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事实行为设立或者消灭物权是什么意思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8-12 09:14:47 358 人看过

要理解“事实行为”,就要从“法律事实”说起。法律事实又可分为自然事实和人的行为,其中自然事实包括两种:

一是状态,即某种客观情况的持续,如下落不明、权利继续不行使、未成年人已成年等;

二是事件,即某种客观情况的发生,如人的生死、果实自落于邻地、不可抗力事由的出现等。

能够产生法律后果的事实主要表现为人的行为,而人的行为又可分为法律行为、准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法律行为因以意思表示为核心要素,所以又被称之为表示行为。准法律行为虽有意思表示的外观,但不同于法律行为中的意思表示,法律行为中的意思表示是产生法律效果的依据,而准法律行为中的意思表示只是一种事实构成要素,其法律效果的产生是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只不过在某些方面可以准用法律行为的相关规定。事实行为不以意思表示为要素,属于无关乎心理状态的行为,所以又叫非表示行为。

其次,具体到本条的规定来说,能够引起物权设立或者消灭的事实行为,举例来讲:如用钢筋、水泥、砖瓦、木石建造房屋或者用布料缝制衣服,用木料制作家具,将缝制好的衣物抛弃或者将制作好的家具烧毁等。本条规定的“自事实行为成就时发生效力”,就是指房屋建成之时、衣服制成之时、书柜完成之时或者衣服被抛弃之时、书柜被烧毁之时,这些物的所有权或为设立或为消灭。

最后需要说明一点的是,我国存在许多因合法建造房屋等事实行为设立物权的情况,这种情形下的建房有些虽然缺少登记行为,但不能将这种行为形成的建筑物作为无主财产对待,对其所有权法律承认归建房人所有。

刑罚消灭是什么意思

刑罚消灭是指由于法律或事实原因,国家对犯罪人的刑罚权不再存在和有效的情况。刑罚消灭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刑罚消灭以行为人的行为构成犯罪的前提;

2、刑罚消灭归结为国家对犯罪人刑罚权的消灭。刑罚权消灭的范围,包括刑罚请求权的消灭、刑罚裁量权的消灭和刑罚执行权的消灭;

3、刑罚消灭是由于法定的或者事实的原因引起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01日 14:0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不可抗力相关文章
  • 所有权的消灭是什么意思
    所有权脱离特定的民事主体。所有权消灭原因引起所有权的丧失的原因有:(1)所有权的转让。转让的结果是所有权的相对消灭,也即让与人丧失所有权,而受让人取得所有权。(2)标的物灭失。这是指作为所有权客体的物的毁损、灭失,即改变了其自然状态。(3)所有权主体的消灭。这是指作为所有权的公民死亡,法人解散、被撤销等。(4)所有权的抛弃。这是指权利主体放弃其财产权,抛弃某项财产。(5)所有权被强制消灭。这是指国家依法采取强制措施,迫使所有人转移所有权。如依法对其财产征购、征收、强制执行等。所有权取得确认财产所有权的取得和丧失,总是基于一定的法律事实,即能够使所有权法律关系发生、变更(主体变更)和消灭的法律事实。没有一定的法律事实,是不能产生财产取得或丧失的法律后果。财产所有权的取得,可以分为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两类。所有权的原始取得由于一定的法律事实,法律确认财产所有权法律关系的最初发生,叫做原始取得。原
    2023-04-30
    328人看过
  • 因提存而消灭的债是什么意思?
    因提存而消灭的债是指债务人进行提存,该债务消灭,提存是指债务人履行其到期债务时,因债权人的原因无正当理由而拒绝受领,或者因债权人下落不明等原因债务人无法向债权人履行债务时,可依法将其履行债务的标的物送交有关部门,以代替履行的制度。一、提存期间,提存物毁损灭火的风险由谁承担标的物提存后,毁损、灭失的风险由债权人承担,理由在于:1、履行合同义务原本是债务人的义务,由债务人为提存通知是债务人向债权人表明自己已经履行合同义务的具体表现;2、由于提存不是向债权人直接为清偿,债权人往往并不知情,法律规定债务人应当及时通知债权人,可以使其及时到提存机关领取提存标的物,减少不必要的费用和损失;3、债权人和债务人在交易过程中的相互接触和联系,使债务人对债权人的情况较之提存机关更为了解,由债务人履行通知义务更为合适。二、提存要件有哪些提存要件如下:1、债权人下落不明;2、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3、债权人死
    2023-03-14
    328人看过
  • 因提存而消灭的债是什么意思
    因提存而消灭的债是指债务人将标的物或者将标的物依法拍卖、变卖所得价款交付提存部门时,提存成立。提存成立的,视为债务人在其提存范围内已经交付标的物。提存,指由于债权人的原因而无法向其交付合同标的物时,债务人将该标的物交给提存机关而消灭债务的制度。交付合同标的物的债务人为提存人;债权人为提存领受人;交付的标的物为提存物;由国家设立并保管提存物的机关为提存机关。提存制度的建立,使债务人及时了结债务关系,避免产生延迟履行的新债务,有利于保护债务人的利益。一、股权转让金怎么核算?股权转让金提存的手续:1、债务人到提存机关提交提存申请;2、债务人提交股权转让金进行提存;3、提存机关授予债务人提存证书;4、通知债权人受领提存物。《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一条规定,债务人将标的物或者将标的物依法拍卖、变卖所得价款交付提存部门时,提存成立。提存成立的,视为债务人在其提存范围内已经交付标的物。第五百七十二条规定,标
    2023-02-28
    388人看过
  • 权利消灭的抗辩权是什么意思
    权利消灭的抗辩权指就是原来有的抗辩权现在没有了,权利失效是因为时间的原因过期了;无效就自始至终也没有权利。抗辩权的特点有哪些(一)抗辩权的客体是请求权,而且该项请求权只能是具有财产内容的抗辩权。请求权的客体为被请求人的给付行为,而抗辩权的客体则是他人的请求权,这是由抗辩权的作用所决定的,因为抗辩权是对抗他人请求权的一项权利,其行使的结果是他人的请求权暂时或永久地不能实现。同时,请求权作为抗辩权的客体只能是具有财产内容的请求权,比如物权的请求权、债权请求权,如果是具有人身内容的请求权则不得成为抗辩权的客体,因为在民法上对人身权的保护优于对财产权的保护,人身权请求权一旦产生,任何法律都不得附加条件对其行使给予限制。(二)抗辩权的有效行使权是对请求权效力的一种阻却。它并没有否认相对人的请求权,也没有变更或消灭相对人的权利。终止权则使对方的权利消灭。(三)抗辩权是永久性的权利。此处的永久性是说抗辩
    2023-06-01
    83人看过
  • 什么是物权消灭
    物权消灭
    物权消灭指因某种法律事实,致使物权与其主体分离,即权利人的物权丧失。物权的消灭与物权的转让不同,前者系物权的绝对丧失,后者系物权的相对丧失,比如权利人自愿将自己的财产通过合同方式出卖或赠与他人,此时一方当事人的物权消灭,而他方当事人的物权却相对发生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担保物权消灭:(一)主债权消灭;(二)担保物权实现;(三)债权人放弃担保物权;(四)法律规定担保物权消灭的其他情形。1、《民法典》未就权利质押有效期作出规定,但第四百四十六条规定:权利质押除适用本节规定外,适用本章第一节的规定。因此可以按照第七十四条规定作出判断,权利质押与其担保的债权同时存在,随债权消灭而消灭。2、由此可见,质押的期限一致到主债权消失为止。从民法规定来看,诉讼时效虽然为3年,但其实还有延长、重新起算和中止的规定,必须个案来对待,不能说简单切割为3年。质押人要转让股份的,必须提供所担保债权消失的证据。
    2023-08-10
    214人看过
  • 行政事实行为是什么意思?
    行政事实行为,是指行政主体作出的以影响或改变事实状态为目的、非产生法律约束力而仅产生事实上的效果的行为。行政事实行为的特征:(1)是一种公法行为。(2)是一种实施行政职权的行为;行政主体应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实施,否则需要承担违法行政的责任。(3)不以产生法律效果为目的,不具有法律的强制性,不会导致行政法上权利义务的产生、变更和消灭。(4)也可能对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产生影响(例如,行政机关在报纸上通告某厂家产品不合格、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时对行政相对人进行殴打)。对行政事实行为申请行政复议的行为合理吗对行政事实行为申请行政复议的行为是合理的。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如果对公民的利益产生侵害,公民有多种救济手段,申请复议的,应当在规定期限内提出,行政机关在五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如果决定受理,会通知给申请人。等拿到复议决定书后,当事人如果对于处罚的结果不服的还能进一步的提起行政诉讼。《中华人民共
    2023-07-03
    426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所谓不可抗力,是指合同订立后发生的,当事人订立合同时不能预见的,且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按期履行的客观现象。 不可抗力的范围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洪水、旱灾、海啸等。 (2)政府行为。这主要... 更多>

    #不可抗力
    相关咨询
    • 因事实行为而设立或者消灭物权自何时发生效力
      河北在线咨询 2023-08-11
      所谓事实行为应是指不以意思表示为要素的能够产生民事法律后果的法律事实。 事实行为不以意思表示为要素,即对行为人是否表达了某种心理状态法律不予考虑,只要有某种事实行为存在,法律便直接赋子予其法律效果。 所以,因合法建造、拆除房屋等事实行为设立或者消灭物权的,自事实行为成就时发生效力。 《民法典》第二百三十一条,因合法建造、拆除房屋等事实行为设立或者消灭物权的,自事实行为成就时发生效力。
    • 因事实行为设立、消灭物权的何时发生效力什么是“事实行为”
      安徽在线咨询 2023-08-05
      因合法建造、拆除房屋等事实行为设立或者消灭物权的,自事实行为成就时发生效力。能够引起物权设立或者消灭的事实行为,如:用钢筋、水泥等材料建造房屋,用布料缝制衣服,将缝制好的衣物抛弃或者将制作好的家具烧毁等等。
    • 主债权消灭是什么意思?为什么
      辽宁在线咨询 2022-12-03
      主债权是抵押权所担保的原本债权,是依当事人之间的主合同产生的不包括约定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在内的最开始的债权。 抵押权从产生到消灭,都是为了使主债权得以圆满实现,所以主债权毫无疑问属于抵押担保的范围。债的消灭,是指债的关系在客观上不复存在。 民法中债权消灭方式,即债的消灭原因有以下情形: 清偿,指债务人实现债权的行为。 抵销,指双方互负债务时,相互之间的债务在对等的数额内相互消灭。 提存,指债
    • “因提存而消灭”是什么意思?
      台湾在线咨询 2021-10-19
      因存款而消失的债务是指债务人依法拍卖目标物或目标物,将所得价格交给存款部门时,存款成立。存款成立的,被视为债务人在存款范围内交付了目标物。 存款是指债权人无法将合同目标物交给存款机构,债务人将该目标物交给存款机构消除债务的制度。 交付合同目标物的债务人是保管人的债权人是保管人的交付目标物是保管人的国家设立保管人的机构是保管机构。 提存制度的建立,使债务人及时了结债务关系,避免产生延迟履行的新债务,
    • 因法律文书继承等设立变更或消灭的物权能否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5-23
      因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的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等,导致物权设立、变更、转让或者消灭的,自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等生效时发生效力。 (2)因继承或者受遗赠取得物权的,自继承或者受遗赠开始时发生效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