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二审上诉能不能会改判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3-05 20:31:35 484 人看过

是否会改判视具体情况而定。

改判条件如下:

1、原判决法院的判决,认定事实清楚,但适用法律错误,二审人民法院依据一审法院认定的事实,重新适用法律,作出判决改变原审判决;

2、原审判决认定事实错误,或者原审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二审法院查清事实后作出判决,改变原审判决。

一、二审发回重审改判几率大吗

一般情况下,二审发回重审的案件,改判几率是不大的。但是,如果出现足以推翻原判的新事实、新证据的,改判的几率还是很大的。二审改判的情形:1、原判决适用法律错误。2、原判决认定事实错误,或者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3、原告诉讼请求无事实或法律依据,原审判决却支持其诉讼请求。

二、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可以作出哪几种判决

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可以作出以下几种判决:(一)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以判决、裁定方式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二)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的,以判决、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三)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四)原判决遗漏当事人或者违法缺席判决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原审人民法院对发回重审的案件作出判决后,当事人提起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不得再次发回重审。

三、诈骗案一审十年二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不服第一审判决的上诉、抗诉案件,经过审理后,原判决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的,应当改判;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可以在查清事实后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5月30日 17:5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管制相关文章
  • 能否在二审中改判一审的离婚判决?
    一审起诉离婚二审判处情况具体如下:夫妻双方诉讼离婚,在经过调解无效之后,如果能够确定双方感情已经破裂的,再无修复可能的话,不管是一审还是二审,法院应当准予离婚。同样如果没有达到这个感情破裂的程度的话,法院则不会判决离婚。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法院应准予离婚:1、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2、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民法典一审判离婚二审能判不离吗?民法典一审判离婚二审能判不离。人民法院对于二审的离婚案件,如果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的,第二审人民法院会以判决、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的,裁定撤销原判决,查清事实后改判。我国实行的是两审终审制,两审终审制是法院审理案件的一种审级制度,指一个案件需经两级法院审判后方可宣告终结并发生法律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
    2023-07-03
    282人看过
  • 一审判死刑二审能不能改判死缓?
    能否判处死缓要综合全案的证据、情节、各被告人的作用和地位而定,建议在死刑复核阶段争取。《刑法》第四十八条【死刑、死缓的适用对象及核准程序】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第四十九条【死刑适用对象的限制】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第五十条【死缓变更】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对于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死刑缓期执行
    2023-03-07
    458人看过
  • 二审上诉后争抚养权能改判吗
    诉讼过程是一项非常专业且随机性较大的民事活动,很难在诉讼前就给您一个确定的回答。在实践中抚养权在一审期间,会参考以下条件来判决抚养权归属:1.若孩子在2周岁以下,出了法定特殊情况,一般来说抚养权都会判给女方;2.若孩子在2-8周岁,法官会考虑双方综合条件,包括孩子跟随哪方生活形成稳定的生活环境,哪方经济条件更好,哪方有独立住房等,建议围绕这些方面进行举证;3.孩子在8周岁(北京6周岁)以上,就需要听取孩子的意见了。所以若一审是根据以上原则进行抚养权判决的,二审改判的概率是比较小的,除非在二审中能够拿出强有力的证据,证明您比对方更适合抚养孩子,在二审中改判才具有一定的可能性。根据《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的有关规定,对两周岁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随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优先考虑:(1)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2)子女随
    2023-06-14
    402人看过
  • 二审能不能改变诉讼请求
    二审不可以变更诉讼请求。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应当在人民法院决定的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否则不予准许。当事人以先前主张的法律关系的性质或者民事行为的效力的认定不一致为由,要求变更诉讼请求的,应当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一、反诉是否影响办案期限?反诉是指在正在进行的诉讼中(诉讼系属中),本诉的被告以本诉的原告为被告提起的诉讼。其存在的目的在于:通过反诉与本诉合并审理,减少当事人讼累,降低诉讼成本,便于判决的执行。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本诉的被告可以向本诉的原告提起反诉。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528次会议讨论通过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在案件受理后,法庭辩论结束前,原告增加诉讼请求,被告提出反诉,第三人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可以合并审理的,人民法院应当合并审理,据此,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或者提起反诉的应当在法庭辩论结束前提出,否则其
    2023-03-15
    103人看过
  • 离婚判决不公,能否上诉?不服一审离婚判决
    一审离婚判决不公,不服离婚判决能否上诉?NO.1婚姻家庭律师回复:可以上诉。依《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有关上诉期限的规定:须在自签收判决书的次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法院提出上诉。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法院的第一审判决或裁定,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时必须遵守的法定期限。规定上诉期限,旨在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必要的时间考虑、准备上诉,以更充分地行使上诉权,同时保障第二审程序及时、顺利进行,并且使正确合法的第一审判决、裁定得到迅速执行,错误的第一审判决、裁定得到及时纠正。
    2023-06-11
    331人看过
  • 二审后还能上诉,二审不服还能上诉吗
    二审不服不能再上诉。在我国,二审制度是终审制度。如果当事人不满意,也不能再上诉。但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如果认为生效判决有错误,对二审判决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上级法院上诉或者申请再审。上诉是指直接向上级法院上诉,类似于申请再审,或者向高级检察院请求检察院向法院抗诉。再审程序是指司法机关(法院、检察院)为保证法院裁决的公正性,纠正已经生效但错误的判决、裁定,防止法律适用和程序适用发生偏差而专门设计的一种救济和监督程序。一、审判监督程序是再审程序吗审判监督程序是再审程序,是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作出的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依职权提起再行审理的特殊诉讼程序。目的在于对已生效而确实有错误的判决和裁定,通过再次审理并作出裁判予以纠正。当事人等对已生效裁判,认为确有错误,可以向有关机关申诉,但不能停止裁判的执行;各级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生效裁判,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提交审判委员会处理;最高法院
    2023-03-14
    245人看过
  • 上诉离婚4次不判离能不能继续上诉?
    对于上述4次仍不判决离婚的,是可以继续上诉的。一审判决不准离婚的案件,上诉后,第二审人民法院认为应当判决离婚的,可以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与子女抚养、财产问题一并调解,调解不成的,发回重审。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一)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出离婚诉讼的,应准予离婚。一、上诉离婚4次仍不判离,该怎么办?在我国向法院起诉要求离婚成功与否,不在于起诉的次数,而是要看起诉理由是不是合理,证据是不是充分,法院判决离婚的前提主要是双方的感情确已破裂,已经没有和好的可能。在办
    2023-06-22
    50人看过
  • 二审不服上诉改判几率
    如果上诉人没有新证据,改判的几率不是很大第二审程序是为了保证当事人依法行使上诉权和上一级人民法院依法进行审判而设置的。民事诉讼法关于第二审程序的全部条文,都是针对审判上诉案件所作的规定。所以第二审程序是审理上诉案件的程序,也称上诉审程序。人民法院适用第二审程序对上诉案件进行审理后所作的判决、裁定,是终审判决、裁定,当事人不得上诉。因此,第二审程序又称终审程序。第二审程序是上诉人要求上一级人民法院审查第一审人民法院的裁判是否正确、合法,以上诉权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诉讼程序;也是上一级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上诉请求,对第一审人民法院裁判的有关内容进行检查、监督,使有错误的裁判在发生法律效力前得到纠正的诉讼程序。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一)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二)原判决适用法律错误的,依法改判
    2023-02-23
    169人看过
  • 二审法院刚判离婚要多久才能上诉
    我国实行的是二审终审制,如果当事人对于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不服的,是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由此会启动二审程序,二审人民法院需要立案,然后依法判决。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上诉状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当事人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5日内将上诉状移交原审人民法院。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应在5日内将复印件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应在收到之日起15日内提交答辩状。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答辩状,应当在5日内连同全部案卷和证据报送第二审人民法院,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对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也就是说,原审判人民法院应当在当事人提交上诉状之日起25日内(当事人直接向二审法院提交上诉状的,当事人提交上诉状之日起30日内)将案件移交二审法院。二审法院收到一审法院移送的卷宗后应当在几日内立案,民事诉讼法确实没有规定,有关的司法解释也没有明确。二审法院审计后,对上
    2023-08-06
    77人看过
  • 二审终审判决是不是不能上诉了
    一、二审终审裁定还能上诉吗二审判决即为终审判决,当事人不得再上诉。对二审判决若有异议,认为程序、实体上有错误时,可提起再审(我国称为审判监督程序)。审判监督程序的启动有三种形式:当事人申请再审,法院决定再审,检察院抗诉进行再审三种。(一)由有审判监督权的人民法院提起。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54条规定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在认定事实上或者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必须提交审判委员会处理。(二)由符合法定条件的当事人申请。《刑事诉讼法》第252条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但是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三)由有监督权的人民检察院提起。《刑事诉讼法》第254条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
    2023-03-20
    390人看过
  • 二审中上诉改判的机会大吗
    二审中上诉改判的机会大吗?第二审程序是为了保证当事人依法行使上诉权和上一级人民法院依法进行审判而设置的。那如果上诉,上诉改判的机会大吗。民事诉讼法关于第二审程序的全部条文,都是针对审判上诉案件所作的规定。所以第二审程序是审理上诉案件的程序,也称上诉审程序。人民法院适用第二审程序对上诉案件进行审理后所作的判决、裁定,是终审判决、裁定,当事人不得上诉。因此,第二审程序又称终审程序。第二审程序是上诉人要求上一级人民法院审查第一审人民法院的裁判是否正确、合法,以上诉权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诉讼程序;也是上一级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上诉请求,对第一审人民法院裁判的有关内容进行检查、监督,使有错误的裁判在发生法律效力前得到纠正的诉讼程序上诉改判的机会大吗。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一)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判决驳回上诉
    2023-03-17
    83人看过
  • 离婚判决书能不能改成离婚证
    只要是诉讼离婚,经过法院审理后作出的离婚判决书或调解书,与民政部门所颁发的离婚证,具有同样的法律效力,因此呢,持有离婚判决书或者调解书,是不需要再换成离婚证的。司法实践当中在案件宣判领取调解书或判决书的当日呢,法院会让当事人双方把结婚证原件都交到法院。一、再婚的流程有哪些再婚的流程有:1、男女双方各自的身份证原件,户口本原件,三张两寸近期免冠合影。需要注意的是,离婚后再婚需要带离婚证或判决书;2、接受。到一方户口所在地民政部门婚姻登记办公厅,双方亲自到场提交上述手续;3、审查。婚姻登记处工作人员检查户口簿、身份证、身份证是否过期,照片是否与当事人相同;4、登记;5、发证。再婚在离婚通过法院判决或调解的需要携带离婚判决书。再婚是指第一次婚姻关系结束后,再次到民政局婚姻登记部门领取结婚证。民政部门领取结婚证时,需要携带身份证、户口本、单位或居委会出具的婚姻状况证明。离婚通过法院判决或者调解的,
    2023-03-06
    60人看过
  • 离婚一审二审被告都不到庭能判离婚吗
    离婚一审二审被告都不到庭能判离婚。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法院可以进行缺席判决。所以即使被告不到庭只要法院认定双方感情确已破裂了,就可以判决离婚。一、诉讼离婚,一方不出席,法院会当场判离婚吗在以下几种情况下离婚缺席判决是可以的:1、被告经传唤拒不到庭,可以缺席判决。被告(包括无民事行为能力当事人的法定代理人)经传票传唤后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院许可中途退庭,可以缺席判决。2、被告不到庭可以缺席判决的情况。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被告提出反诉的,可以缺席判决。离婚案件的原告收到法院的传票后拒绝出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在被告反过来起诉原告的时候,法院可以缺席判决。3、被告一方下落不明,原告一方起诉离婚的,可以缺席判决。二、起诉离婚被告不到庭法院会判离婚吗?法院判决离婚的条件是夫妻感情破裂。如果被告不到庭的:(一)本人确不愿出
    2023-06-25
    325人看过
  • 离婚二审判决后是否还有上诉的可能性?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离婚案件的二审判决是生效的终审判决,当事人不服的,不能再次上诉。因为上诉权只针对一审未生效判决,即当事人在不服地方人民法院一审判决的,则有权在一审判决书送达之日起的十五日内提出上诉,上诉状可以向一审法院,也可以向二审法院提出书面上诉状。撤销了离婚诉讼还能上诉吗撤销了离婚诉讼还能不能上诉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离婚案件撤销诉讼的,原告可以再次起诉,但如果以同样理由起诉的,需要在撤销诉讼六个月后。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人民法院对下列起诉,分别情形,予以处理:(一)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告知原告提起行政诉讼;(二)依照法律规定,双方当事人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告知原告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三)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由其他机关处理的争议,告知原告向有关机关申请解决;(四)对不属于本院管辖的
    2023-06-30
    156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管制
    词条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管制
    相关咨询
    • 申诉能不能改变二审判决?
      香港在线咨询 2022-10-17
      这个问题是这样,如果省高院受理了你的申诉,有可能部分改判,也有可能全部改判,这就取决于的申诉理由了。
    • 怎么上诉离婚,上诉一审不服二审能判离吗
      湖北在线咨询 2021-11-20
      如果案件当事人对一审法院的判决、裁定不服的,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向上级提起上诉,启动二审程序。上诉不服判决。二审可以满足当事人寻求最佳处理方式的需要,最大限度地保护当事人的权益。根据《民事诉讼法》,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三日内将上诉状提交原
    • 民间借货一审己判,被告上诉,二审能不能改判
      上海在线咨询 2022-10-06
      一审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维持原判;事实清楚,适用法律错误的,改判;事实不清,适用法律错误的,发回或改判。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 一审起诉没有判离,二审离婚起诉能不能判离
      河北在线咨询 2022-10-22
      你是指第一次第二次把,一般仅仅婚姻关系的官司是一审终局的,不存在二审的
    • 二审判离婚上诉之后还会改判吗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6-05
      离婚二审上诉如果属于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的、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的会改判,其余情况不会改判。离婚是指夫妻双方通过协议或诉讼的方式解除婚姻关系,终止夫妻间权利和义务的法律行为。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以判决、裁定方式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 (二)原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