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从立案到审判结果:全过程解析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7-18 09:06:00 210 人看过

民事案件从立案到结案要经过的程序有:

1、立案。

符合立案条件的,登记立案;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材料,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需要补充材料的,在补充材料后7日内决定是否立案,立案期限从补正后交人民法院的次日起算。

2、诉前财产保全

法院应在48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保全的,应立即执行(申请人必须提供担保)。申请人应该在采取保全措施后30日内起诉。

3、申请证据保全

民事诉讼从立案到结案需要多长时间

1、立案时间

符合立案条件的,登记立案;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材料,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需要补充材料的,在补充材料后7日内决定是否立案,立案期限从补正后交人民法院的次日起算。由上级人民法院转交下级人民法院立案的案件,从受诉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的次日起算。

2、诉前财产保全时间

法院应在48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保全的,应立即执行(申请人必须提供担保)。申请人应该在采取保全措施后30日内起诉。

申请证据保全时间

当事人依据《民事诉讼法》第百十一条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不得迟于举证期限届满前7日。

法院通知当事人开庭的时间

诉讼法规定是在开庭前3天通知。

3、被告答辩状的时间

人民法院在立案之日起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

被告在收到起诉状之日起15日内提出答辩状。注意: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被告提出答辩状的,人民法院会在收到之日起5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给原告。

4、当事人举证时间

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并经人民法院准许。人民法院确定举证期限,第一审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于15日,当事人提供新的证据的第二审案件不得少于10日。举证期限届满后,当事人对已经提供的证据,申请提供反驳证据或者对证据来源、形式等方面的瑕疵进行补正的,人民法院可以酌情再次确定举证期限,该期限不受前款规定的限制。简易程序法院指定可以少于30日,当事人协商不超过15日。从收到受理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次日计算。

5、申请证人出庭时间

应在举证期限届满前10日提出。

法院审结案件所需时间

简易程序案件:3个月;

一审普通程序案件:6个月;

上诉案件:3个月;

特别程序:30天内;公告期满后30天内;

再审案件:3个月内。

三种情况不计入审限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规定,下列事项耽误的期间不计入审限:

1、公告期间,即从法院在报纸上正式发出公告之日起至公告期满的时间。

2、鉴定期间,即从当事人提出书面鉴定申请至鉴定机构出具正式的鉴定结论之间的时间。

3、处理管辖问题的期间,即从当事人提出书面管辖异议至二审法院就管辖问题作出终审裁定书的时间以及处理人民法院之间的管辖争议的期间。

法院判送达判决书的时间

当庭宣判的,应当在10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

上诉的时间

对判决不服,要在规定时间内及时上诉,对判决不服上诉期为15天,对裁定不服的上诉期为10天,在判决和裁定的最后一部分内容中会有相应的提示。从领取相应文书的次日起算。

二审的时间

对判决上诉,审理期限为3个月,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3个月。

对裁定的上诉,审理期限为30日,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审限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关于民事诉讼结案怎么结这个问题,我们要注意,在进行结案的时候,只要符合判决、调解成功以及撤诉这三种情况中的任意一种我们就可以进行结案。另外,如果我们对于案件的判决结果不服,是可以提出自己的异议的,但是需要在一定的时间期限内提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六十一条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第一百四十九条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08日 06:0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鉴定结论相关文章
  • 民事诉讼案件从立案到审判所需时间长短
    对于审限,民诉法明确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审限为3个月,3个月内必须结案,不能延长审限。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一审法院应当在给予的审限内作出判决。此时,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而上诉,案件进入二审程序,按二审的审限进行审理,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人民法院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或者公告期满后三十日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但审理选民资格的案件除外。人民法院受理选民资格案件后,必须在选举日前审结。报警到立案需要多长时间报警到立案需要七天。一般情况下,报警后公安机关接到犯罪线索,需先审查,再决定是否立案
    2023-07-06
    123人看过
  • 行政诉讼立案程序全解析
    1、起诉。2、受理。3、行政诉讼第一审程序。审理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有: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并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将开庭的时间、地点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应公开审理的案件,公告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时间、地点。行政诉讼不立案怎么办?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裁定书应当载明不予立案的理由。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对于不接收起诉状、接收起诉状后不出具书面凭证,以及不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起诉状内容的,当事人可以向上级人民法院投诉,上级人民法院应当责令改正,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
    2023-07-06
    305人看过
  • 民事诉讼的基本流程:从立案到审判、判决、执行的步骤
    民事案件从立案到结案要经过的程序有:1、立案。符合立案条件的,登记立案;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材料,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需要补充材料的,在补充材料后7日内决定是否立案,立案期限从补正后交人民法院的次日起算。2、诉前财产保全。法院应在48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保全的,应立即执行(申请人必须提供担保)。申请人应该在采取保全措施后30日内起诉。3、申请证据保全。当事人依据《民事诉讼法》第百十一条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不得迟于举证期限届满前7日。4、法院通知当事人开庭。5、被告答辩状的时间。人民法院在立案之日起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在收到起诉状之日起15日内提出答辩状。6、当事人举证。7、申请证人出庭。8、法院审结案件所需时间。简易程序案件:3个月。一审普通程序案件:6个月。上诉案件:3个月。民事案件从立案到结案要多久民事诉讼案件从立案到结案,一般需
    2023-07-08
    211人看过
  • 民事诉讼起诉流程全解析
    民事诉讼的主要流程有:1、原告向法院起诉。2、法院受理后,向原告送达受理通知书和开庭传票,并通知交费被告送达诉状和证据材料副本、开庭传票等。3、法院开庭审理,并依法调解或判决。4、如果当事人对判决不服的,可在15日内上诉,由上一级法院重新审理并调解或判决。5、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则另一方可向法院申请执行。当事人应当向人民法院交纳的诉讼费用包括:(一)案件受理费(二)申请费(三)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理算人员在人民法院指定日期出庭发生的交通费、住宿费、生活费和误工补贴。民事案件收费标准的确定,主要考虑两个因素:其一是诉讼费用的性质。其二,应考虑案件的性质。具体标准应按国务院《诉讼费用交纳办法》执行。民事诉讼去哪个级别法院起诉民事诉讼去哪个级别法院起诉即涉诉案件应由哪个级别法院管辖,我国《民事诉讼法》对级别管辖的具体规定如下:1.基层人民法院(指县级、不设区的市级、市辖区的法
    2023-07-05
    434人看过
  • 民事诉讼从立案到结案需要多长时间
    民事诉讼案,一审结案时间最长不超过六个月,二审结案时间最长不超过三个月。立案时间符合立案条件的,登记立案;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材料,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需要补充材料的,在补充材料后7日内决定是否立案,立案期限从补正后交人民法院的次日起算。由上级人民法院转交下级人民法院立案的案件,从受诉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的次日起算。诉前财产保全时间法院应在48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保全的,应立即执行(申请人必须提供担保)。申请人应该在采取保全措施后30日内起诉。申请证据保全时间当事人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七十四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不得迟于举证期限届满前7日。法院通知当事人开庭的时间诉讼法规定是在开庭前3天通知。被告答辩状的时间人民法院在立案之日起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在收到起诉状之日起15日内提出答辩状。注意: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被告提
    2023-04-27
    279人看过
  • 在民事诉讼中从立案到审判需要多长时间
    民事诉讼中从立案到审判需要的时间是: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需要六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需要三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一个月。一、起诉离婚一审和二审多久到判决书一审二审间隔一般不超过三个月。1、一审审限一般6个月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一审民事案件的审限为6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法院批准;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的审限为3个月,不能延长,若3个月内不能审结,转为普通程序继续审理。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第一百六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
    2023-06-19
    396人看过
换一批
#刑事证据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鉴定结论
    相关咨询
    • 民事诉讼从立案到审结需要多久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6-24
      如是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如是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 民事诉讼从立案到审判结案需要多长时间?
      浙江在线咨询 2022-11-20
      1、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2、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 民事诉讼从立案到审判是经过多长时间?
      河北在线咨询 2022-10-06
      法律上没有规定从立案到开庭的具体时限,由主办法官根据情况决定开庭日期,但对整个审理过程规定了明确的时限。以下是民事案件的一审期限。法律规定:《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一条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第一百四十九条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 2023年民事诉讼立案到审判结果要多久
      青海在线咨询 2023-07-15
      1、如是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 2、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 3、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4、如是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 民事诉讼从立案到审结需要多长时间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6-13
      符合立案条件的,登记立案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材料,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需要补充材料的,在补充材料后7日内决定是否立案,立案期限从补正后交人民法院的次日起算。由上级人民法院转交下级人民法院立案的案件,从受诉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的次日起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