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调解无果时可采取哪些法律措施
劳动局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仍然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争议,是指劳动关系的当事人之间因执行劳动法律、法规和履行劳动合同而发生的纠纷,即劳动者与所在单位之间因劳动关系中的权利义务而发生的纠纷。
二、申请劳动调解纠纷需要多久
调解劳动纠纷一般需要十五天,如果自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收到调解申请之日起的十五日内,双方当事人仍未达成调解协议的,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委员会来仲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三条【仲裁审理时限及先行裁决】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时,其中一部分事实已经清楚,可以就该部分先行裁决。
三、劳动争议调解的程序是什么
劳动争议调解的程序如下:
1.申请调解。当事人可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向调解组织提出调解申请。
2.调解组织接到申请后,在3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3.调解工作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5日内结束。
4.调解协议的仲裁审查确认。当事人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15日内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审查确认申请。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十二条
当事人申请劳动争议调解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口头申请的,调解组织应当当场记录申请人基本情况、申请调解的争议事项、理由和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章 仲裁 第三节 开庭和裁决 第四十三条 【仲裁审理时限及先行裁决】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n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时,其中一部分事实已经清楚,可以就该部分先行裁决。
-
离婚程序:无法调解离婚时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301人看过
-
打架双方无法调解该采取何种法律措施解决
282人看过
-
调解公司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争议,应当采取哪些措施
203人看过
-
打架调解不成功当事人应该采取哪些法律措施
138人看过
-
童工需要采取哪些法律措施
246人看过
-
劳动争议:我该采取哪些措施应对?
268人看过
-
劳动关系被解除时,劳动者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香港在线咨询 2024-11-25劳动关系解除确认书的基本内容如下: 甲方(公司): 乙方(员工): 身份证号: 乙方原为甲方职工,于20年月日经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 甲乙双方确认终止劳动关系。 双方现已就经济补偿金及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的所有问题达成一致,并已一次性结清,不再有需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及人民法院申请处理的任何争议和纠纷。 同时,乙方已完成离职交接工作。 特此证明。 甲方(签章): 乙方(签字): 甲
-
遇到交通事故调解无果,当事人可以尝试采取哪些措施?四川在线咨询 2024-12-24当事人无法通过公安机关调解解决交通事故赔偿纠纷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告知他们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四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如果经过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能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仍未履行,当事人就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
在医疗纠纷调解无果后,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青海在线咨询 2024-11-28医疗纠纷处理技巧有哪些?处理医疗纠纷应遵循哪些原则?医疗纠纷处理程序是怎样的? 医疗纠纷处理技巧包括: 1. 医患双方应遵照事实求是的原则协商处理纠纷。 2. 如果协商无法进行,可以提请当地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 3. 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在鉴定前与后对医患双方进行调解。 4. 对于鉴定结论,医患双方任何一方对鉴定结论有异议且调解无效的,可以提请上一级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进行。 5.
-
在丰台劳动仲裁调解后,单位不履行调解协议,劳动者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重庆在线咨询 2025-01-13根据我国《劳动仲裁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劳动仲裁胜诉后,劳动者可以携带生效的裁决书或法院判决书到当地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在申请强制执行时,劳动者需要向法院执行庭提供相关材料。根据个别地区的要求,申请人可能需要先垫付执行费,执行后再予以返还。 此外,为了尽快执行,申请人还需要尽可能多地提供对方银行的账号或其他财产信息。 在申请强制执行时,需要提交一份强制执行申请书、
-
雇主未按时支付工资时,劳动者可以采取哪些法律措施?宁夏在线咨询 2024-12-08当雇主拖欠员工薪资时,当事人可以采取多种途径解决问题。首先,当事人可以寻求当地劳动执法监察大队的帮助,劳动执法监察部门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雇主展开调查,并督促其尽快支付所欠薪资。如果用人单位在劳动局通知后仍然拖欠薪资给当事人,这时报警就是必要的了。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及时足额发放劳动报酬。如果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发放劳动报酬,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