诽谤罪主体需要多少岁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7-25 04:15:18 53 人看过

关于诽谤罪的主体问题,我们可以明确地告诉您,它是由一般的人来承担的,也就是说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年龄达到十六岁以及具备刑事责任能力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只要年龄超过十六周岁,无论其是否有过违法行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也就是应该接受相应的刑事责任。

但是针对那些尚未成年的青少年来说,当他们犯下同样的错误时,法庭会给予适当的从宽或减轻判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

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5月22日 16:4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诽谤多少次算诽谤罪怎么判
    一、诽谤多少次算诽谤罪怎么判对于诽谤罪的判刑情况,其并非仅基于犯罪次数作为唯一评判依据,而需要综合考量行为所造成的社会影响以及具体案情。倘若某项诽谤行径严重损坏了他人的名誉,从而引发恶劣的社会反响,或是在一定期限内频繁出现此类诽谤行为,那么便有可能被认定为触犯刑法中的诽谤罪。针对诽谤罪的相关问题,通常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46条进行裁决。根据该条款的规定,若诽谤他人的情节严重,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等严厉惩罚。值得注意的是,若诽谤行为借助于信息网络得以实施,并且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后果,那么司法机关将会依法对其予以从重惩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46条:侮辱、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二、诽谤多少次才能构成诽谤罪对于诽谤罪的法律立案准则,可归纳为以下几点重要要素:首先,如果同一份诽谤性
    2024-07-13
    108人看过
  • 诽谤罪的办案主体是特殊主体吗
    在我国,诽谤罪的诉讼主体并非专属特定类别;该项犯罪意指行为人以故意之心态捏造虚假且未经证实的事实,从而对他人的人身尊严与社会声誉造成严重损害的行为。在处理相关诽谤罪案件过程中,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以及人民法院皆具有合法的权限,且依据明确的法律规定及法定程序展开侦查、提起公诉以及做出判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4-08-01
    340人看过
  • 诽谤罪案件受理需要多少时间?
    诽谤罪一般在六个月内受理。《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网络诽谤会构成诽谤罪吗在网络诽谤中,诽谤成立的要素之一,就是看诽谤者所选择的传达信息的方式是否属正常的、能够阻止第三人的接触的途径。我们可以假设有这么几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发出信息者所选择的途径是电子邮件,收件地址仅为某一人所知,是纯粹的私人邮箱;第二种情况也选择以电子邮件方式发送,但收件地址却可以为数个人,这可能是某个组织的人所共同拥有邮件址;第三种情况是制作成网页,可以供人们浏览等等。根据一般的法律判断,上述第二种或第三种传播方式就有可能构成诽谤,而第一
    2023-07-06
    141人看过
  • 侮辱罪诽谤罪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吗?
    一、侮辱罪诽谤罪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吗?侮辱罪诽谤罪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单位不能构成犯罪主体。侮辱罪,是使用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败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此类犯罪侵害的法益是他人的名誉。诽谤罪,是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实施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从而构成的犯罪。二、诽谤罪构成要件有哪些?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2、客观要件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1)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如果散布的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也不构成本罪。(2)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所谓散布,就是在社会公开的扩散。散布的方式基本上
    2024-01-21
    208人看过
  • 诽谤罪客体主体标准是什么
    诽谤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单位不能构成犯罪主体。二、诽谤罪的认定条件是什么?(1)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如果散布的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也不构成本罪。(2)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所谓散布,就是在社会公开的扩散。散布的方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言语散布;另一种是文字,即用大字报、小字报、图画、报刊、图书、书信等方法散布。所谓“足以贬损”,是指捏造并散布的虚假事实,完全可能贬损他人的人格、名誉,或者事实上已经给被害人的人格、名誉造成了实际损害。如果散布虚假的事实,但并不可能损害他人的人格、名誉,或无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则不构成诽谤罪。(3)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但不一定要指名道
    2023-04-10
    480人看过
  • 诉造谣诽谤罪需要缴纳多少罚款
    定罪条件为:一、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二、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三、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但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只要从诽谤的内容上知道被害人是谁就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造谣诽谤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造谣诽谤罪的立案标准是:行为人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情节严重的情形。侮辱罪是情节犯,行为人公然侮辱他人的行为,必须符合情节严重的条件,才会定罪量刑。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人格尊严权和名誉权是公民的基本人身权利。本罪的犯罪对象,只能是自然人,而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
    2023-07-05
    68人看过
  • 诽谤次数多少次是诽谤罪的标准
    关于诽谤罪的判定核定并非仅仅局限于其诽谤事件发生的次数。若诽谤言论所涉及的内容能对他人的人格尊严带来明显损害,有损被伤害者的名誉程度严重,该种情形即存在触犯诽谤罪的风险。在此过程中,“情节严重”其内涵包含对受害人引发精神方面的创伤、导致自残或自杀等极端后果,或者是诽谤行为在社会公共舆论场域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影响等等。然而,特别值得关注的一点是,即便诽谤事件发生的次数相对较少,但若由此引发的负面效应极其严重,同样可能会被视为犯罪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4-08-16
    82人看过
  • 13岁诽谤罪判多长时间
    法律综合知识
    依照我国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相关法律条文,诽谤罪的量刑标准设定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这一幅度内,或剥夺行使政治权利也是有可能的。然而,须明确指出的是,针对诽谤罪这一违法行为,并不适用自诉制度,仅当其对社会秩序及国家整体利益构成重大威胁时,司法部门才有权介入进行调查审理。因此,若涉及到13周岁的未成年人涉嫌诽谤罪的案例,首先要依据刑法中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相关规定,判断该未成年人是否达到了承担刑事责任的法定年龄。若尚未达到此年龄阶段,则通常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反之,若已经达到,但考虑到其未成年人身份,根据刑法中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特别规定,可能会获得从轻或减轻处罚的宽大处理。最终的判决结果将取决于案件的具体情节以及法院的裁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2024-08-19
    394人看过
  • 构成诽谤罪需要转发多少次证据
    诽谤犯罪行为的构成并非仅依据转发次数作为单一标准。关键之处在于所传播之信息的真实性及对于他人声誉的严重损害程度。若所传播内容确系属实时,即使再次被转发多次,亦不足以构成诽谤罪。此外,诽谤行为还须具备公开性的特质,即使多数无特定目的之人皆获悉得知此等不当言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4-08-20
    324人看过
  • 哪种情形是诽谤罪的主体
    诽谤罪的犯罪主体采取了普遍适用的原则,意指在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及具备刑事行为责任能力的自然人皆可成为该罪名的实施者。通常情况下,只要行为人具备正常的认知与行为能力,蓄意捏造并传播虚假事实,足以对他人的人格尊严进行贬低,破坏其社会声誉,且情节严重者,便有可能触犯诽谤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4-07-31
    177人看过
  • 诽谤罪的办案主体是什么?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单位不能构成犯罪主体。诽谤罪的构成条件如下:1、诽谤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2、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3、本罪主观上必须是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名誉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行为人的目的在于败坏他人名誉。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实施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从而构成的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上述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一、诬告陷害罪与报复陷害罪的区别1、客体要
    2023-04-10
    490人看过
  • 造谣诽谤罪主体是什么人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之规定,构成本罪的行为主体,应当是采取暴力或其他方式公然对他人进行侮辱,或是恶意编造虚假事实,对他人进行诽谤之人。本罪的实施者,可涵盖所有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个人,无论其年龄属于成年人抑或未成年人范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4-08-02
    361人看过
  • 15周岁诽谤罪需要负法律责任吗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明文规定,诽谤罪的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为年满十四周岁。因此,假若某个未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了诽谤行为,则不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然而,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之一的详细阐述,对于已满七十五周岁的老年人,若故意犯罪,可依法予以从轻或减轻处罚;而在过失犯罪的情况下,亦应从轻或减轻处罚。这就意味着,在涉及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中,法律可能会充分考虑到涉案者的年龄因素,进而决定是否对其从轻或减轻处罚。然而,这并不代表十五周岁的未成年人能够完全豁免刑事责任,实际处理过程中仍需结合具体案情及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综合考量与裁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之一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024-08-05
    78人看过
  • 诽谤罪一般判多少年怎么处罚诽谤罪
    一、诽谤罪的构成要件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诽谤罪的构成要件:1、犯罪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2、犯罪客观方面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1)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如果散布的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也不构成本罪。(2)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所谓散布,就是在社会公开的扩散。散布的方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言语散布;另一种是文字,即用大字报、小字报、图画、报刊、图书、书信等方法散布。所谓“足以贬损”,是指捏造并散布的虚假事实,完全可能贬损他人的人格、名誉,或者事实上已经给被害人的人格、名誉造成了实际损害。如果散布虚假的事实,但并不可能损害他人的人格
    2023-06-21
    105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诽谤罪中诽谤几级需要坐牢
      新疆在线咨询 2023-06-03
      诽谤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可能需要坐牢。根据刑法规定,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本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
    • 诽谤名誉纠纷起诉要多少钱(有个人诽谤我,诽谤罪起诉要多少钱)
      云南在线咨询 2023-10-28
      下面的材料仅供参考。 非财产案件标准 1.离婚案件每件交纳50元至300元。涉及财产分割,财产总额不超过20万元的,不另行交纳;超过2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 2.侵害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以及其他人格权的案件,每件交纳100元至500元。涉及损害赔偿,赔偿金额不超过5万元的,不另行交纳;超过5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超过1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 3.
    • 网络诽谤罪判定的主体
      四川在线咨询 2023-06-20
      网络诽谤与传统的诽谤罪主体一样,凡是具备刑事责任年龄,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能成为本罪的主体。然而网络空间里很少有人以自己的真实面目出现,这就必然涉及到对网络服务提供商的责任认定问题。
    • 诽谤罪要诽谤几次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8-13
      只要对方有诽谤行为并且你持有证据,无论诽谤多少次,诽谤罪都可以成立。
    • 诽谤一般是要害人多少次才构成诽谤罪?
      澳门在线咨询 2023-06-20
      只要对方有诽谤行为并且你持有证据,无论诽谤多少次,诽谤罪都可以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