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支付暂行规定适用哪些劳动者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1-30 07:56:53
485 人看过
一、工资支付暂行规定适用哪些劳动者
1、工资支付暂行规定适用的劳动者如下:
(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2)、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
2、法律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二条
二、特殊情况下工资如何支付
(1)工伤假工资:职工因工伤,在医疗期间,工资照发。
(2)产假工资:女职工产假(包括流产假)期间工资照发,并且不得在女性怀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工资。
(3)事假工资:劳动部规定: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死亡,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1-
3天的婚丧假。如结婚双方不在同一地工作,直系亲属死亡在外需要本人前去料理的,可根据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在批准的婚丧假和路程假期间,职工的工资照发。
对企业职工的一般事假,由于职工在进行加班加点工作时,可以享受加班加点工资待遇,所以,一律不发给工资。对企业的行政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由于他们不享受加班加点工资待遇,所以,这些人员请事假每一季度在两个工作日以内的,工资照发,超过天数的不计发工资。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请事假的,工资照发。
(4)探亲假工资:根据国务院的有关规定,职工有规定的探亲假期间,按照本人的标准工资照发工资。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二条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工资支付条例和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494人看过
-
劳动者的工资如何支付,怎样支付工资给劳动者
298人看过
-
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工资有什么规定
132人看过
-
劳动者参加哪些社会活动应支付工资?
405人看过
-
北京市建筑施工企业劳动用工和工资支付管理暂行规定
51人看过
-
有哪些工资形式适用于劳动者?
258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违反前款规定,支付劳动者工资,有哪些侵权行为?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4-251、劳动者在履行劳动合同期间,没有按照岗位职责履行自己的义务,违反其忠于职守、维护和增进用人单位利益的义务,有未尽职责的严重过失行为或者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的故意行为,使用人单位有形财产、无形财产遭受重大损害,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2、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
-
劳动者工资怎么支付,劳动者工资应何时支付青海在线咨询 2022-10-27一、劳动者工资怎么支付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方式支付。用人单位在一般情况下,应当用人民币支付劳动者工资,特定用人单位(外资企业)可以用外币支付。除法律规定或集体合同规定的情况外,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代替货币支付。《劳动法》第50条,排除发放实物、发放有价证券等形式。按月支付应理解为每月至少发放一次工资,实行月薪制的单位,工资必须每月发放,超过企业与职工约定或劳动合同规定的每月支付工资的时间发放工资即为
-
用人单位不按规定支付劳动者工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约定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新疆在线咨询 2022-04-01对于用人单位不按法律规定,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按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
劳动者工作时间内工资支付规定江苏在线咨询 2025-02-07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的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工资的构成范围决定经济补偿的数额,具有重要意义。“工资”是劳动者劳动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21号《最低工资规定》第三条,自2004年3月1日起施行,本规定所称正常劳动,
-
哪些休假应该向劳动者支付工资?安徽在线咨询 2022-11-01根据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劳办发[1994]289号),劳动者在下列休假期间视为提供了正常劳动,应依法支付工资:法定休假日,是指法律、法规规定的劳动者休假的时间,包括法定节日(及元旦、春节、国际劳动节、国庆节及其他节假日)以及法定带薪年休假、探亲假、生育、节育、工伤、职业病等。婚丧假,是指劳动者本人结婚以及其直系亲属死亡时依法享受的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