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死不救犯法吗见死不救是否犯法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07 15:10:12 144 人看过

一、见死不救犯法吗

在一般情况下,“见死不救”只是道德谴责的对象,不属于刑法评价的范畴;但在特殊情况下,“见死不救”也会成为刑法评价的对象,“见死不救”者亦要承担刑事责任。特殊情况指的是,当“见死”者负有法律上防止他人死亡的义务时,有能力防止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却不采取措施防止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以至于他人死亡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其实质就是刑法理论上的不作为犯罪

一般认为,不作为的义务来源包括: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职务或业务要求的业务;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先行行为产生的义务。先行行为产生的义务,是指由于行为人先前实施的行为致使法律所保护的某种权利处于危险状态而产生的防止危害结果发生的义务。先行行为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才负有作为义务:

1、先行行为必须是行为人本人所实施的行为。

2、先行行为必须实际造成他人的危险状态存在。危险是指足以使合法权益遭受严重损害的一种事实状态。只有当该危险是由于行为人所实施的先行行为所直接造成时,行为人才负有防止危险结果发生的作为义务。

二、见死不救应该受到哪些处罚?

见死不救,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有作为义务的见死不救,二是没有作为义务的见死不救。

对于有作为义务的见死不救,那行为人是触犯刑法的。一般定性为故意杀人罪。例如,张三抱着邻居的五岁小孩出去玩耍,小孩掉进粪坑里,张三嫌脏而不救导致小孩溺亡,那张三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按故意杀人罪来定罪处罚。又如嫖客到卖淫场所嫖娼时突发心脏病,妓女不救,也涉嫌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对于没有作为义务的见死不救,不构成犯罪。如大街上李四被撞了,求路人张三救他,张三扬长而去,李四因没有得到求助而死亡,那张三不构成犯罪。又如张三去一荒山上打猎,发现一弃婴,明知不救弃婴会死亡,张三没救,也不构成犯罪。

在某些负有特定义务或先义务的情况下,不作为(包括见死不救)也能构成犯罪行为。如甲带邻居小孩出去游泳,甲在会游泳的情况下,放任小孩溺水死亡,构成过失杀人罪;但若甲为路人的话,见死不救,就没有法律上的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02日 19:3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见死不救是否犯法?法律是否追究责任?
    根据我国现有法律,故意杀人触犯刑法,依据法律主体的行为能力,是否有完全的行为能力,对于成年人并且正常精神状态下可能会被判无期或死缓或死刑。而见死不救,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不作为的行为。一般公民见死不救承担社会舆论的谴责,不承担法律责任,因为没有法律特定义务,但负有特定义务的公务员、工作人员及法律授权的人员不但违法甚至犯罪。如警察、党员、夫妻关系的,有抚养扶助关系的父母和子女。见死不救怎么处罚没有直接对此种行为入罪。只有对具有法定义务或者其先前行为构成了这种义务的人,根据其行为的特征可能会认定为某种犯罪,如渎职罪等。1、见死不救,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有作为义务的见死不救,二是没有作为义务的见死不救。2、对于有作为义务的见死不救,那行为人是触犯刑法的。一般定性为故意杀人罪。3、对于没有作为义务的见死不救,不构成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二条人民警察的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
    2023-07-11
    251人看过
  • 法律对见死不救的规定犯法吗?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遗弃罪】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再如交通肇事罪,如果肇事人逃逸致人死亡会加重刑罚。第一百叁十叁条【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叁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叁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第叁百九十七条【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叁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叁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2、《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二条第一款规定:“人民警察的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
    2023-04-07
    125人看过
  • 小孩溺水张某不施救,见死不救犯法吗
    有作为义务而不作为的,构成故意杀人罪。没有作为义务见死不救的不构成犯罪。不作为是指犯罪人有义务实施并且能够实施某种积极的行为而未实施的行为,即应该做也能够做而未做的情况。而不作为客观方面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行为人负有某种积极行为的义务,这是构成犯罪的不作为的前提。这包括:法律明文规定的特定义务;职务上或者业务上要求履行的义务;由行为人先行的行为而使法律所保护的某种利益处于危险状态所产生的义务等。其次是行为人有履行特定义务的实际可能性而未履行,但由于某种原因而不具备履行该项义务的实际可能性,则不构成犯罪的不作为。第三行为人未履行特定义务的不作为行为导致危害结果的发生,即不作为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
    2023-06-03
    270人看过
  • 见死不救应该受到哪些处罚以及警察见死不救犯法吗
    见死不救应该受到的处罚是对于没有作为义务的见死不救,不构成犯罪,在某些负有特定义务或先义务的情况下,不作为也能构成犯罪行为。警察见死不救犯法,作为警察如果不尽到职责,其面临最严重的起诉就将是故意杀人。一、医生不救人违法吗要判断医生见死不救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要对该行为的性质进行认定。我国的刑法理论对于构成不作为犯罪的作为义务来源是有明确规定的。作为义务来源有四种:(1)法律明文的规定义务。(2)职务或义务要求的业务。(3)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4)先前行为引起的义务。医生在工作期间见死不救导致患者死亡的行为是一种典型的不作为行为,而要认定该不作为行为是否构成不作为犯罪就要判断医生对于死去的患者是否存在作为义务。二、构成决水罪的要件有哪些决水罪的构成要件有:一、客体要件决水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生命、健康或重大财产的安全。二、客观要件决水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决
    2023-03-20
    145人看过
  • 刑法 见死不救罪
    见死不救对于没有作为义务的见死不救,不构成犯罪。对于有作为义务的见死不救,那行为人是触犯刑法的。一般定性为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一、构成故意杀人罪的要件是什么构成故意杀人罪的要件是:1、客体要件,故意杀人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2、客观要件,有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只有那些有特定义务防止他人死亡的人才能构成以不作为行为实施的杀人罪;3、主要要件一般主体,自然人;4、主观要件,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并以剥夺他人生命为目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二、什么是故意杀人罪和故意杀人未遂罪没有故意杀人未遂罪,只有犯故意杀人罪未遂的情节。故意杀人未遂的,可以比照故意杀人罪的既遂犯,即行为人故意杀人的构成本罪既遂,一般应处
    2023-03-08
    136人看过
  • 见死不救是否构成违法?
    一、见死不救是否构成违法?1、见死不救,如不负特定义务,一般不构成犯罪,属于道德上的谴责。2、如果故意见死不救的人负有以下义务,如果他违背了该义务,那么这种情况下故意见死不救就涉嫌犯罪或违法、违纪:法律明文规定的作为义务,如警察负有保护人民责任,不能见死不救;职务或者业务要求的作为义务,如消防员看到有火灾不救;法律行为产生的作为义务;先行行为引起的作为义务,如一大人带着一未小孩出去玩,孩子落水,大人必须救助。二、见死不救构成犯罪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行为人负有实施特定积极行为的法律性质的义务。这种义务要求是法律性质的义务,并且要求其内容是积极行为。这种义务的来源主要有:(1)法律、法规明文规定的义务。如我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因此,拒不抚养、赡养的行为,可能构成不作为犯罪。《民法典》第二十六条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
    2023-04-18
    152人看过
  • 见死不救在哪种情况下犯法
    一、见死不救在哪种情况下犯法见死不救是否属于犯法吗在一般情况下,“见死不救”只是道德谴责的对象,不属于刑法评价的范畴;但在特殊情况下,“见死不救”也会成为刑法评价的对象,“见死不救”者亦要承担刑事责任。特殊情况指的是,当“见死”者负有法律上防止他人死亡的义务时,有能力防止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却不采取措施防止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以至于他人死亡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其实质就是刑法理论上的不作为犯罪。二、见死不救在刑法中判处什么处罚见死不救在刑法中判处的刑罚主要有:1.见死不救,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有作为义务的见死不救,二是没有作为义务的见死不救。2.对于有作为义务的见死不救,那行为人是触犯刑法的。一般定性为故意杀人罪。3.对于没有作为义务的见死不救,不构成犯罪。三、见死不救构成犯罪需要具备的条件有哪些见死不救构成犯罪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行为人负有实施特定积极行为的法律性质的义务。这种义
    2023-03-13
    424人看过
  • 见死不救是否应该立法
    见死不救应不应该立法的争议是很久就存在的了,有利有弊。利见死不救需要用法律进行指引应该立法惩罚见死不救者。我们国家的道德滑坡严重,特别是受一些司法案例影响,讹诈救助者、诬陷好人的情况让社会风气变得很坏。需要通过法律进行道德指引,而案例也往往是推动法律产生的动力。立法可以让人们有罪恶感法律可以规范人们的行为,立法之后人们就会有责任感。这是道德约束和法律约束的区别,法律会让人有罪恶感,而道德只会让人产生愧疚感。罪恶感是很难消除的,而愧疚感会被一些合理化的东西消除。通过立法可以让人们重新定位如果立法规定见死不救要受到处罚,人们就会重新定位。假如我救助了,我还能得到良心的安定;假如我不救助,可能会受到处罚。因此,法律可以更好地规范人的行为,让人们对需要帮助者进行施救。弊这是道德规范,不能用法律处理见死不救,是一种不作为行为。不作为行为要入罪都是有一个“法定的职责”为前提。而见死不救,只是一种道德义
    2023-06-03
    147人看过
  • 陌生人见死不救算是犯罪吗
    陌生人见死不救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来认定是否犯法。见死不救分为有作为义务和无作为义务两种类型。对于有作为义务的见死不救,那行为人是触犯刑法的,一般定性为故意杀人罪。对于没有作为义务的见死不救,不构成犯罪。一、不作为犯罪类型有哪些?不作为犯罪类型有:纯正不作为犯、不纯正不作为犯、混合不作为犯。1、纯正不作为犯纯正不作为犯是指由刑法明文规定的只能由不作为构成的犯罪,它是以不履行特定义务为构成要件的犯罪。也就是说,在我国现行刑法中,行为人的行为但凡符合法律明文规定的不作为犯罪的构成要件,都可根据法律的规定定罪量刑,因此,纯正不作为犯罪的成立必须以构成要件齐备为前提。例如,遗弃罪,拒不救援友邻部队罪等。所谓“纯正”指的是该类犯罪只能由不作为行为构成,而不能由作为行为构成。同时,在纯正不作为犯罪的犯罪构成中,对法定义务的违反,是该类犯罪成立的前提,也是该类犯罪构成纯正不作为犯罪的构成要件中的重要内容。
    2023-03-07
    255人看过
  • 法律可否惩治见死不救
    一、法律可否惩治见死不救1、没有法定义务的人,即使见死不救的,法律也无权进行干涉。但负有法定义务的特定主体,应当救人且能救人而不救,将被追究法律责任。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条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二、见死不救应该受到哪些处罚1、见死不救,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有作为义务的见死不救,二是没有作为义务的见死不救。2、对于有作为义务的见死不救,那行为人是触犯刑法的。一般定性为故意杀人罪。例如,张三抱着邻居的五岁小孩出去玩耍,小孩掉进粪坑里,张三嫌脏而不救导致小孩溺亡,那张三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按故意杀人罪来定罪处罚。又如嫖客到卖淫场所嫖娼时突发心脏病,当场的人不救,也涉嫌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3、对于没有作为义务的见死不救,不构成犯罪。如大街上李四被撞了,求路人张三救他,张三扬长而去,李四因没有得到求助而死亡,那张三不构成
    2023-04-22
    225人看过
  • 见死不救罪处罚法
    见死不救对于没有作为义务的见死不救,不构成犯罪。对于有作为义务的见死不救,那行为人是触犯刑法的。一般定性为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一、把老人打死会判死刑吗如果一个老人没有行动能力,而又是正常人肯定会判死刑涉嫌故意杀人罪,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涉嫌故意伤罪,致人死亡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根据刑法相关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二、故意杀人的量刑标准是怎样的?我国《刑法》中对于故意杀人罪所规定的量刑标准如下:一般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是实害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三、投毒杀人多少年不判
    2023-02-19
    408人看过
  • 见死不救也构成犯罪么?
    在一般情况下,“见死不救”只是道德谴责的对象,不属于刑法评价的范畴;但在特殊情况下,“见死不救”也会成为刑法评价的对象,“见死不救”者亦要承担刑事责任。特殊情况指的是,当“见死”者负有法律上防止他人死亡的义务时,有能力防止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却不采取措施防止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以至于他人死亡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其实质就是刑法理论上的不作为犯罪。一般认为,不作为的义务来源包括: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职务或业务要求的业务;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先行行为产生的义务。先行行为产生的义务,是指由于行为人先前实施的行为致使法律所保护的某种权利处于危险状态而产生的防止危害结果发生的义务。先行行为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才负有作为义务:1、先行行为必须是行为人本人所实施的行为。2、先行行为必须实际造成他人的危险状态存在。危险是指足以使合法权益遭受严重损害的一种事实状态。只有当该危险是由于行为人所实施的先行行为所直
    2023-03-08
    174人看过
  • 对亲戚见死不救犯法吗,都有哪些规定
    第一是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比如警察执行公务中保护公民的财产、人身安全的义务;第二是业务上的要求,比如值班医生负有抢救病危病人的义务;第三是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比如说受雇为他人照顾小孩的保姆负有看护小孩,使其免受意外伤害的义务;第四是先行行为引起的义务,比如交通肇事把人撞伤了,就有把人送到医院救治的义务。除了这四种义务之外,是不能设定其他义务的。一、根据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动机可以将故意杀人罪的行为大致划分为以下几种:第一种,谋财型杀人案件:指作案人为非法获取公私财物而实施杀人的犯罪案件。这类案件包括抢劫杀人案件、盗窃杀人案件、谋财害命案件等。第二种,复仇型杀人案件:指作案人为了发泄内心的积怨而实施杀人的案件。包括私仇报复杀人案件、报复社会杀人案件等。第三种,情欲型杀人案件:指作案人为了满足个人性欲或感情纠葛引发矛盾而实施杀人的犯罪事件。包括强奸杀人案件、奸情杀人案件、恋爱婚姻纠纷杀人案件、性变
    2023-03-23
    416人看过
  • 哪个国家见死不救是违法
    《德国刑法典》第330条C规定:意外事故或公共危险或急难时,有救助之必要,依当时的情形又有可能,尤其对自己并无显著危险且不违反其他重要义务而不救助者,处一年以下自由刑或并处罚金。《法国刑法典》223-6条第二款亦明确规定:任何人对于危险之中的他人,能够自己采取行动,或能够唤起救助行为,且对其本人或第三人无危险,而故意放弃给予救助的,处五年监禁并处五十万法郎罚金。意大利、俄罗斯等国刑法亦有类似规定。由于行为人实施先行行为,使某种由法律保护的合法权益处于遭受严重损害的危险状态,该行为人产生采取积极行为阻止损害结果发生的义务,这就是由先前行为引起的救助义务。但是这种行为——义务——作为or不作为的罪与非罪认定模式在实践中少见。消防员、警察、医生这些特定行业是最容易因为“见死不救”触犯法律。刑法中对于见死不救的规定大部分见于刑法第九章“渎职罪”,第三百九十七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
    2023-06-12
    350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见死不救犯法吗,会判刑吗?
      香港在线咨询 2023-06-15
      在某些负有特定义务或先义务的情况下,不作为(包括见死不救)也能构成犯罪行为,会触犯刑法,有机会判刑。我国法律将见死不救分为两种, 1、有作为义务的见死不救。 2、没有作为义务的见死不救。对于有作为义务的见死不救,那行为人是触犯刑法的。一般定性为故意杀人罪。
    • 如果路边见死不救犯法吗?
      四川在线咨询 2023-02-14
      如果是有义务的见死不救是犯法了。对于有作为义务的见死不救,那行为人是触犯刑法的。一般定性为故意杀人罪。例如,张三抱着邻居的五岁小孩出去玩耍,小孩掉进粪坑里,张三嫌脏而不救导致小孩溺亡,那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按故意杀人罪来定罪处罚。
    • 见死不救应该受到哪些处罚以及警察见死不救犯法吗
      福建在线咨询 2023-09-14
      见死不救应该受到的处罚是对于没有作为义务的见死不救,不构成犯罪,在某些负有特定义务或先义务的情况下,不作为也能构成犯罪行为。警察见死不救犯法,作为警察如果不尽到职责,其面临最严重的起诉就将是故意杀人。
    • 见死不救是全民而非犯罪吗?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8-18
      构成不作为犯罪,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 首先,不作为犯的“不作为”为行为的方式之一,是指犯罪人有义务实施并且能够实施某中积极的行为而未实施的行为,它违反了刑法的命令性规范,既应该做且能够做而未做的情况。 其次, 不作为在客观方面须具备三个条件: 1、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义务,这是构成犯罪的不作为的前提。 2、行为人有履行特定义务的实际可能而未履行。 3、不作为行为侵犯了刑法所保护的客体和对象
    • 见死不救会不会构成犯罪
      重庆在线咨询 2022-10-11
      见死不救是一种不作为。见死不救构成犯罪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行为人负有实施特定积极行为的法律性质的义务。 2、行为人能够履行特定义务。 3、行为人不履行特定义务,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危害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