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破产重整企业的员工应采取何种措施
依照现行法律规定,企业被依法宣告破产,其与职工之间的劳动合同终止,并应当向职工支付经济赔偿。根据职工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的支付一个月的工资,六个月到一年之间按一年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的工资。这里的月工资是以合同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为标准的。
对于这种破产重整的情况的话,那么员工的工资待遇这些都是需要进行清算的,而且因此造成了员工没有办法继续工作导致失业这种情况也是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而且员工还可以直接到社保局去申请失业金。
二、破产企业重整流程
破产企业重整流程如下:
1.债务人或债权人向法院申请重整;
2.制定重整计划草案并获批准;
3.按照重整计划清偿债务;
4.重整计划执行完毕;
5.或者计划未能顺利执行的,则转入破产程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十条,债权人提出破产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五日内通知债务人。债务人对申请有异议的,应当自收到人民法院的通知之日起七日内向人民法院提出。人民法院应当自异议期满之日起十日内裁定是否受理。
除前款规定的情形外,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破产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裁定是否受理。
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前两款规定的裁定受理期限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十五日。
三、破产重整失败怎么办
对于债务人破产,保证人连带保证的,不论债务到期与否,债权人申报的破产债权都算作到期,债权人可参加破产分配,也可不参加破产分配。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二十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已经开始而尚未终结的有关债务人的民事诉讼或者仲裁应当中止;在管理人接管债务人的财产后,该诉讼或者仲裁继续进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二章 申请和受理 第二节 受理 第二十条 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已经开始而尚未终结的有关债务人的民事诉讼或者仲裁应当中止;在管理人接管债务人的财产后,该诉讼或者仲裁继续进行。
-
企业破产时应采取的措施
149人看过
-
面对对方重婚,应采取何种措施
359人看过
-
法院应对被告公司破产采取何种措施?
425人看过
-
企业应采取何种措施避免合同诉讼风险
298人看过
-
公司未为员工缴纳社保,员工应采取何种措施?
348人看过
-
单位中的犯罪员工应该采取何种处理措施
251人看过
-
对破产企业职工的安置,应当采取哪些措施,对已经破产的员工来解雇上海在线咨询 2022-03-14破产企业职工的安置破产企业所在地的市或者市辖区、县的人民政府应当采取转业培训、介绍就业、生产自救、劳务输出等各种措施,妥善安排破产企业职工重新就业,并保障他们在重新就业前的基本生活需要。政府鼓励破产企业职工自谋职业。对自谋职业的,政府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发放一次性安置费,不再保留国有企业职工身份。一次性安置费原则上按照破产企业所在市的企业职工上年平均工资收入的3倍发放,具体发放标准由各有关市人
-
物业监控管理应该采取何种措施?河北在线咨询 2025-01-31过失损坏交通设施罪是指过失地破坏交通设施,危害公共安全并导致严重后果的行为。根据《刑法》第119条规定,过失犯前款罪的人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过失损坏交通设施罪的构成要件包括: 1. 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过失损坏交通设施,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不仅使交通设施本身价值遭受损失,甚至导致交通设施报废,更直接地危害火车、汽车、电车、船只、
-
物业应对偷电行为采取何种措施河北在线咨询 2025-01-08偷电行为是一种极其恶劣的行为,因为它采用连接外线等存在安全隐患的方式逃避记电表的记录,首先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可能对其他公民的安全构成威胁,同时违反公民道德。根据刑法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
-
缺陷企业应采取哪些措施安徽在线咨询 2023-07-02产品投入流通后发现存在缺陷的,生产者、销售者应当及时采取停止销售、警示、召回等补救措施; 未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补救措施不力造成损害扩大的,对扩大的损害也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
国家在实施破产企业职工安置方面采取什么措施以保障破产企业职工?重庆在线咨询 2022-01-24根据《破产法》和国务院《关于在若干城市实行国有企业破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1994]59号),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妥善安置破产企业职工重新就业,并保障他们重新就业前的基本生活需要,各有关人民政府要在实施企业破产中,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首先妥善安置破产企业职工,保持社会安定。土地使用权依法转让所得首先用于破产企业职工安置;处置企业土地使用权所得不足以安置破产企业职工的,不足部分应当从处置其他财产所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