案件本身。这里的“结案”指的是法院作出审判裁定,判定罪名成立与否。如果罪名成立,应依法判决有罪,同时还有可能予以轻判甚至是免除惩罚;反之,如果罪名不成立,当事人将获释并被宣告无罪。
-
能否通过执行和解协议来强制执行?辽宁在线咨询 2024-12-14行政机关在执行强制行政行为时,不得与被执行人和解,否则就等于放弃了职权与职责,这是法律所不允许的。根据《行政强制法》第二条和第四十二条的规定,行政机关可以与当事人达成执行协议,协议可以约定分阶段履行。当事人采取补救措施的,可以减免加处的罚款或者滞纳金。执行协议应当履行。当事人不履行执行协议的,行政机关应当恢复强制执行。
-
能否通过解散和清算来解散公司?西藏在线咨询 2025-02-07股东可以选择两种方式要求解散公司清算: 1. 股东自行解散。如果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股权的多数股东在股东会上通过决议,同意解散公司,那么公司就可以自行解散。 2. 向法院提起解散诉讼。如果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因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那么他们可以向法院提起解散公司的诉讼。 法律规定: 根据《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