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和散布虚构事实,足以贬低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对诽谤罪的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式公开侮辱、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规定的行为通过信息网络实施,受害人告诉人民法院,但提供证据确实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怎么样的行为才算诽谤罪呢?
属于诽谤罪的行为有:
1、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
2、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所谓散布,就是在社会公开的扩散。
3、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但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只要从诽谤的内容上知道被害人是谁,就可以构成诽谤罪。
4、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属于情节严重的。
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
"探究:违法行为1018的深层含义"
272人看过
-
诽谤行为究竟属于什么罪行
84人看过
-
探究户籍的含义和范围
136人看过
-
探究构成诽谤罪的司法解释
306人看过
-
探究贿赂的含义
236人看过
-
诽谤罪的含义是什么,诽谤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是什么
332人看过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
诽谤的含义,怎么判?天津在线咨询 2022-08-29诽谤的构成要符合下列要件: 1、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2、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a、行为人必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如果散布的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也不构成诽谤。b、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所谓散布,就是在社会公开的扩散。散
-
哪些行为构成诽谤罪,诽谤罪的行为有哪些,构成诽谤罪的行为有哪些重庆在线咨询 2022-03-09一、哪些行为构成诽谤罪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诽谤犯罪行为的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行为人的目的在于败坏他人名誉。如果散布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虽然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但不构成诽谤罪。构成诽谤罪的行为如下:1、要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如果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也不构成本罪;2、必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散布的方式主要
-
哪些样的行为才是诽谤罪定义?北京在线咨询 2023-09-14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
探究罚金的含义贵州在线咨询 2024-12-14罚金是一种刑罚方法,指人民法院判处犯罪分子向国家强制性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式。 罚金有许多优点:可以避免犯罪人在监狱中交叉感染,可以免除犯罪人对社会生活的不适应,不影响犯罪人的家庭生活,具有较大的经济性,是对付法人犯罪和经济犯罪的有效手段,具有可附加刑和可分性,错判容易纠正。 然而,罚金也存在许多缺点:可能造成实际执行上的困难,使犯罪人有机可乘,还有可能促成新的犯罪,可能株连无辜,可能造成
-
诽谤罪什么样的表现是诽谤行为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1-091、构成诽谤罪的诽谤行为,必须是情节严重的,而违反治安行政法规的诽谤行为,必须局限于尚不够刑事处罚的。 2、民事性质的名誉侵权行为,不仅在违法程度上轻于诽谤犯罪行为以及违反治安行政法规的诽谤行为,而且还具有其他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