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后是否会判实刑,要根据案情,由法庭综合审理后决定。
取保候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
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
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取保候审后判实刑什么时候收监
只要超过三个月,判决书生效后就应当入狱服刑。取保候审后,如果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法院是要被判刑,如果判实刑会被收监;如果判缓刑,就不收监。取保候审只是刑事案件中的强制措施之一,不是取保后就没事或者一定要判缓刑了,认罪态度较好,会增加缓刑的机会。
-
判缓刑是否会受到取保候审的影响?
269人看过
-
被判实刑取保候审期满后是否会入狱
364人看过
-
办取保候审后几天出来判决书
65人看过
-
取保候审缓刑刑事判决后多久可以出来?
359人看过
-
取保候审是否是实刑了之后
484人看过
-
取保候审被判刑后会否加刑
101人看过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
取保候审决定书是否会被用来判定刑罚?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4-12-101、取保候审是一种非刑罚措施,与刑罚处罚有本质区别。关键在于取保候审期满后,法院对被取保候审人是否构成有罪或无罪,罪重或罪轻以及是否需承担刑事责任的判断。 2、取保候审是一种非刑罚措施,与判不判刑无直接关联。 3、若法院审理后认定被取保候审人无罪,则不会对其作出有罪判决。 4、一般情况下,取保候审的被判缓刑。
-
取保候审出来多长时间会判决天津在线咨询 2023-05-131、取保候审和法院审理案件的时间没有任何关系,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 2、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3、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 4、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
-
取保候审一定会取保是否不能判实刑上海在线咨询 2022-10-16不一定。取保候审,是指侦查机关责令犯罪嫌疑人提供担保人或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其不逃避或妨碍侦查,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仅仅是变更了强制措施而已。如果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将有可能予以逮捕。至于其最终结果是否需要坐牢,由法院审理后作出判决。不能取保候审,完全不等于最终会判实刑。
-
一审判决作出后再上诉,是否会影响取保候审?湖南在线咨询 2024-12-18在刑事审判活动结束后,如果被告人符合特定条件,就可以向法院、检察院或公安机关申请取保候审。根据我国法律法规规定,在满足一定条件下,人民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暂时解除被告人的拘留或逮捕措施,使其进行候审。这些特殊情况包括:被告人被判定可能被判处附加刑(如罚金、行政拘留或社区服务);若被告人被认定有罪,但未达到入狱标准且已采取保证人等形式获取候审承诺,不会引发社会安全隐患;对于患有慢性病、生活无法
-
缓刑能否在取保候审后判决?宁夏在线咨询 2025-02-17缓刑和取保候审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和制度。缓刑是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判决刑罚后,有条件地暂缓执行;而取保候审是司法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适用的一种强制措施。根据法律规定,缓刑的适用取决于犯罪分子是否符合特定条件,而取保候审则是基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具有社会危险性或其他法律规定的情况。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缓刑可以在取保候审结束后由法院依法判决。具体能否适用,需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和法律条款进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