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属于党组织的人构成的职务犯罪的话,那么一般管理的相应机关也会承担相应的责任。职务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利用已有职权,贪污、贿赂、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破坏国家对公务活动的规章规范,依照刑法应当予以刑事处罚的犯罪。
一、什么叫刑法规定的非职务犯罪?
什么叫非职务犯罪就是不属于职务犯罪的犯罪。职务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利用已有职权,贪污、贿赂、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破坏国家对公务活动的规章规范,依照刑法应当予以刑事处罚的犯罪。职务犯罪是国家工作人员滥用权力、亵渎权力的表现,是严重的腐败形式。
二、挪用公司3000块钱会坐牢吗?
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实施的贪污、受贿、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者侵犯公民权利、破坏国家对公务活动的管理职能,依照刑法规定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犯
二、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案件。包括35种,即滥用职权案;玩忽职守案;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案;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案;徇私枉法案;民事、行政枉法裁判案;执行判决裁定失职案;执行判决、裁定滥用职权案;私放在押人员案;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案;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案;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案;滥用管理公司、证券职权案;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案;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案;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案;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案;环境监管失职案;传染病防治失职案;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案;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案;放纵走私案;商检徇私舞弊案;商检失职案;动植物检疫徇私舞弊案;动植物检疫失职案;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案;办理偷越国边境人员出入境证件案;放行偷越国边境人员案;不解救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案;阻碍解救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案;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案;招收公务员、学生徇私舞弊案;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案。
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案件。包括7种,即非法拘禁案;非法搜查案;刑讯逼供案;暴力取证案;虐待被监管人案;报复陷害案;破坏选举案。
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其他重大的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时候,经省级以上人民检察院决定,可以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
-
公安机关受理职务犯罪案件的职务犯罪有哪些
352人看过
-
监察机关监察职务犯罪的三大职责
160人看过
-
机关在职务犯罪中的责任:是不可或缺的吗?
221人看过
-
税务机关职务犯罪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94人看过
-
监察机关对职务犯罪会怎么处置
331人看过
-
税务机关的职权与职责有哪些
371人看过
职务犯罪指的是国家工作人员、公司工作人员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开展违法活动或者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破坏国家职务管理职能的总称。依照刑法应当受到处罚。 常见的职务犯罪包括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受贿罪、单位受贿罪、行贿罪、对单位行贿罪、介绍贿... 更多>
-
职务犯罪对应机关对应法律上该如何处理陕西在线咨询 2023-11-20法律分析 如果是属于党组织的人构成的职务犯罪的话,一般来说管理的相应机关也会承担相应的责任的,这个就需要看直接责任者的相应情况,如果对方并没有参与,也不知情的话,一般是不会过重的处罚,如果对方直接参与了的话,那么会给予严重警告处分,或者直接开除职务。
-
检察机关应当履行哪些防范职务犯罪的职责西藏在线咨询 2022-04-04检察机关应当履行下列预防职务犯罪的职责:(一)结合查办职务犯罪案件情况,依法开展案件预防、提出检察建议;(二)针对职务犯罪易发、多发领域,开展重点预防;(三)建立行贿犯罪档案系统,向社会提供查询服务;(四)应有关单位要求,指导、协助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提供预防咨询和预防指引;(五)结合查办职务犯罪案件情况,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宣传和教育活动;(六)针对职务犯罪发生的原因、特点和规律进行预防研究,提出
-
职务犯罪的侦查机关是哪些职务犯罪有哪些种类澳门在线咨询 2024-08-26职务犯罪的侦查机关是由各地人民检察院来立案侦查的,依据如下: 修订后的《刑法》规定,检察机关管辖53种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划分为三大类:贪污贿赂犯罪(第八章);渎职罪(第九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 贪污贿赂犯罪,在我国《刑法》中第八章中用了十五个条文,规定了十二个罪名(394—396)包括: 1、贪污罪; 2、挪用公款罪; 3、受贿罪; 4、单位受贿罪; 5、行贿罪; 6、对单位行
-
2022年监督机关对获假释的罪犯有什么职责重庆在线咨询 2022-11-13监督机关对获假释的罪犯的监督的主要内容有: 1、在假释考验期内是否发现有判决宣告以前没有判决的漏罪; 2、在假释考验期内是否又犯新罪; 3、在假释考验期内是否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监督机关规定的行为。 在假释考试期内没有上述三种情况,考验期满,应宣告刑罚执行完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