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院讯问嫌疑人按什么顺序进行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17 08:15:31 460 人看过

一、检察院讯问嫌疑人按什么顺序进行

?

1、讯问犯罪嫌疑人一般按照下列顺序进行:

(1)核实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日、户籍地、公民身份号码、民族、职业、文化程度、工作单位及职务、住所、家庭情况、社会经历、是否属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

(2)告知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的诉讼权利,有权自行辩护或者委托律师辩护,告知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可以依法从宽处理和认罪认罚的法律规定;

(3)讯问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犯罪行为,让他陈述有罪的事实或者无罪的辩解,应当允许其连贯陈述。

2、法律依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一百八十七条

二、讯问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方法

1、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应当首先讯问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犯罪行为。

2、如果犯罪嫌疑人承认有犯罪行为,即让其陈述有罪的情节;如果犯罪嫌疑人否认有犯罪事实,则让其陈述无罪的辩解,然后根据其陈述,向犯罪嫌疑人提出问题。

3、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但是对与本案无关的问题,有权拒绝回答。

4、讯问犯罪嫌疑人应当制作讯问笔录。笔录应当如实记载提问、回答和其他在场人的情况。

5、讯问犯罪嫌疑人,严禁刑讯逼供,也不准诱供、骗供、指名问供。对于实行刑讯逼供的人,犯罪嫌疑人有权提出控告;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5月17日 15:3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自行辩护相关文章
  • 按照什么规则讯问犯罪嫌疑人
    1.讯问犯罪嫌疑人必须由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侦查人员负责进行。讯问犯罪嫌疑人是侦查活动,属于侦查权的一部分,因此,行使这一权力的人就必须是法律规定的有侦查权的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侦查人员。任何其他人审讯有犯罪嫌疑的人都是非法的。2.进行讯问的时候,侦查人员不得少于2人。这样侦查人员可以相互监督,防止刑讯逼供或者诱供等非法审讯行为,有利于依法进行审讯;同时也有利于防止犯罪嫌疑人诬告侦查人员有违法行为,比如诬告侦查人员有人身侮辱或刑讯逼供行为等。也有利于保障侦查人员的人身安全。因为讯问犯罪嫌疑人是侦查人员与犯罪嫌疑人的面对面侦查活动,实践中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行凶报复的事件时有发生。因此,规定讯问犯罪嫌疑人的侦查人员不得少于2人,有利于防止意外,保证讯问的顺利进行。3.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应当首先讯问犯嫌疑人是否有犯罪行为,让他陈述犯罪的具体情节或者进行无罪的辩解。在讯问过
    2023-02-08
    484人看过
  • 检察院如何讯问行贿人?
    一、检察院如何讯问行贿人?基于行贿案件的特点和规律,做好行贿人的审讯工作对整个案件的突破起着关键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讲,审讯是侦查人员同行贿人展开的一场复杂尖锐的面对面的心理对抗战。因此,在审讯中,只有有效把握行贿人的心理发展过程并且运用有效的策略方法,牢牢掌握讯问的主动权,才能促使行贿人的抗审心理不断进行转化,最终坦白交代。1、讯问犯罪嫌疑人必须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的侦查人员负责进行。为了提高讯问效率,保证讯问质量,防止违法,确保讯问安全,讯问的时候,侦查人员不是少于2人。2、对于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传唤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或者到他的住处进行讯问,但是应当出示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的证明文件。3、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应当首先讯问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犯罪行为。如果犯罪嫌疑人承认有犯罪行为,即让其陈述有罪的情节;如果犯罪嫌疑人否认有犯罪事实,则让其陈述
    2023-06-03
    294人看过
  • 嫌疑人被送交看守所羁押后检察院怎样讯问
    1、犯罪嫌疑人被移送看守所羁押后,检察院讯问的规定如下:(1)犯罪嫌疑人被送交看守所羁押后,检察人员对其进行讯问,应当填写提讯、提解证,在看守所讯问室进行。(2)因辨认、鉴定、侦查实验或者追缴犯罪有关财物的需要,经检察长批准,可以提押犯罪嫌疑人出所,并应当由两名以上司法警察押解。不得以讯问为目的将犯罪嫌疑人提押出所进行讯问。2、法律依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一百八十六条一、检察机关如何讯问犯罪嫌疑人审讯前应做好以下几点工作:1、熟悉案情,分析案情。熟悉案情要全面细致,每个情节每个证据都应认真审查分析。哪些犯罪事实还不清楚,哪些证据有矛盾,还有哪些线索需要查清楚,哪些疑点要弄清楚。根据先易后难排出审讯顺序,找好突破口,做到审讯时心中有数。2、了解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状态。掌握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状态,对审讯有重要意义。对犯罪嫌疑人身份、资历、阅历、性格、一贯表现、家庭成员、亲友、犯罪原因和被
    2023-03-01
    442人看过
  • 2024检察院对不需要逮捕、拘留嫌疑人讯问有什么规定
    一、检察院对不需要逮捕、拘留嫌疑人讯问有什么规定1、检察院对不需要逮捕、拘留嫌疑人讯问的规定如下:(1)可以传唤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或者到他的住处进行讯问。(2)传唤犯罪嫌疑人,应当出示传唤证和工作证件,并责令犯罪嫌疑人在传唤证上签名或者盖章,并捺指印。(3)犯罪嫌疑人到案后,应当由其在传唤证上填写到案时间。传唤结束时,应当由其在传唤证上填写传唤结束时间。拒绝填写的,应当在传唤证上注明。(4)对在现场发现的犯罪嫌疑人,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并将传唤的原因和依据告知被传唤人。在讯问笔录中应当注明犯罪嫌疑人到案时间、到案经过和传唤结束时间。2、法律依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一百八十三条二、如何讯问犯罪嫌疑人讯问犯罪嫌疑人必须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的侦查人员负责进行。为了提高讯问效率,保证讯问质量,防止违法乱纪,确保讯问安全,讯问的时候,侦查人员不得少于2人。对于
    2023-12-02
    130人看过
  • 警察对嫌疑人进行讯问的时间限制是多久
    一、警察对嫌疑人进行讯问的时间限制是多久不得超过十二小时,如果公安机关需要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调查,可以传唤犯罪嫌疑人到公安机关进行询问的,但是传唤有时间限制,询问完毕后,工作人员必须在时间之内让犯罪嫌疑人离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对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传唤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或者到他的住处进行讯问,但是应当出示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对在现场发现的犯罪嫌疑人,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但应当在讯问笔录中注明。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十二小时;案情特别重大、复杂,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不得以连续传唤、拘传的形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传唤、拘传犯罪嫌疑人,应当保证犯罪嫌疑人的饮食和必要的休息时间。二、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应该遵守哪些规定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应该遵守如下规定:1.讯问前做好相应准备
    2023-12-29
    175人看过
  • 涉嫌醉驾检察院通知去接受讯问嫌疑人可以不去吗
    一、涉嫌醉驾检察院通知去接受讯问嫌疑人可以不去吗?涉嫌醉驾检察院通知去接受讯问的,嫌疑人不能不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三条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听取辩护人或者值班律师、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意见,并记录在案。辩护人或者值班律师、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提出书面意见的,应当附卷。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告知其享有的诉讼权利和认罪认罚的法律规定,听取犯罪嫌疑人、辩护人或者值班律师、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对下列事项的意见,并记录在案:(一)涉嫌的犯罪事实、罪名及适用的法律规定;(二)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等从宽处罚的建议;(三)认罪认罚后案件审理适用的程序;(四)其他需要听取意见的事项。人民检察院依照前两款规定听取值班律师意见的,应当提前为值班律师了解案件有关情况提供必要的便利。二、涉嫌醉驾取保候审的条件有哪些?(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
    2023-04-13
    358人看过
  • 检察院拘传犯罪嫌疑人在哪里进行?
    刑事传唤不能异地进行。传唤是司法机关通知诉讼当事人于指定的时间、地点到案所采取的一种措施。对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传唤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或者到他的住处进行讯问,但是应当出示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对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传唤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或者到他的住处进行讯问,但是应当出示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对在现场发现的犯罪嫌疑人,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但应当在讯问笔录中注明。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十二小时;案情特别重大、复杂,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不得以连续传唤、拘传的形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传唤、拘传犯罪嫌疑人,应当保证犯罪嫌疑人的饮食和必要的休息时间。
    2024-04-18
    325人看过
  • 刑事侦查中,检察机关讯问嫌疑人,要以什么方式?
    1、讯问犯罪嫌疑人必须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的侦查人员负责进行。为了提高讯问效率,保证讯问质量,防止违法乱纪,确保讯问安全,讯问的时候,侦查人员不得少于2人。2、对于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传唤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或者到他的住处进行讯问,但是应当出示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的证明文件。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12小时。不得以连续传唤、拘传的形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对于已经被拘留或者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应当在拘留或者逮捕后的24小时以内讯问,在发现不应当拘留或者逮捕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3、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应当首先讯问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犯罪行为。综上所述,公安机关对刑事案件立案处理后,下面要继续对案件侦查,可以对嫌疑人拘留。根据刑诉法规定,刑拘的期限不超过一个月。如果情况特殊要延长的,应该向上级办案机关申请。侦查结束后,公安机关决定是否移交给检察院
    2023-08-06
    144人看过
  • 检察院该如何提讯在押的犯罪嫌疑人
    提讯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应当填写提押证,在看守所进行讯问。因侦查工作需要,需要提押犯罪嫌疑人出所辨认罪犯、罪证或者追缴犯罪有关财物的,可以提押犯罪嫌疑人到人民检察院接受讯问。提押犯罪嫌疑人到人民检察院讯问的,应当经检察长批准,由二名以上司法警察押解。《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一百八十六条犯罪嫌疑人被送交看守所羁押后,检察人员对其进行讯问,应当填写提讯、提解证,在看守所讯问室进行。因辨认、鉴定、侦查实验或者追缴犯罪有关财物的需要,经检察长批准,可以提押犯罪嫌疑人出所,并应当由两名以上司法警察押解。不得以讯问为目的将犯罪嫌疑人提押出所进行讯问。
    2024-04-25
    117人看过
  • 检察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进行逮捕和审讯的流程
    1、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两个月;2、公安机关写起诉意见书,把案卷材料、证据送到人民检察院;3、人民检察院应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4、需要补充侦查的,退回公安机关一个月以内补充侦查;5、民检察院认为犯罪事实已经查清的,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6、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一个月以内宣判。检察院批捕的程序是怎样的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应当根据情况分别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对于批准逮捕的决定,公安机关应当立即执行,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不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说明理由,需要补充侦查的,应当同时通知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
    2023-07-18
    381人看过
  • 检察院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是否通知法定代理人
    一、检察院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是否通知法定代理人1、要通知。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告知法定代理人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和应当履行的义务。到场的法定代理人可以代为行使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诉讼权利,代为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2、法律依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四百六十五条二、讯问犯罪嫌疑人需注意哪些礼仪1、保护权利,尊重人格。在讯问犯罪嫌疑人时,要依法保护其应有的权利,如自我辩护、核对讯问笔录和拒绝回答与本案无关的问题等权利。在其进行自我辩护的陈述时,不要随意打断或妄加指责,要耐心听取并做好笔录。在核对笔录时,对没有阅读能力的犯罪嫌疑人应如实向其宣读,对其指出的错误或遗漏的地方,应认真按其合理意见予以修改或补充;对其拒绝回答确与本案无关的问题时,不应再追问。2、允许有误,及时纠正。当犯罪嫌疑人由于可以理解、合乎逻辑的原因,非故意造成口供与其他
    2023-06-19
    325人看过
  • 检察院问话嫌疑人要传唤证吗
    根据法律规定,对于不需实施逮捕或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员,可依法采用传唤方式将其传唤至所居住市、县范围内指定场所进行审讯,或者直接在其住宅进行。然而,此时必须向犯罪嫌疑人出示由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签发的证明文件,以示合法性。而对于现场发现的犯罪行为人,只需提供相应的工作证明文件即可,同样也应在审讯记录中详细注明。传唤与拘传的总时长均不得超过12个小时;若案件情况特别严重、复杂,需要采取拘留或逮捕等强制措施的,则传唤与拘传的总时长亦不得超过24个小时。此外,不得通过连续传唤、拘传的方式来变相限制犯罪嫌疑人的人身自由。在执行传唤、拘传过程中,必须确保犯罪嫌疑人有足够的饮食及必要的休息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对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传唤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或者到他的住处进行讯问,但是应当出示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对在现场发现的犯罪嫌疑人,经
    2024-05-18
    488人看过
  • 检察院批准逮捕后,嫌疑人的法律程序如何进行?
    犯罪嫌疑人被检察院批捕后的流程如下:1、检察院批捕后,公安机关继续刑事侦查;2、公安机关侦查终结后,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对于需要补充侦查的,可以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也可以自行侦查;3、人民检察院作出起诉决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4、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人民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嫌疑人被检察院批捕后多久开庭人民检察院批捕后公安机关会继续侦查,并不会马上开庭。《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六条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第一百五十七条因为特殊原因,在较长时间内不宜交付审判的特别重大复杂的案件,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延期审理。第一百五十八条下列案件在本法第一百五十
    2023-07-19
    287人看过
  • 检察院讯问多久
    检察院讯问的时间,是最长持续不得超过十二小时;如果案情特别重大、复杂,需要对犯罪嫌疑人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则讯问持续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一、派出所传唤怎么办派出所传唤是对违反治安管理违法嫌疑人以口传方式让其到公安机关接受调查。派出所传唤是公安机关的一种在侦查时采取的一种措施,主要是向传唤人了解情况,并不代表涉嫌犯罪。法律对刑事传唤的次数是没有要求的,但对刑事传唤的时间作出了要求,每次传唤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十二小时,案情特别重大、复杂,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传唤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若是需要继续了解情况,可能还要被传唤,关于多次传唤总的讯问时间,法律并无明确规定。二、关于拘传时间怎么计算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八十条,拘传持续的时间从犯罪嫌疑人到案时开始计算。犯罪嫌疑人到案后,应当责令其在拘传证上填写到案时间,并在拘传证上签名、捺指印或者盖章,然后立即讯问。讯
    2023-03-26
    213人看过
换一批
#辩护与代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自行辩护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针对指控进行反驳、申辩和辩解,自己为自己所作的辩护。在刑事诉讼中,自行辩护是被告人行使辩护权的最主要形式,贯穿于整个诉讼过程,即使委托或被指定了辩护人,仍然可以自行辩护。 自行辩护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的... 更多>

    #自行辩护
    相关咨询
    • 检察院批捕讯问嫌疑人有哪些情形
      青海在线咨询 2021-09-06
      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可以讯问犯罪嫌疑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 1、对是否符合逮捕条件有疑问的; 2、犯罪嫌疑人要求向检察人员当面陈述的; 3、侦查活动可能有重大违法行为的。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可以询问证人等诉讼参与人,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辩护律师提出要求的,应当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
    • 检察院怎么讯问行贿人?
      天津在线咨询 2021-10-14
      基于行贿案件的特点和规律,做好行贿人的审讯工作对整个案件的突破起着关键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讲,审讯是侦查人员同行贿人展开的一场复杂尖锐的面对面的心理对抗战。因此,在审讯中,只有有效把握行贿人的心理发展过程并且运用有效的策略方法,牢牢掌握讯问的主动权,才能促使行贿人的抗审心理不断进行转化,最终坦白交代。 1、讯问犯罪嫌疑人必须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的侦查人员负责进行。为了提高讯问效率,保证讯问质量
    • 刑事侦查中,检察机关讯问嫌疑人,要以什么方式?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10-13
      1、讯问犯罪嫌疑人必须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的侦查人员负责进行。为了提高讯问效率,保证讯问质量,防止违法乱纪,确保讯问安全,讯问的时候,侦查人员不得少于2人。 2、对于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传唤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或者到他的住处进行讯问,但是应当出示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的证明文件。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12小时。不得以连续传唤、拘传的形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
    • 检察院对嫌疑人传讯超了12小时该怎么办
      宁夏在线咨询 2022-11-01
      依法向上一级检察院控告反映他们的延长传讯问题
    • 检察院的办案人员必须讯问犯罪嫌疑人吗,检察院是否可以不传唤犯罪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3-02
      检察院的办案人员必须讯问犯罪嫌疑人,从理论上说可以作为不起诉决定,但概率较小。《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听取辩护人、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意见,并记录在案。辩护人、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提出书面意见的,应当附卷。因此,检察院必须传唤犯罪嫌疑人。《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三条规定: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本法第十五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