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夺罪和盗窃罪怎样区分?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2-02 04:08:22 109 人看过

一、抢夺罪和盗窃罪怎样区分?

抢夺罪和盗窃罪应该是根据犯罪的构成要件区分,虽然抢夺罪和抢劫罪在有些方面有其相似之处,但是,两罪的基本构成条件不同,社会危害程度和法定刑也有别。因此有必要对两者加以区分。两者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侵犯的客体不同。抢夺罪侵犯的客体是简单客体,即公私财产所有权。

(二)犯罪客观方面的表现不同。抢夺罪是不采用暴力、胁迫等强制方法而公然夺取财物,而抢劫罪则是行为人采取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务或者直接将财物抢走。也即抢夺罪的实行行为是单一行为,抢劫罪的实行行为是复合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应当注意区分行为人在抢夺财物的过程中造成被害人伤害的情况。例如,行为人趁人不备夺取他人的项链而造成被害人颈部动脉血管受伤,或者夺取他人手中财物而只是被害人跌倒摔伤。在这种情况下是认定为抢劫罪还是认定为抢夺罪,应当从几个方面加以把握。首先,要看强力行为的作用对象和使用目的;其次,要看伤害是否是犯罪分子故意为之;最后如果行为人行为前本来并没有计划适用暴力手段夺取财物,此时应当直接按照抢劫罪定罪处罚。

二、盗窃罪和抢劫罪哪个量刑更重?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最重可以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所谓暴力,是指行为人对被害人的身体实行打击或者强制。抢劫罪的暴力,是指对被害人的身体施以打击或强制,借以排除被害人的反抗,从而劫取他人财物的行为。这里的其他方法,是指行为人实施暴力、胁迫方法以外的其他使被害人不知反抗或不能反抗的方法。最重可以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可见,抢劫较盗窃的社会危害性更大,因此量刑较重。

三、抢夺罪与盗窃罪规定是什么?

关于抢夺罪的法律规定是: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规定,

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抢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关于盗窃罪的法律规定是: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五章 侵犯财产罪    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5月22日 05:2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如何区分盗窃抢劫罪盗窃罪和抢劫罪的区别有什么
    一、盗窃罪与抢劫罪的区别1、盗窃罪与抢夺罪的最本质区别就在于客观方面行为的隐蔽性和公然性。2、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并对财产所有人当场使用暴力或威胁,而占有他人财物的;而盗窃罪是指在人不知情的情况下,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两者的关键区别就是,是否当面使用暴力或威胁。3、盗窃罪的秘密窃取行为必须能贯穿整个窃取财物的全过程,如果行为人先是秘密窃取,但是在还没有既遂之前,即控制财物之前,已经被受害人发觉,犯罪嫌疑人进而将窃取行为转化为公然抢夺的行为,则应认定为抢夺罪。二、侵占罪与盗窃罪的区别1、犯罪故意的内容和产生的时间不同。前者行为人认识到自己是以非暴力的手段非法占有自己业已持有的他人财物,且犯罪故意只能产生于持有他人财物之后;后者行为人认识到自己是以不为财物所有人或持有人知道的秘密方法非法获取他人财物,且犯罪故意只能产生于非法获取他人财物之前。2、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前者的手段既可以是秘
    2024-05-06
    167人看过
  • 如何判断盗窃罪和抢夺罪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所持有的公私财产为目的,通过秘密手段盗取他人财产的违法行为。具体来讲,就是在他人完全不知情的状况下将其财物悄无声息地据为己有。与之相对应的,抢夺罪则表现为主观上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公开强行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这种行为通常伴随着对财物的暴力侵犯,例如趁人不备从他人手中直接夺取财物。因此,盗窃罪更加强调秘密性的特征,而抢夺罪则更加突出公然性的特点。在司法实践中,对于这两种罪行的分辨和认定需要综合考虑到财物的取得方式、受害者的反应以及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主观故意等多方面的因素。《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4-08-05
    83人看过
  • 抢劫罪与盗窃罪,抢夺罪,诈骗罪的区别
    1、盗窃罪与抢夺罪的最本质区别就在于客观方面行为的隐蔽性和公然性。盗窃罪的隐蔽性是指行为人自以为行为时其行为不被财物的所有人或保管人发觉,抢夺罪的公然性是指行为人不计较行为时其行为是否会被财物所有人或保管人发觉。2、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犯罪嫌疑人主观上对自己取得财物的行为方式的认识来判断,如果行为人自认为自己夺取财物是在财物管理人,控制人明知的状态下进行的,即使事实上财物管理人,控制人并不知道犯罪嫌疑人的取财行为,仍构成抢夺罪。但是有些时候,犯罪嫌疑人主观上对自己行为性质的认识是不确定的,这种不确定是指犯罪嫌疑人并没有判断出财物管控人对其被夺取财物的行为是否知觉,犯罪嫌疑人的主观心理就是,其行为如果被财物管控人知觉,便夺取其财物;如果未被财物管控人知觉,便窃取财物。关键在于一个是“夺”,另一个是“窃”两个字的区别上。3、盗窃罪的秘密窃取行为必须能贯穿整个窃取财物的全过程,如果行为人先是秘密窃
    2023-03-06
    105人看过
  • 如何划分抢夺罪与盗窃罪?
    抢夺罪和盗窃罪区分如下:1、盗窃罪抢劫罪和抢夺罪都以非法占有为目的;2、盗窃罪抢夺罪侵犯的是他人的财产权利,不要求使用暴力。抢劫罪不止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利还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利,表现为压制反抗,强行取财;3、抢夺罪盗窃罪有数额要求,抢劫罪没有数额限制;4、抢劫罪主体是年满十四周岁,盗窃罪和抢夺罪主体是年满十六周岁的自然人。盗窃罪的构成要件;侵害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客观方面是有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主观主面是故意。区分抢夺罪既遂与未遂的标准:1、区分抢夺罪既遂与未遂的标准,应当贯彻犯罪构成要件说。区分犯罪既遂未遂的犯罪构成要件说,就是以抢夺罪犯罪的构成要件的齐备与否,作为抢夺罪既遂与未遂的区分标准。抢夺罪犯罪构成要件齐备的客观标志,就是公然夺取的犯罪行为造成了行为人非法占有所夺取的公私财物的犯罪结果。因此,非法占有财物的犯罪结果是否发生,是抢夺罪既遂与未遂的区分标准
    2023-07-18
    126人看过
  • 盗窃罪与抢夺罪的关系:抢夺罪与盗窃罪的转化
    一、盗窃罪与抢夺罪的关系:抢夺罪与盗窃罪的转化首先,在司法实践中有两个问题要给予重视:(一)犯罪嫌疑人取走财物的行为究竟是公然夺取还是秘密窃取有时也并不是容易判断的。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犯罪嫌疑人主观上对自己取得财物的行为方式的认识来判断,如果行为人自认为自己夺取财物是在财物管理人,控制人明知的状态下进行的,即使事实上财物管理人,控制人并不知道犯罪嫌疑人的取财行为,仍构成抢夺罪。(二)盗窃罪与抢夺罪之间存在转化的可能。盗窃罪的秘密窃取行为必须能贯穿整个窃取财物的全过程,如果行为人先是秘密窃取,但是在还没有既遂之前,即控制财物之前,已经被受害人发觉,犯罪嫌疑人进而将窃取行为转化为公然抢夺的行为,则应认定为抢夺罪。其次,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规定以及《关于办理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抢夺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八万元以上、二十万元至四十万元以上的,应当
    2023-04-12
    426人看过
  • 抢夺罪和抢劫罪的区别抢夺罪
    抢夺罪与抢劫罪的区别有:1.侵犯的客体不同。抢劫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抢夺罪侵犯的客体只有公私财物的所有权。2.客观方面也不同。抢劫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对公私财物的所有者、保管者或者守护者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对人身实施强制的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抢劫罪和抢夺罪的界定抢劫罪和抢夺罪的界定是:其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两者的犯罪客体上。抢劫罪主要是指的非法占有了别人的财产,另外在此过程中,采用了暴力,威胁或者其他的强制性的行为,通过这样的行为抢夺别人的财产。而抢夺罪含义中明确的指定了是在趁人不备而公然夺取财产的行为。两者的犯罪主体不同:抢劫罪的主体可以是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公民。而抢夺罪主体必须是年满十六周岁以上。《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3-07-27
    394人看过
  • 抢夺罪和盗窃罪的立案标准
    根据法律规定,抢夺罪的立案标准为:抢夺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以上,予以立案追究刑事责任。盗窃罪的立案标准: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以上或者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予以立案追究。抢夺罪和盗窃罪的立案标准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五章 侵犯财产罪    第二百六十五条 以牟利为目的,盗接他人通信线路、复制他人电信码号或者明知是盗接、复制的电信设备、设施而使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2022-06-27
    104人看过
  • 抢夺盗窃罪的概念与区别
    一、盗窃罪与抢劫罪的区别盗窃罪与抢劫罪的区别一:盗窃罪与抢夺罪的最本质区别就在于客观方面行为的隐蔽性和公然性。盗窃罪的隐蔽性是指行为人自以为行为时其行为不被财物的所有人或保管人发觉,抢夺罪的公然性是指行为人不计较行为时其行为是否会被财物所有人或保管人发觉。笔者认为,盗窃罪的隐蔽性与抢夺罪的公然性所针对的对象应该是财物所有人或保管人。如在公共场所扒窃,虽然周围的人很可能看到行为人的盗窃行为,但只要未被财物所有人发现,行为人构成的就是盗窃罪。相反,如果行为人尾随被害人到一条无人的小巷,当着被害人的面抢了财物就逃,行为人构成的是抢夺罪。盗窃罪与抢劫罪的区别二: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犯罪嫌疑人主观上对自己取得财物的行为方式的认识来判断,如果行为人自认为自己夺取财物是在财物管理人,控制人明知的状态下进行的,即使事实上财物管理人,控制人并不知道犯罪嫌疑人的取财行为,仍构成抢夺罪。例如,犯罪嫌疑人夺走财物管
    2023-04-13
    211人看过
  • 盗窃罪和诈骗罪应该怎样区分
    一、盗窃罪和诈骗罪应该怎样区分1、盗窃罪和诈骗罪从性质上来讲。根据我国《刑法》第264条的规定: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他人占有的数额较大的财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凶器盗窃、扒窃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第266条的规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2、盗窃罪与诈骗罪所采取的犯罪手段来讲,盗窃罪表现为秘密窃取,诈骗罪表现为虚构事实、隐瞒真相,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后主动处分自己的财产。3、盗窃罪与诈骗罪的关键区别在于被害人是否基于认识错误而处分财产。盗窃罪是违反被害人的意志,诈骗罪是使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二、盗窃罪与诈骗罪的界限理解1.对欺诈行为的理解。行为人实施了欺骗行为进而取得了财产并非必然就成立诈骗罪,因为在盗窃罪中也可能存在着实施欺骗的行为。行为人是否采取欺骗手段并不是区分盗窃罪和诈骗罪的关键,行为人在取得财物之
    2023-06-16
    131人看过
  • 应该怎样区分诈骗罪和盗窃罪
    一、应该怎样区分诈骗罪和盗窃罪1、盗窃罪和诈骗罪从性质上来讲。根据我国《刑法》第264条的规定: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他人占有的数额较大的财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凶器盗窃、扒窃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第266条的规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2、盗窃罪与诈骗罪所采取的犯罪手段来讲,盗窃罪表现为秘密窃取,诈骗罪表现为虚构事实、隐瞒真相,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后主动处分自己的财产。3、盗窃罪与诈骗罪的关键区别在于被害人是否基于认识错误而处分财产。盗窃罪是违反被害人的意志,诈骗罪是使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二、盗窃罪与诈骗罪的界限理解1.对欺诈行为的理解。行为人实施了欺骗行为进而取得了财产并非必然就成立诈骗罪,因为在盗窃罪中也可能存在着实施欺骗的行为。行为人是否采取欺骗手段并不是区分盗窃罪和诈骗罪的关键,行为人在取得财物之
    2023-06-16
    82人看过
  • 怎样具体区分侵占罪和盗窃罪
    一、怎样具体区分侵占罪和盗窃罪这两种犯罪行为在客观方面的表现,犯罪对象以及犯罪的内容和产生时间等各方面都有区别,比如侵占案件中,在实施相关的犯罪行为之前,当事人已经持有他人的财物,可是盗窃案件中,在实施犯罪行为之前,犯罪嫌疑人并不持有他人的财物。《刑法》第二百七十条【侵占罪】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二、侵占罪和盗窃罪的不同有哪些二者有着明显的区别:1、犯罪故意的内容和产生的时间不同。前者行为人认识到自己是以非暴力的手段非法占有自己业已持有的他人财物,且犯罪故意只能产生于持有他人财物之后;后者行为人认识到自己是以不为财物所有人或持有人知道的秘密方法非法获取他人
    2024-02-02
    249人看过
  • 应该怎样区分盗窃罪和诈骗罪
    一、应该怎样区分盗窃罪和诈骗罪1、盗窃罪和诈骗罪从性质上来讲。根据我国《刑法》第264条的规定: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他人占有的数额较大的财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凶器盗窃、扒窃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第266条的规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2、盗窃罪与诈骗罪所采取的犯罪手段来讲,盗窃罪表现为秘密窃取,诈骗罪表现为虚构事实、隐瞒真相,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后主动处分自己的财产。3、盗窃罪与诈骗罪的关键区别在于被害人是否基于认识错误而处分财产。盗窃罪是违反被害人的意志,诈骗罪是使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二、盗窃罪与诈骗罪的界限理解1.对欺诈行为的理解。行为人实施了欺骗行为进而取得了财产并非必然就成立诈骗罪,因为在盗窃罪中也可能存在着实施欺骗的行为。行为人是否采取欺骗手段并不是区分盗窃罪和诈骗罪的关键,行为人在取得财物之
    2023-06-16
    410人看过
  • 盗窃诈骗抢夺罪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抢劫罪定罪处罚。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未成年抢劫怎么样判刑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应当按照《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的规定定罪处罚。情节轻微的,可不以抢劫罪定罪处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盗窃、诈骗、抢夺他人财物,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当场使用暴力,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或者故意杀人的,应当分别以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如果未成年人已满14周岁,其实施抢劫行为,则构成抢劫罪,量刑时,应当从轻或
    2023-03-22
    213人看过
  •  抢夺罪与盗窃罪的区别及比较
    盗窃罪和抢夺罪之间的最本质区别在于它们在客观方面行为的隐蔽性和公然性方面的差异。盗窃罪的隐蔽性是指行为人自以为行为时其行为不被财物的所有人或保管人发觉,抢夺罪的公然性是指行为人不计较行为时其行为是否会被财物所有人或保管人发觉。盗窃罪和抢夺罪之间的最本质区别在于它们在客观方面行为的隐蔽性和公然性方面的差异。盗窃罪的隐蔽性,是指行为人自以为行为时其行为不被财物的所有人或保管人发觉,抢夺罪的公然性是指行为人不计较行为时其行为是否会被财物所有人或保管人发觉。 抢 夺 罪 与 盗 窃 罪 行 为 隐 蔽 性 比 较抢夺罪和盗窃罪是两种不同的犯罪行为,它们的隐蔽性也有所不同。抢夺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在实践中,这种行为通常会在受害人面前使用暴力或者威胁,使受害人感到无法反抗,从而达到非法占有的目的。抢夺罪的隐蔽性在于,犯罪分子通常会利用受害人自身的弱点和无助,让受害人无法反抗
    2023-09-08
    483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能否区分盗窃和抢夺?
      上海在线咨询 2025-01-02
      抢劫罪和抢夺罪的界定如下: 1. 主体范围不同,抢劫罪的主体是年满14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而抢夺罪的主体是年满16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2. 侵犯的客体不同,抢劫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而抢夺罪仅侵犯财产权。 3. 行为方式上,抢劫罪采用强制手段使被害人不敢反抗、不知反抗或不能反抗,其作用力在被害人身上,使被害人为避免身体伤害而放弃反抗或无力反抗;而抢夺罪则是
    • 偷窃罪和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的区别?
      福建在线咨询 2021-12-22
      盗窃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盗窃大量公私财产或者多次盗窃、家庭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产的行为。抢劫罪(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乘客不准备,公开抢劫大量公私财产的行为。抢劫罪(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强迫财产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式抢劫公私财产的行为。欺诈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大量公私
    • 柏XX抢夺罪和抢劫罪盗窃罪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8-12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公然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但没有使用暴力或暴力威胁等侵犯人身权利的方法。客观行为方式不同,这是两罪的最大区别。抢夺罪的客观行为是采取公然夺取的方式。所谓公然夺取是指行为人当着财物管理人的面公开夺走其财物,并且这种公然夺取没有采用暴力或暴力威胁,否则将构成抢劫罪。盗窃罪的客观方面是秘密窃取
    • 盗窃罪诈骗抢夺罪抢劫罪是怎样的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7-03
      关于盗窃罪诈骗抢夺罪抢劫罪的回答见下 直观一点的分辨: 盗窃:趁别人不知道取走财物达一定数量,或小偷小摸3次以上,这里的不知道只要求盗窃者认为别人不知道即可,如公交车盗窃,即使有乘客看到,但也认定为盗窃 抢夺:趁人不备抢走财物,多从背后实施,表现为强行抢,从身后抢手提包就是经典例子 抢劫:明目张胆抢东西,在别人明知道的前提下索取财物。其中,盗窃,抢夺,诈骗在短时间内被当事人发现并追赶,当场试用暴力
    • 抢夺罪盗窃罪数罪并罚的区别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2-24
      侵占罪、盗窃罪、抢夺罪同时存在,数罪并罚,把三个罪名的最高刑加起来,以其中一个最低刑为最低刑。最高刑不高于三个罪名的最高刑之和。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