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启动审判监督程序的权限和主体是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07 08:53:20
67 人看过
(1)最高人民法院和其他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有发生法律效力的各级人民法院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民法院发现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有错误的,有权提起审判或者责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有错误,上级人民检察院发现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有错误,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审判监督程序抗诉与二审程序抗诉的区别
根据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的具体程序和存在的问题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由受理抗诉的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再审。原判决事实不清或者证据不足的,(三)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和审判委员会
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发现认定事实或者适用法律有错误的,必须提请审判委员会处理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案件,应当组成新的合议庭再审。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2023有权启动审判监督程序的主体包括哪些
455人看过
-
审判监督程序的主体包括哪些,可以申请启动审判监督程序的情形是什么
214人看过
-
审判监督程序能加刑吗,审判监督程序启动的情形
108人看过
-
什么是审判监督,审判监督程序的审限是多久
489人看过
-
启动审判监督程序理由是哪些
132人看过
-
审判监督流程的启动流程
330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审判阶段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审判委员会
词条
审判委员会是按照所谓“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各级法院内部设立的机构,它的职责是“总结审判经验,讨论重大的或者疑难的案件和其他有关审判工作的问题”。审判委员会审理案件的范围,主要是审理重大、复杂、疑难案件,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拟判处被告人死刑... 更多>
#审判委员会
最新文章
#审判委员会
相关咨询
-
审判监督程序怎么建立和启动重庆在线咨询 2021-10-27审判监督程序如何程序可以参考以下内容:法院启动审判监督程序(一)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和审判委员会→决定本院再审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事实或适用法律有错误,必须提交审判委员会处理。经审委讨论决定复审的案件,应另行组成合议庭复审。具体来说,1、只有作出有效判决的法院院长和审判委员会才能提出审判监督手续。2、生效判决的法院院长和审判委员会的分工是这样的,判决确实有错误是先由
-
审判监督程序启动的三种渠道海南在线咨询 2023-07-171.出席法庭。法庭审理是审判活动的核心活动,因而对法庭审理活动进行监督是刑事审判监督的重点之一。 2.庭外调查。受理诉讼参与人及其他相关人员的申诉、控告、检举,处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包括讯问被告人、听取被害人和被告人、被害人委托的人的意见,询问证人。 3.列席审判委员会。审查判决、裁定。对人民法院确有错误的判决、裁定,依法提出抗诉。
-
三种启动审判监督程序的途径北京在线咨询 2024-12-11出席法庭是审判活动的核心环节,因此对法庭审理活动的监督是刑事审判监督的重点之一。庭外调查涉及受理诉讼参与人及其他相关人员的申诉、控告、检举,处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包括讯问被告人、听取被害人和被告人、被害人委托的人的意见,询问证人。列席审判委员会则是对判决、裁定进行审查,依法提出抗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六条,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由原审人民法院审理的,应当另
-
刑事再审的审判监督程序启动的理由新疆在线咨询 2022-10-26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在认定事实上或者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必须提交审判委员会处理。最高人民法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
-
什么叫审判监督,审判监督程序的审限是多长时间福建在线咨询 2021-04-14审判监督是指对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监督,监督的主体可以是国家权力机关、人民检察院、新闻媒体等,人民法院体系内还可以有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监督;监督的形式可以有第二审人民法院对第一审人民法院的监督,负责死刑复核的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的监督以及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下级人民法院的监督等。 根据现行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审判监督程序可以分为人民法院的监督、人民检察院的监督以及当事人的申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