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果对方欠钱不还可以携带相关的借贷证明去向人民法院起诉,让法院判决对方执行债务。法院判决书下来之后当事人就可以向法院申请让对方执行判决书。如果对方是有财产而拒不还钱的话,那么法院对通过强制执行的手段将对方进行拘留让对方执行判决书。但是如果对方是没有财产而无法执行的话,那么此时法院是不能对其拘留的。
二、对方欠钱不还可以让法院拘留他
打电话自首算自首吗
打电话自首算自首。犯罪嫌疑人因病、伤或者为了减轻犯罪后果,委托他人先代为投案,或者先以信电投案的,应当视为自动投案。对于接到办案机关的电话通知的到案的情形,犯罪嫌疑人往往会错误的认识其已经丧失了“改过自新”的自首机会。但根据法律及司法解释有关规定宜认定为自首。
根据认定自首的立法目的、精神也可以得出同样结论,自动投案要求的是犯罪嫌疑人的“自动性”、“主动性”。在电话通知之后,由于其人身自由并没有受到限制,其完全可以选择不去相关地点接受调查。其选择了“自动投案”足以显示出其“主动性”、“自动性”。
同样的根据“举重以明轻”的理论,既然犯罪嫌疑人被通缉之后在一定情况之下都可以认定为自首。将电话通知之后到案如实供述罪行的行为人认定为自首亦符合立法目的和精神。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
【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二)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的;(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查封、扣押的财产,或者已被清点并责令其保管的财产,转移已被冻结的财产的;(四)对司法工作人员、诉讼参加人、证人、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协助执行的人,进行侮辱、诽谤、诬陷、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五)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阻碍司法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的;(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
-
如何应对催债电话对家人的骚扰
480人看过
-
如何应对每天接到的骚扰电话?
500人看过
-
如何应对频繁电话和消息骚扰?
497人看过
-
——应对骚扰电话的策略
439人看过
-
如何对骚扰电话进行举报
139人看过
-
如何举报电话骚扰
410人看过
电话骚扰是指推销产品或者是一些冒充警方、银行工作人员进行诈骗以及故意电话骚扰的行为。 手机管家安全专家表示,普通手机用户防范骚扰电话、垃圾短信、诈骗电话的主要方法是保护好个人信息,同时学会使用手机安全软件。此外,有效根治骚扰电话和垃圾短信需... 更多>
-
骚扰电话对被骚扰者造成哪些影响河北在线咨询 2025-01-09打骚扰电话是一种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隐私权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等的一种人格隐私权。因此,打骚扰电话的行为属于侵犯他人隐私权的。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
多次接到他人骚扰电话,骚扰者应该治什么罪?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0-26这个不能一概而论,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主要是看骚扰的内容及产生的危害后果,如果是敲诈勒索的,可能就会涉嫌犯罪,如果是普通的谩骂,那只是违法,但不涉嫌犯罪。如有其它疑问,可致电本律师详询
-
客户欠钱不还怎么办?可以打电话骚扰吗?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5-02不可以。上门骚扰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具体的处理方法是: 债权人可以先与该客户就偿还货款的事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债权人可以收集该客户拒不还款的相关证据,写好起诉状,向该客户所在地或者合同履行地的法院起诉解决。 《民法典》第五十六条个体工商户的债务,个人经营的,以个人财产承担;家庭经营的,以家庭财产承担;无法区分的,以家庭财产承担。 农村承包经营户的债务,以从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的农户财产承担;事实上
-
-
骚扰电话怎样立案,骚扰电话立案标准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4-09-03《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的规定,涉嫌干扰他人正常生活,你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要求立案查处. 本案必须达到三次以上,因此,你接听电话或者信息时,要进行录音,保存好证据. 附:《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