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作为一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我们每一个人如果触犯法律,都最终难逃法律的制裁。法律是由国家制定的体现统治阶级利益,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规定公民权力与义务,对全体公民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种行为规范。而在法律制度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可能遇到审判监督程序,那么什么是审判监督程序?审判监督程序是否影响判决的执行?这些问题让我们一一介绍。。
什么是审判监督程序
审判监督程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发现在认定事实或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依法提起并对案件进行重新审判的程序。
一般不影响执行。但审理法院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裁定中止执行。
审判监督的意义
审判监督程序既是特殊程序,又是刑事审判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刑事诉讼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
(一)审判监督程序是使刑罚权得以正确行使的可靠保障
(二)审判监督程序有利于实现上级司法机关对下级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监督
(三)审判监督程序有利于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利
审判监督程序一般不影响执行,但审理法院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裁定中止进行。
-
审判监督程序有哪些作用,审判监督程序是再审程序吗
464人看过
-
审判监督程序是重审吗以及审判监督程序的作用
322人看过
-
审判监督程序能不能再抗诉,审判监督程序是重审吗
129人看过
-
什么是审判监督,审判监督程序的审限是多久
489人看过
-
审查监督程序是否需要进行庭审?
455人看过
-
行政执法监督程序
190人看过
中止执行是指在执行过程中,由于出现了一些特殊情况,使得执行程序需要暂时停止进行,待特殊情况消失后再继续执行。中止执行的原因通常包括: 1、案件涉及重大法律问题或政策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明确法律责任; 2、案件涉及特殊情况,需要给予当事人一... 更多>
-
审判监督程序的审理监督程序包括山西在线咨询 2022-03-16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一审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一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当事人可以上诉;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二审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审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人民法院审理再审案件,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人民检察院
-
刑事案件第二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执行程序的期限辽宁在线咨询 2022-06-12对抗诉或第二审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的公诉案件,第二审人民法院通知人民检察院审阅案卷的期限,开庭10日以前 第二审人民法院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案件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期限,自收到发回的案件之日起,重新计算(即1个月以内,至迟不得超过1个半月) 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结上诉或者抗诉案件,1个月以内,至迟不得超过1个半月 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结上诉或者抗诉案件有刑诉规定情形之一的审结期限,经省、自治区、直辖市
-
错误执行裁定是否能够通过审判监督程序进行纠正河南在线咨询 2025-01-071. 如果其他各级法院发现本院已生效判决存在错误需要重新审理,应向审判委员会提出请求。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院在本院裁判错误时具有修正权,因此各法院可以暂停原判决的执行,重新组合议庭进行复审。 2. 最高人民法院具有权复查或指派下级法院重新审理发现的下级法院判决、裁定错误案件。如果指派下级法院重新审理,新审判结果必须上报至最高人民法院。 3. 如果上级人民法院发现下级法院的判决或裁定存在
-
发生法院判决不执行情况对审判程序是否有影响西藏在线咨询 2021-12-25人民法院程序,人民法院利用国家强制力量,根据法律效力文件明确具体执行内容,强制民事义务人履行义务,确保权利人的权利实现。 有影响的,将被强制执行。《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规定,当事人必须履行具有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和裁定。一方拒绝履行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法官移送执行人。
-
行政案件监督程序的提起对执行有哪些影响广东在线咨询 2022-10-24可以将中止执行的裁定口头通知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或者作出生效判决。上级人民法院决定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的,应当裁定中止原判决的执行;裁定由院长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裁定不停止执行;情况紧急的,但判决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十七条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的案件,应当作出裁定,裁定应当写明中止原判决的执行、裁定的人民法院:《行政诉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