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缓刑执行的,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核准,无需上报。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法定程序。
第一百九十九条死刑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第二百条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应当由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高级人民法院不同意判处死刑的,可以提审或者发回重新审判。
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和判处死刑的第二审案件,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第二百零一条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案件,由高级人民法院核准。
第二百零二条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高级人民法院复核死刑缓期执行的案件,应当由审判员三人组成合议庭进行。
死刑核准权的变迁
(一)、死刑复核制度的历史沿革
死刑复核制度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在古代中国,完备的死刑复核制度出现在唐朝。死刑案件通常在中央有关部门审查后,再须报奏皇帝核准。《唐六典刑部》载:“旧制,(死刑)皆于刑部详复,然后奏决。开元二十五年敕,以为庶狱即简,且无死刑,自今以后,有犯死刑,除十恶死罪、造伪头首、劫杀、故杀、谋杀外,宜令中书门下与法官等详所犯轻罪,具状闻奏。”可见,皇帝具有死刑案的最后决定权。与此同时,作为死刑复核制度中一个组成部分的死刑复奏制度也在唐朝完备化了。这是一种死刑案件已被核准,但在执行前仍须由皇帝勾决的制度。这样,死刑案件便有了两次复核,一次是由皇帝核准,另一次是皇帝勾决。死刑复奏始于隋朝,那时每个死刑案,要复奏三次,故称“三复奏”。《隋书刑法志》载:“开皇十五制:死罪者,三奏而后决。”唐朝的唐*宗时,完善了这一制度,规定有“三复奏”和“五复奏”两种。各地的死刑案件适用“三复奏”,京师的死刑案件适用“五复奏”。司法官不待复奏而执行死刑的,要构成犯罪并受到处罚。
《刑事诉讼法》第200条至202条规定,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应由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后,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以及判处死刑的第二审案件,都应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核准。
-
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期满可否执行死刑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是指被判处死刑的罪犯,不是
460人看过
-
缓期执行死刑是否可行?
463人看过
-
死缓判决后执行死刑的可能性有多大?
427人看过
-
谁有权核定死刑缓期执行的判决?
236人看过
-
死刑缓期二年怎么判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321人看过
-
死刑缓期执行是否能减缓死刑的执行?
256人看过
死刑也称为极刑、处决、生命刑。指行刑者基于法律所赋予的权力,结束一个犯人的生命,执行死刑的方式采用枪决和注射等方法执行。 采用枪决方法执行死刑,人民法院有条件执行的,应交付司法警察执行;没有条件执行的;可交付武装警察执行。采用注射方法执行死... 更多>
-
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浙江在线咨询 2022-03-11“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的意思是,死刑缓期执行需要由高级人民法院有权作出判决或者作出核准决定。具体包括以下情形:1、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的死刑缓期执行判决,被告人上诉的,由高级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后生效;2、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的死刑缓期执行判决,被告不上诉的,由中级法院报高级法院核准后判决生效;3、高级法院一审的死刑缓期执行判决,被告不上诉的,死刑缓期执行的判决即生效;被告上诉的,
-
-
最高人民法院判决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命令由哪里签发重庆在线咨询 2022-03-09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条最高人民法院判处和核准的死刑立即执行的判决,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应当予以减刑,由执行机关提出书面意见,报请高级人民法院裁定;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应当执行死刑,由高级人民法院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刑诉法解释:第三百五十条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
-
法院判死刑缓刑两年缓期执行判得更重吗湖北在线咨询 2022-09-17就针对被告人上诉的二审案件而言,不会被改判为死刑。上诉不加刑是刑事诉讼中的基本原则,被告人不服一审判决而上诉的,二审法院不得加重对被告人的刑罚。所以,被判处缓期两年执行的被告人上诉的,二审法院不可以改判成死刑。但是,如果同时检察院进行抗诉的,则有可能被改判为死刑。另外,如果是二审法院发回重审,且因有新的犯罪事实,人民检察院补充起诉的,则有可能被原审法院改判为死刑。《》第二百二十六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审
-
死刑缓期执行审核法院是否必须是最高院?河北在线咨询 2022-07-25死刑的复核权收归最高院,但是死缓的复核权在高院。这在《刑事诉讼法》中早有规定。如第一百九十九条规定:“死刑由最高人民法院院核准。”第二百零一条规定:“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案件,由高级人民法院核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