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预备行为的认定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11-16 10:30:07 450 人看过

诈骗预备行为是指为了诈骗犯罪而准备实施诈骗犯罪所需的工具和物品的行为,或者为达到犯罪目的创造条件的行为,如准备工具以外的其他创造条件的行为。如果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没有能够“着手”,那么就应当认定为诈骗预备行为。

对于诈骗罪预备行为的认定,相关规定为:(一)准备实施诈骗犯罪所需的工具和物品的行为。

(二)为达到犯罪目的创造条件的行为,主要指准备工具以外的其他创造条件的行为。

(三)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没有能够“着手”。

如何理解诈骗罪预备行为的着手阶段?

诈骗罪预备行为的着手阶段是指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实施诈骗行为的准备工作,如研究目标对象、准备诈骗材料等。着手阶段是诈骗罪的预备阶段,如果着手阶段的行为构成犯罪,那么预备阶段的行为也构成犯罪预备,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因此,对于诈骗罪预备行为的认定,需要同时满足准备实施诈骗犯罪所需的工具和物品的行为、为达到犯罪目的创造条件的行为以及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没有能够“着手”三个条件。如果着手阶段的行为构成犯罪,那么预备阶段的行为也构成犯罪预备,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根据《刑法》第二十二条,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10日 11:5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犯罪目的相关文章
  • 绑架罪预备行为的认定
    绑架罪的预备就是指犯罪分子为实施绑架行为做的准备工作,包括购买犯罪工具,绑架地点调查踩点等行为。如果犯罪分子为了实施绑架罪从而已经购买了需要的犯罪工具,也在绑架地点多次踩点调查,以及其他为了绑架被害人而做出的预备行为,那么就有可能就是犯罪预备。一、犯罪预备的认定原则是什么(一)有犯罪预备行为即有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常见的预备行为有5种:1、准备工具;2、练习犯罪的手段,比如说,为了扒窃,练习扒窃的技能;3、进行犯罪前的调查,比如说,盗窃之前的踩点,杀人之前了解被害人的情况;4、排除实行犯罪的障碍,比如说,要盗窃、抢劫的时候先把人家的狗给毒死;5、勾引共犯,其中也包括为了实施某种犯罪而组织犯罪集团,这种组织、参加犯罪集团的行为也是犯罪的一个预备行为,比如说,为了盗窃和抢劫而勾结共犯或者组织犯罪集团就是盗窃、抢劫的预备行为。(二)具有犯罪的目的即是为了实施某一个犯罪,这个对决定
    2023-03-09
    308人看过
  • 犯罪行为预备行为如何认定
    犯罪行为预备行为的认定如下,(一)有犯罪预备行为即有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常见的预备行为有5种:1、准备工具;2、练习犯罪的手段,比如说,为了扒窃,练习扒窃的技能;3、进行犯罪前的调查,比如说,盗窃之前的踩点,杀人之前了解被害人的情况;4、排除实行犯罪的障碍,比如说,要盗窃、抢劫的时候先把人家的狗给毒死;5、勾引共犯,其中也包括为了实施某种犯罪而组织犯罪集团,这种组织、参加犯罪集团的行为也是犯罪的一个预备行为,比如说,为了盗窃和抢劫而勾结共犯或者组织犯罪集团就是盗窃、抢劫的预备行为。但是,如果行为人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的,属于实行行为。因为这两种犯罪集团是刑法分则直接禁止的犯罪行为。大家一定要注意具体常见的预备行为。因为关于预备行为,刑法分则是没有具体规定的,刑法分则规定的都是实行行为。所以说,对犯罪预备行为一般掌握只有根据上述的归纳总结。(二)具有
    2023-03-18
    137人看过
  • 犯罪行为预备行为如何认定?
    犯罪行为预备行为的认定如下,(一)有犯罪预备行为即有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常见的预备行为有5种:1、准备工具;2、练习犯罪的手段,比如说,为了扒窃,练习扒窃的技能;3、进行犯罪前的调查,比如说,盗窃之前的踩点,杀人之前了解被害人的情况;4、排除实行犯罪的障碍,比如说,要盗窃、抢劫的时候先把人家的狗给毒死;5、勾引共犯,其中也包括为了实施某种犯罪而组织犯罪集团,这种组织、参加犯罪集团的行为也是犯罪的一个预备行为,比如说,为了盗窃和抢劫而勾结共犯或者组织犯罪集团就是盗窃、抢劫的预备行为。但是,如果行为人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的,属于实行行为。因为这两种犯罪集团是刑法分则直接禁止的犯罪行为。大家一定要注意具体常见的预备行为。因为关于预备行为,刑法分则是没有具体规定的,刑法分则规定的都是实行行为。所以说,对犯罪预备行为一般掌握只有根据上述的归纳总结。(二)具有
    2023-03-29
    132人看过
  • 犯罪行为预备行为如何认定?
    一、犯罪行为预备行为如何认定?犯罪行为预备行为的认定如下,(一)有犯罪预备行为即有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常见的预备行为有5种:1、准备工具;2、练习犯罪的手段,比如说,为了扒窃,练习扒窃的技能;3、进行犯罪前的调查,比如说,盗窃之前的踩点,杀人之前了解被害人的情况;4、排除实行犯罪的障碍,比如说,要盗窃、抢劫的时候先把人家的狗给毒死;5、勾引共犯,其中也包括为了实施某种犯罪而组织犯罪集团,这种组织、参加犯罪集团的行为也是犯罪的一个预备行为,比如说,为了盗窃和抢劫而勾结共犯或者组织犯罪集团就是盗窃、抢劫的预备行为。但是,如果行为人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的,属于实行行为。因为这两种犯罪集团是刑法分则直接禁止的犯罪行为。大家一定要注意具体常见的预备行为。因为关于预备行为,刑法分则是没有具体规定的,刑法分则规定的都是实行行为。所以说,对犯罪预备行为一般掌握只有
    2023-04-28
    108人看过
  • 犯罪预备行为认定的程序
    认定犯罪预备行为结果如下:(一)有犯罪预备行为,即有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常见的准备行为有五种:准备工具;练习犯罪手段;犯罪前调查;排除犯罪障碍;勾引共犯。(二)犯罪的目的是实施某一犯罪,对决定预备行为的性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观意图对行为的性质有很大的主导作用。(三)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无法开始。意志以外的原因,是指足以阻碍行为人开始实施和完成犯罪的因素。犯罪行为的预备阶段怎么认定犯罪预备,是指做实施犯罪前的准备工作。如预备犯罪工具、创造犯罪条件等。在认定犯罪预备时,应注意下述三种区分:(一)犯罪预备与犯罪预备阶段的区分:在认定犯罪预备时,必须把犯罪预备与犯罪的预备阶段区别开来。犯罪预备是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的一种停顿状态,而犯罪的预备阶段是行为发展的一个过程。(二)犯罪预备与犯意表示的区别:在认定犯罪预备时,必须把犯罪预备与犯意表示区别开来。犯意表示是在实施犯罪活动以前,把自
    2023-07-05
    89人看过
  • 如何认定犯罪预备行为
    (一)有犯罪预备行为即有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常见的预备行为有5种:1、准备工具;2、练习犯罪的手段,比如说,为了扒窃,练习扒窃的技能;3、进行犯罪前的调查,比如说,盗窃之前的踩点,杀人之前了解被害人的情况;4、排除实行犯罪的障碍,比如说,要盗窃、抢劫的时候先把人家的狗给毒死;5、勾引共犯,其中也包括为了实施某种犯罪而组织犯罪集团,这种组织、参加犯罪集团的行为也是犯罪的一个预备行为,比如说,为了盗窃和抢劫而勾结共犯或者组织犯罪集团就是盗窃、抢劫的预备行为。但是,如果行为人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的,属于实行行为。因为这两种犯罪集团是刑法分则直接禁止的犯罪行为。大家一定要注意具体常见的预备行为。因为关于预备行为,刑法分则是没有具体规定的,刑法分则规定的都是实行行为。所以说,对犯罪预备行为一般掌握只有根据上述的归纳总结。(二)具有犯罪的目的即是为了实施某一个
    2023-03-04
    215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犯罪目的是指实施犯罪行为人主观上所追求的非法利益。这种非法利益可以是物质性的,也可以是精神性的;可以是违法的结果,也可以是不法状态本身。犯罪目的对犯罪动机具有决定和制约作用,它支配着行为人对犯罪对象的选择和对危害结果的追求。... 更多>

    #犯罪目的
    相关咨询
    • 诈骗罪的预备行为是怎么认定
      重庆在线咨询 2021-06-29
      (一)为了实施诈骗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 1、诈骗罪中的罪犯为了实施诈骗准备作案工具; 2、练习诈骗犯罪的手段,比如说如何赔偿说欺骗话术技能; 3、进行诈骗犯罪前的调查,比如说了解当地人或单位的收入状况,或者人们生活习惯等; 4、排除实行诈骗犯罪的障碍,比如说撕掉警方的警示防诈骗标志、不利于诈骗工具开展的妨碍物; 5、勾引他人一起实施诈骗行为,使之成为共犯,其中也包括为了实施诈骗犯罪而组
    • 诈骗罪预备行为的认定是如何认定的?
      上海在线咨询 2023-01-14
      诈骗罪预备行为的认定的规定为: (一)为实施犯罪准备工具和物品的行为。 (二)为达到犯罪目的创造条件的行为,主要指准备工具以外的其他创造条件的行为。 (三)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没有能够着手。
    • 诈骗罪预备行为的认定是如何认定的
      北京在线咨询 2022-11-14
      诈骗罪预备行为的认定的规定为: (一)为实施犯罪准备工具和物品的行为。 (二)为达到犯罪目的创造条件的行为,主要指准备工具以外的其他创造条件的行为。 (三)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没有能够着手。
    • 诈骗罪预备行为的认定,有哪些规定
      河南在线咨询 2023-06-14
      诈骗罪预备行为的认定: (一)为实施犯罪准备工具和物品的行为。 (二)为达到犯罪目的创造条件的行为,主要指准备工具以外的其他创造条件的行为。 (三)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没有能够“着手”。
    • 诈骗罪预备行为的认定事由是什么
      香港在线咨询 2022-11-14
      诈骗罪预备行为的认定的规定为: (一)为实施犯罪准备工具和物品的行为。 (二)为达到犯罪目的创造条件的行为,主要指准备工具以外的其他创造条件的行为。 (三)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没有能够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